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渴望快樂的,沒有人希望自己生活在歎息和淚水中。那麼怎樣才能獲得快樂呢?古人告訴我們:“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無疑是一劑心靈的良藥,它幫助我們在紛繁蕪雜的生活中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對外部的風雲變化泰然處之,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麵對榮辱得失。
人都是有貪念的,而貪念是所有罪惡的源頭。但可悲的是,欲望是沒有盡頭的,尤窮無盡的欲望也許嗬以帶給你物質的豐裕,卻無法帶給你精神上的平靜。沒有了心靈的平靜,縱使能享受一時的歡愉,又怎能獲得長久的快樂呢?
知足常樂讓我們懂得立足現在,珍惜眼前,讓我們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它與健康活力緊密相連。
學會感恩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麵對人生中的逆境、失敗和無奈,是埋怨生活,消沉頹廢?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一種人生智慧。感恩時,我們會列出幸福的清單,這清單中有孩子的雙眸,有同事的關懷,有親人的摯愛,有生命的存在……因為感恩,我們對生活有一種達觀的態度,它使我們能坦然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讓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
感恩不是純粹的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它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夠沉澱水中的渣滓;而倘若我們在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就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從而也能沉澱掉許多危害活力與健康的渣滓了。
不盲目攀比
“你的所得還那樣少嗎?你的付出還那樣多嗎?”這首歌能夠如此流行就在於它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可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所得的太少呢?這就是“盲目攀比”在作怪:那個人明明不如我,為什麼境況樣樣比我好?為什麼我辛辛苦苦得不到的東西,別人就能輕易得到?昔日的朋友已經是成功人士,而自已卻什麼都不是……如果老是這樣一味地向上攀比,是永遠不可能對現狀感到滿足的,隻會是自尋煩惱,讓自己不愉快。
關注弱者
有個人失去了他準備很久的一個職位,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十分消沉。可是,當他從某個邊遠地區旅行了一周回來後,精神狀態卻大有改觀。問及原因,他說:“我看到那裏的人都過得好辛苦,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幾乎不夠我買雙鞋,有的人甚至為了節省幾元錢的車費步行大半天去集市。跟他們相比,我的損失和失落實在是無病呻吟。”
這就是“向下比”的妙處。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麼一句話:“這個世界真奇怪,沒錢人活不下去,有錢人卻活得不耐煩。”其實當我們為自己的境遇感到不滿時,也有千千萬萬在羨慕著我們。經常想想那些弱勢群體的艱難處境,我們就會感到自己有多幸福,就會懂得知足和感恩了。
試著給自己一分鍾的時間,讓自己的雙肘支在桌子上,雙手放在眼前,讓思維停頓60秒,什麼都不想。如果這種“意識流中斷”對你來說很難,不妨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這個短短的練習可以讓你麵目一新,活力煥發。
將幸福的觀念根植心中
停下你前進的腳步,靜靜地想一想:自己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到底是為誰而活?
我們的肩上背負著太多的責任,我們的心中有著太多的顧慮,我們為家人、為父母、為孩子操心不已,我們太在乎世人的眼光,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可是,我們卻忽略了自己:太多的時候,我們沒有自我,我們從來不曾完完全全地為自己活一回。
我們的奮鬥是為了什麼?也許你的答案有很多條。但希望你永遠都不要忘了那最重要的一條:讓自己的人生幸福快樂。我們要時時將“幸福快樂”的觀念在心中默念,把幸福快樂作為自己人生追求的一個重要內容,讓自己的腳步不要太快,偶爾也停下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感受一下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幸福,這樣疲勞和活力才能夠加快轉換的速度。悠著點,才能使你的生命之樹常青。
為自己打撈幸福
讓自己擁有一個好心情,心情的舒暢將讓我們從身體到靈魂都擁有巨大的活力。如果每天都能有好心情,相信危害身心健康的敵人會減少一大批。好心情是阻止各種病菌入侵最好的“防護牆”。營造好心情的方法有很多,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善待自己了。
留住生命中的美好
生命中有許多美好的時刻,我們應該盡可能地讓美好的時刻停留得久一點,並且將所有的美麗都留存於記憶中。那些童年的樂事,那些關於青春的美好情愫,那些節日的問候與祝福,那些盡情狂歡的時刻……不應該隨著時間一同徹底流逝掉。我們應該將它記下來,至少留下一點痕跡,當生活不如意的時候,想想它們,會感覺格外的甜蜜和幸福。
讓生活充滿溫情與感動
不要讓“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的觀念綁住自己的心,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你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其實充滿著溫情與感動。也許這份感動就來自於你被老板批評時,同事給予你一個理解的眼神,也許它僅僅來自你懷裏的孩子哭鬧時,陌生人所給予一個體諒的微笑。擁有一顆會感動的心,生活才能時刻充滿快樂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