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2~3個月寶寶喂養方案(1 / 3)

寶寶生長發育情況

智力發育

聽覺

寶寶經過1個多月的哺育,已經對媽媽說話的聲音很熟悉了,如果聽到陌生的聲音他會吃驚,如果聲音很大他會感到害怕而哭起來。因此,要給寶寶聽一些輕柔的音樂和歌曲,對寶寶說話、唱歌的聲音都要悅耳。寶寶玩具的聲響不要超過70分貝,生活環境的噪聲不要超過100分貝。寶寶很喜歡周圍的人和他說話,沒人理他的時候他會感到寂寞而哭鬧。

感覺

1個多月的寶寶,皮膚感覺能力比成人敏感得多,有時家長不注意,把一絲頭發或其他東西弄到寶寶的身上刺激了皮膚,他就會全身左右亂動或者哭鬧表示很不舒服。這時的寶寶對過冷、過熱都比較敏感,以哭鬧向大人表示自己的不滿。兩隻眼睛的運動還不夠協調,對亮光與黑暗環境都有反應。1個多月的寶寶很不喜歡苦味與酸味的食品,如果給他吃,他會表示拒絕。

視覺

寶寶能看見活動的物體和大人的臉,將物體靠近他的眼前,他會眨眼,這叫“眨眼反射”,這種反射一般是在1個半月到2個月。有些斜視的寶寶在8周前可自行矯正,雙眼能一致活動。

睡眠

1個多月的寶寶,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每天能睡18~20個小時,其中約有3個小時睡得很香甜,處在深睡不醒狀態。餘下的時間,除了吃喝、排便以外,玩兒的時間並不多。

心理

寶寶先天的本能就是會吮吸,吃飽後被豎直在媽媽的懷抱中輕輕地拍拍他的後背,有時會打幾個嗝出來,之後他會有一種滿足感。如果是在光線微暗的房間裏他就會睜開眼睛,喜歡看媽媽慈愛的笑容,喜歡躺在媽媽的懷抱中,聽媽媽的心跳聲或說話聲。所以在育兒開始,提倡母子皮膚直接接觸,多接觸、早喂奶、多吮吸、多撫摩、多交談、多微笑,尊重寶寶的個性發展,寶寶充分感受母愛,讓寶寶的心理健康地發展,對今後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以上與寶寶的交流,也正是觸覺、動覺、聽覺、視覺、平衡覺綜合訓練刺激的過程,對腦發育過程提供了信息和促其發育的營養素。

動作發育

寶寶在8周時,俯臥位下巴離開床的角度可達45度,但不能持久。要到3個月時,下巴和肩部才能都離開床麵抬起來,胸部也能部分離開床麵,上肢支撐部分體重。寶寶俯臥時,家長一定要在旁看護,防止因呼吸不暢而引起窒息。寶寶雙腳的力量在加大,隻要不是睡覺吃奶,手和腳就會頻繁地動,雖然不靈活,但他動得很頻繁。

從出生到2個月的寶寶,動作發育處於活躍階段,寶寶可以做出許多不同的動作,特別精彩的是麵部表情逐漸豐富。在睡眠中有時會做出哭相,撇著小嘴好像很委屈的樣子;有時又會出現無意識的笑。其實這些麵部表情都是寶寶吃飽後安詳愉快的表現。

智力發育

聽覺

隨著月齡的增長,聽覺能力也逐步提高。到3個月時,寶寶的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在聽到聲音後,頭能轉向聲音的方向,並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當成人與他說話時,他會發出聲音來應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和寶寶說話,適當讓寶寶聽一些輕鬆愉快的音樂,有利於寶寶的聽覺發展,也有利於寶寶語言的發展。

語言

寶寶在有人逗他時非常高興,會笑,並能發出“啊”“呀”的語音。如發起脾氣來,哭聲也會比平常大得多。這些特殊的語言是寶寶與大人情感交流的方式,也是寶寶意識的一種表達方式,家長應對這種表示做出相應的反應。

感覺

當聽到有人與他講話或有特別的聲響時,寶寶會認真地聽,能發出咕咕的應和聲,會用眼睛追隨走來走去的人。如果寶寶滿2個月時仍不會笑,目光呆滯,對背後傳來的聲音沒有反應,應該檢查一下寶寶的視覺或聽覺是否發育正常。

