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出自於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書中記載“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自然的萬物在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這是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中醫養生講究“天人合一”,非常重視養生與四季變化的關係。道家也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人生老病死的生命變化軌跡也自然隱藏於這一規律之內。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順應四季變化,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從而達到保持身體健康的目的。
同樣,《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也仔細闡釋了順時養生與四季變化的關係。簡而言之,就是中醫養生自古注重養生與四季變化的關係,認為春季“發陳”,養生之道,注重養肝;夏季“蕃秀”,養長之道,注重養心;秋季“容平”,養收之道,注重養肺;冬季“閉藏”,養藏之道,注重養腎。這也是中醫的“四季五補”之道,所謂“四季五補”,即春季補肝、夏季強心、長夏健脾、秋季潤肺、冬季補腎。
中醫養生和天地萬物一樣,也存在陰陽之間對立製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的規律,也講究“陰陽平衡”。而四季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正是陰陽變化適應外部因素的表現,所以,中醫上也有“五行應五髒”之說。按照中醫理論中五髒應五行理論: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大自然從百花盛開至草長鶯飛,再到萬物蕭條,整個輪回皆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法則。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身體的生長變化也遵循這一法則。不管我們的生活如何變化,不管我們的城市如何發達,也不管我們科技多麼現代化,我們始終與大自然一起呼吸與生長。生命的奧秘就存在於大自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密碼之中。
24節氣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
喝茶順節氣,安神又健體
古人將一年四季365天分為24個節氣,每一個節氣有自己的節令特點,天人相應,身體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花草茶源於大自然,吸收天地萬物之精華,本身也有自己的藥性和屬性。有一些花草茶適宜春季飲用,如菊花、金蓮花、金銀花等可以順應陽氣升發之勢,護肝養肝,有利於春季調養。而薄荷、綠茶、苦瓜、金盞菊等則適宜在夏季飲用,不僅可以消渴解暑,還有助於養心健脾。進入秋冬季節,我們則需要選擇一些潤肺溫補的花草茶,如五味子紅棗茶、靈芝茶等,不僅可以養腎固精,而且可以滋陰補陽。所以,不管是飲食還是喝茶,如果想達到養生的目的,一定要順節氣,守時令。
何謂花草茶
花草茶,從字義上看來,是一種與花、草有關的美麗東西。現代花草茶源於西方,最初用作藥草,所以也稱“藥草茶”,隨後,慢慢成為一種休閑飲料。現在,一般所謂的花草茶,指不一定含茶葉的香草類飲品,所以花草茶並不一定有茶。確切地來說,花草茶指的是將植物之根、莖、葉、花或皮等部分煎煮或衝泡,產生芳香味道的自然草本飲料。
能夠用來製作花草茶的植物有很多,其中以芳香植物最為著名。這些植物用來入茶的部分也不盡相同,有的取花朵,如春黃菊;有的取花苞,如茉莉、玫瑰、金銀花;有的取葉片,如薄荷、淡竹葉;有的取果實,如苦瓜片、檸檬片。花草茶色彩繽紛、清香沁脾,在衝泡時能帶給人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而且其中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讓你伴著它那淡淡的清香喝出健康。
如何選購花草茶
泡出美味的花草茶,先決條件是選擇品質優良的原料,好的花草茶有一種藥草特有的清新氣味,而且形態完整。如果原料中細末比較多,甚至有明顯的黴變氣味,最好不要衝泡。花草茶最佳的原料當然是天然生長或按綠色認證要求生產加工的花草。這種花草茶可稱為“綠色花草茶”。購買時要注意觀察花草茶的色澤和完整性,盡量選擇色澤鮮純、不含雜質的產品。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聞一聞,一方麵感受一下是不是自己能接受的味道,另一方麵也可以聞出是否新鮮。還有,購買時一定要小心受潮、發黴的產品魚目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