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羹(《飲牖正要》)
羊肉500克,蘿卜1個,草果5克,陳皮5克,良薑5克,蓽拔5克,胡椒5克,蔥白三根,薑少許。羊肉洗淨後放入沸水鍋內氽去血水,撈出漂洗幹淨,切成三分見方的丁,一分厚的片。草果、陳皮(去白芯)良薑、蓽撥用沙布袋裝好,紮緊袋口,胡椒拍破,蔥白切段,薑洗淨拍碎。將羊肉丁與沙布袋放入砂鍋,加清水,薑蔥用武火燒沸後,撇去泡沫,文火煨2~3小時,至肉爛,撈去藥包,薑蔥調味即成,喝湯吃肉。補腎益氣。用於腎虛衰弱,腰膝無力。234黃芪汽鍋雞(《吉林菜譜》)淨嫩母雞一隻,黃芪片20克,蔥、薑、鹽、黃酒、味精、花椒水各適量。將雞切成1寸見方的塊,用開水燙3分鍾撈出,洗淨血沫,裝入汽鍋,撇去燙雞塊的渣沫後將湯倒入汽鍋內加薑、蔥、鹽、味精、黃芪片,蓋上汽鍋蓋,放入蘢內蒸三小時取出,揀去蔥、薑、黃芪即成,喝湯吃肉。補中益氣。治療內傷勞倦,脾虛泄瀉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棗杏燜雞(惠安堂)
肥壯嫩雞一隻,粟子200克,杏仁10克,紅棗5枚,蔥段、薑各少許,核桃仁20克,黃酒15克,味精1克,鹽2克,芝麻醬6克,白糖12克,豬油75克,水生粉50克。將杏仁,核桃仁放在碗內,用沸水燙後去皮,撈出瀝幹,用刀把粟子斬成兩片,放入開水鍋中煮,至殼與衣可以剝掉時撈出,剝去殼、衣。雞洗淨後切成六分見方塊,雞腿斜刀斬成5分寬的條塊,翅膀斬成三段。燒熱鍋,放豬油,燒至4成熱時,將杏仁、核桃仁放入鍋中,用炒勺不斷翻炒,炒至杏仁、核桃仁呈金黃色、油泡較少,大部分脫水時撈入盤中攤開,待冷脆後用木棒滾壓研成細末。燒熱鍋放豬油(25克),用武火燒至油六成熱時,放雞塊入鍋,炒至雞皮呈黃色,隨即加黃酒、薑絲、白糖、醬油,燒至上色,放白湯、紅棗、核桃仁,燒沸轉用小火燜一小時,將粟子入鍋燜十五分鍾,至雞熟轉用武火燒沸,收濃鹵汁,盛雞塊,皮朝下裝入碗內,再將粟子蓋在雞塊上,將此碗覆扣在圓盆中。鍋內鹵汁用武火燒沸,放芝麻醬拌合,加少許水生粉,勾成薄芡,再加豬油(10克),用勺反複攤勻,澆在雞塊上,撒上杏仁末即成,喝湯吃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
參棗米飯(《醒圃錄》)
黨參10克,紅棗20枚,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將黨參,大棗放入鍋內,加冰泡發,然後煎煮30分鍾左右,撈出黨參,大棗,藥液備用。將糯米洗淨、加清水(適量)放入大碗內,上籠用武火蒸熟後,取出扣入盤內,把黨參、大棗擺在上麵。另用鍋放藥液、白糖,用文火煎成濃汁,澆在棗飯上即成。經常食用,效果較好。健脾益氣。用於脾氣虛所致體弱倦怠,心悸失眠,食砍不振,便溏,浮腫患者。
狗腎粥(《本草納目》)
狗腎2隻,粳米50克,蔥白、五香粉、薑、鹽適量。粳米淘淨,狗腎一剖兩片,除去筋膜臊辧,切成顆粒狀,蓉自切成一寸長的段。粳米、豬腎、蔥、薑、五香粉、鹽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補腎強腰。用於治療腎氣不足,腰膝疼痛,行履艱難軟弱,耳聾等症。
檸檬汁煨雞(《家庭食療手冊》)仔雞一隻,檸檬汁、白糖、麻油、鹽、植物油各適量。雞宰殺後去毛髒斬成八分長,三分厚的小塊。燒熱鍋放植物油,燒至九成熱時,放雞塊入鍋煎至呈金黃色,加清水(一碗)檸檬汁、白糖、麻油、鹽,用文火煨30分鍾即成,喝湯吃肉。嫩膚美容,化痰下氣。用於麵黃瘦弱咳嗽,氣喘痰多等症。
蓮子豬肚(《醫學發明》)
豬肚1個,蓮實(去芯)40粒,麻油、鹽、蔥、薑、蒜少許。
將水發芡實,裝入洗淨豬肚內,用線縫合入盆中,將盆放入鍋中,隔水燉熟,撈出晾涼,然後將豬肚切成細絲,與芡實一起放入盆內。將麻油、鹽、蔥、蒜等放入盤內與渚肚絲拌勻即成。經常食用。健脾益胃,補虛、益氣。用於脾氣虛引起的少食,消瘦,泄瀉,水腫等症。
砂仁肚條(成都同仁堂)
砂仁末10克,豬肚1000克,胡椒粉、花椒、鹽、薑、蔥、豬油、黃酒、味精、水生粉,骨頭湯各適量。
將豬肚洗淨,下沸水鍋氽透撈出刮去內膜。另一鍋內放骨頭湯、肚、蔥、薑、花椒用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煮至豬肚熟,撇去血泡浮沫,將肚起鍋晾涼切片。用原湯500克燒沸後,放肚片、砂仁末、胡椒粉、豬油、味精,再燒沸後用水生粉勾芡即成。
服食有行氣止痛,化濕醒脾之效。用於食欲不振,胃脘作痛等症。
(二)血病的飲食療法
糖餞加味紅棗
紅棗50克,花生米皮20克。加水適量,文火將棗燉爛,酌加白糖。
吃棗喝湯,宜常服。此方有補氣生血之效,對病後血虛,有良好的療效。
百合籌(《本草綱目》)
幹百合研粉30克(鮮者加倍),粳米100克。加冰糖適量,煮粥,早晚服食。清熱潤肺,補氣養血,寧心安神。此方善治肺熱咯血。
銀耳粥(《鬼迪方》)
―銀耳10克,粳米100克,大棗5枚。將銀耳洗淨泡4小時,將粳米、大棗先下鍋,水沸後加銀耳及適量冰糖同煮成。
早晚服用此粥。滋陰潤燥,益氣攝血,益土生金。對肺熱咯血有肯定療效,是此類患者的最佳飲食。
生地黃粥(《神仙隱書》)
鮮地黃、粳米。將鮮地黃洗淨切塊,煮濃汁濾出,粳米粥加白糖(或冰糖)適量,入地黃汁100毫升,調勻。
每日服2~3次,每次1小碗,約300毫升。此粥涼血滋陰,用於肺陰虛咯血,大口吐血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