睡眠

此時的寶寶還處在快速發育的時期,容易出現疲勞。因此,年齡越小的寶寶睡眠時間越長。

3個月的寶寶比上個月睡眠時間要短些,一般在18小時左右。白天寶寶一般睡3~4次,每次睡1.5~2小時,夜晚睡10~12小時,白天睡醒一覺後,可以持續活動1.5~2小時。

心理

3個月的寶寶喜歡聽柔和的聲音,會看自己的小手,能用眼睛追蹤物體移動,會有聲有色地笑,表現出天真快樂的表情。對外界的好奇心與反應不斷增長,開始用咿呀的發音與你對話。

3個月的寶寶腦細胞的發育正處在突發生長期的第二個高峰的前夕,不但需要足夠的母乳喂養,也要給予視、聽、觸覺神經係統的訓練。每日生活逐漸規律化,如每天給予俯臥、抬頭訓練20~30分鍾,寶寶睡覺的位置應有意識地變換幾次。可讓寶寶追視移動物體,用觸摸抓握玩具的方法逗引發育,可做寶寶體操等活動。

這個時期的寶寶最需要人來陪伴,當他睡醒後,最喜歡有人在他身邊照料他,逗引他,愛撫他,與他交談玩耍,這時他才會感到安全、舒適和愉快。

總之,父母的身影、聲音、目光、微笑、撫愛和接觸,都會對寶寶心理造成很大影響,對寶寶未來的身心發育,對建立自信、勇敢、堅毅、開朗、豁達、富有責任感和同情心的優良性格起到很大的影響。

動作發育

寶寶仰臥時,大人稍拉他的手。他的頭可以自己稍用力,不完全後仰了。他的雙手從握拳姿勢逐漸鬆開。如果給他小玩具,他可無意識地抓握片刻,要給他喂奶時,他會立即做出吮吸動作。此時,他還會用小腳踢東西。

寶寶的營養需求

如何喂養這個階段的寶寶

在母乳充足的時候,2~3個月的寶寶仍然應該堅持母乳喂養,而媽媽也要注意飲食,保證母乳的質量,為了給寶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繼續喂寶寶果汁和蔬菜汁。

母乳喂養時

這個階段的寶寶體重平均每天增加30克左右,身高每月增加2厘米左右。2~3個月寶寶的胃已經可以儲存食物了,所以喂奶的時間間隔可以變長。每天喂奶6次,每次75~100毫升。

2個月過後母乳的分泌會慢慢減少,寶寶的體重也會每天增加不足20克,並且有可能因為奶不夠喝而出現哭鬧次數增多的現象,這時候就說明乳汁不足了,此階段也可以每天嚐試補加1次配方奶。

將晚上8時的母乳改成150毫升的配方奶,但如果體重仍然每天增加不足20克,就需要再補加1次配方奶,將早上6時的母乳改為配方奶,如果這樣喂養5天後體重隻增加了100克,應將中午11:30的母乳也改為配方奶。要注意每次哺喂配方奶的量不超過150毫升。

人工喂養時

人工喂養時,媽媽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寶寶過量飲奶,否則會導致肥胖,使寶寶體內積存不必要的脂肪,加重心髒、腎髒和肝髒的負擔。為了培養健康的寶寶,配方奶的日需量要控製在900毫升以下,如果分6次喂養,每次要控製在150毫升以下,若分5次喂養,每次不超過180毫升。

按需喂養

2~3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有著不同的個性,有食量多的寶寶,也有食量少的寶寶和食量正常的寶寶。有的媽媽很羨慕別人家的胖寶寶,就硬性地給食量小的寶寶喂過量的奶,還有的媽媽將配方奶調濃,更有一些媽媽采取給寶寶打針的做法。這些行為都是錯誤的,因為食量小的寶寶是因為所需的營養物質少,硬性喂養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對寶寶的成長沒有益處。

這個時期寶寶需要的營養

2~3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迅速。在這個階段,仍要以母乳喂養為主,並且要開始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D,維生素C可以對抗寶寶體內的自由基,防止壞血病,而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營養的補充方式和缺乏表現

補鈣

鈣的重要性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其中有99%的鈣都存在於人體骨骼和牙齒中,1%存在於體液及軟組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