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引羊寺:十三(1 / 3)

十三:

法靈寺的廣濟大師是一位得道高僧,完全不同於引羊寺的齋因,他廣播佛音,救濟百姓,深受當地民眾愛戴,管祝霖進殿,他已經得到傳報,有幾個帶槍的人闖進大佛殿,領頭的人神情嚴肅,臉色上充滿霸氣,雖然他氣勢不一般,卻難掩慌張,這從他挪動的腳步裏可以看出來,他有些魂不守舍。

怕出現意外,廣濟大師就急忙出來迎接,但管祝霖此時已經去了閻羅殿,那驚慌失措的表情盡入高僧的眼裏,高僧卻並不急著上前點破,待看一個年輕人和管祝霖站在了一起,他又在遠處仔細端詳,年輕人俊朗之中夾雜著一點點的瑣猥,大師內心忽生出可惜的字眼。

是個好苗子啊,可惜生在了亂世,若是有人指導,前途還是坦蕩,若是遇賊人相侵,他這樣的情態,必然有災星降臨,禍端纏繞,看其眉宇雖揚,卻又有陰柔之氣,隻怕之後他還會不得善終。

廣濟大師默默念叨,但看他們兩個遊逛,並不是十分親熱,反而像是各懷心思,彼此想著法子借重著身子,廣濟大師又是一番感歎惋惜,待見他們到了後麵的三官殿,現出一付誠然的模樣,大師心裏才稍有了釋然。

善哉,這兩人現在並沒有完全泯滅人性,還遊弋在人性的善惡之間,還是能夠改造之徒,還有拯救的機會,也罷,若是他們過來,貧僧且說合一番,至於能不能點破就看他們今後各自的造化。

三官殿內供奉著天官、地官、人官三尊佛像,這裏原本是道家興起的場所,每逢正月十五,又是天官老爺的生日,因為天官老爺名上元,所以正月十五被稱為上元節,在上元節這一天,此殿最為熱鬧,前來燒香的民眾是不計其數,至於中元和下元,便是地官和人官分別對應的生日,乃是每年農曆的七月半和十月半,此兩日這裏的人氣就稍次一些,後來,地官和人官也逐漸被人所慢待。

管祝霖挽著表侄進了三官殿,此時人氣正是少,鮮有前來拜祭的人,兩旁也沒有置禮的沙彌,一切是肅穆靜寂的感覺,管祝霖開始靜心平味,想著船上被捆綁著的兩人,在水中該如何掙紮,此時或許已被淹死,但總是要向上麵彙報事故的過程,等一會是否要查看一下,他有點兒猶豫。

巧遇到表侄,管祝霖是有點意外,但看到表侄如此英俊,內心卻是五味雜存,說不出來的酸甜苦辣,心裏是既苦又甜,被管海平等人扒光了家產,又被汪鎮山責罰,他苦,而親自謀劃沉船事件,又像甜味到了嗓子,至於表侄其貌不凡,對他彬彬有禮,更讓他看到了希望,他由此也也想到了和汪鎮山親近的緣由。

和管祝霖撞在一起的表侄便是管海平曾經提到的周法乾,管海平雖和管祝霖有仇,但畢竟是堂叔侄,究這其間的關係,周法乾與管祝霖是甥舅,顯然比管海平和他之間的堂表兄弟還要親近一些,當然,就現實情況來看,關係近是一回事,能不能融洽相處則是又一回事,他們之間的關係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周法乾今後的人生走向。

各位朋友,之所以在這裏提到周法乾,是因為海西英豪們和他之間的交集比較多,他投敵日寇,血債累累,是海西英豪最重要的鬥爭對象之一,在本書第二卷湯曙紅的曆史故事裏將會詳細描述海西英豪們和他鬥智鬥勇的過程,而在本卷書裏僅是簡略地介紹一下他的出身,及其他與英豪們之間的恩怨,複雜的愛恨情仇的開端。

周法乾兄弟姊妹共五個,上麵是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下麵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他排在中間,前麵提到他的哥哥到新安鎮張家茶食鋪做事,隻是做了一宿便被攆回,盡顯出那呆傻之態,由此也可看出,這個家庭也到了困頓的地步。

周法乾的大姐姐已經出嫁在高家溝,與這裏隔著二三十裏路,中間需要渡幾道河,平常也就很少回家來探望。周法乾的父親是忠厚老實人,開始也有些家產,怎耐近年染上了賭博的惡習,竟把家產抵押了大半,且多被一些叔伯兄弟購買了。周法乾的母親不免抱怨,托人帶信給在海州念書的周法乾,周法乾接到信後,懷疑父親參與賭博,輸錢抵押田地是被人下了手腳,是那些叔伯兄弟在玩鬼,暗裏在侵吞他家的家產,故而,學校剛剛放假,他就急急忙忙回家來探望。在經過張店時,法靈寺的聲名讓他向往,有了通過寺裏高僧的道德來印證他想法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