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長發育情況
智力發育
聽覺
這個時期的寶寶,能傾聽音樂,並且對柔和的音樂表現愉快的情緒,而對強烈的聲音則不太喜歡。寶寶從4個月開始能分辨出大人發出的聲音,如聽見媽媽的說話聲就很高興,並開始發出一些聲音,好像是對媽媽的回答。這一時期媽媽應該經常給寶寶聽優美的音樂,刺激寶寶的聽覺。寶寶會發出一些聲音了,媽媽就應該多和寶寶說話。
語言
4個月的寶寶在語言上又有了一定的發展,逗他時會非常高興,並發出歡快的笑聲,當看到媽媽時,臉上會露出甜蜜的微笑,嘴裏還會不斷地發出“咿咿呀呀”的學語聲,似乎在向媽媽說著知心話。此時正是寶寶聲帶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要多和寶寶說話,多引逗寶寶練習發聲。
感覺
4個月的寶寶在視覺上有了很大的發展,開始對顏色產生了分辨的能力,並且對黃色最為敏感,其次是紅色。所以父母要多用這樣顏色的玩具給寶寶玩,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見到這兩種顏色的玩具,寶寶會很快產生反應,對其他顏色的反應要慢一些。
此時的寶寶已經能認識奶瓶了,一看到大人拿著它就知道要給自己吃奶或喝水,會非常安靜地等待著。
睡眠
4個月的寶寶每日睡眠時間是17~18個小時,每次間隔2~2.5個小時,夜裏可睡10個小時左右,白天睡3次。此時期的寶寶喜歡從不同的角度玩兒自己的小手,喜歡用手觸摸玩具,並且喜歡把玩具放在口裏試探著什麼。
能夠用咕咕嚕嚕的語言與父母交談,有聲有色地說得還挺熱鬧。寶寶會聽自己的聲音,對媽媽顯示出格外的偏愛。
此時,要多進行親子交談,如跟寶寶說說笑笑,給寶寶唱歌,或用玩具逗引,讓他主動發音,要用輕柔地撫摸鼓勵他。
動作發育
4個月的寶寶,頭能夠隨自己的意願轉來轉去,眼睛隨著頭的轉動而左顧右盼。大人扶著寶寶的腋下和髖部時,寶寶能夠坐著。讓寶寶趴在床上時,他的頭已經可以穩穩當當地抬起,前半身可以由兩臂支撐起。當他獨自躺在床上時,會把雙手放在眼前觀看和玩耍。扶著腋下把寶寶立起來,他就會抬起一條腿邁一步,再抬另一條腿邁一步,這是一種原始反射。到6個月時,扶他直立,他的下肢就能支撐自己的全身。
抬頭,就是在寶寶仰臥時,用雙手抓住寶寶的兩隻手腕,輕輕拉起,在寶寶上身拉起的同時,寶寶的頸部撐著頭,使頭也跟著抬了起來。
手的活動範圍擴大了,寶寶的兩隻手能在胸前握在一起,經常把手放在眼前,這隻手拿那隻手玩,那隻手拿這隻手玩,或有滋有味地看自己的手,這個動作是4個月的寶寶動作發育的標誌。
智力發育
聽覺
聽覺已很發達,對悅耳的聲音和嘈雜的刺激已經能作出不同反應。媽媽輕聲講話,他就會顯出高興的神態。
語言
這個時期的寶寶在語言發育和感情交流上進步很快,高興時,會大聲笑,聲音清脆悅耳。當有人與他講話時,他能發出“咯咯,咯咯”的聲音,好像在跟你對話。
感覺
5個月的寶寶會用表情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能區別親人的聲音,能識別熟人和陌生人,對陌生人做出躲避的姿態。
心理
這時的寶寶喜歡和人玩藏貓貓、搖鈴鐺,還喜歡看電視、照鏡子,對著鏡子裏的人笑,還會用東西對敲。
動作發育
5個月的寶寶所做的各種動作較以前熟練了,而且把寶寶抱在懷裏時,寶寶的頭能穩穩地直立起來。俯臥位時,能把頭抬起並和肩胛呈90度。拿東西時,拇指比以前靈活多了。扶起時兩腿能支撐著身體。
智力發育
語言
6個月的寶寶,可以和媽媽對話,兩人可以無內容的一應一和地交談幾分鍾。
寶寶自己獨處時,可以大聲地發出簡單的聲音,如“ma”“da”“ba”等。媽媽和寶寶對話,增加了寶寶發聲的興趣,並且豐富了發聲的種類。因此,在寶寶“咿咿呀呀”自己說的時候,媽媽要與他一起說,讓他觀察媽媽的口形。
耳聾的寶寶也能發聲,正是因為他們聽不到別人的聲音,不能再學習,失去了發生的興趣,使言語的發展出現障礙。
感覺
6個月的寶寶會用表情表達他的想法,能辨別親人的聲音,寶寶能認識媽媽的臉,能區別熟人和陌生人,不讓生人抱,對生人躲避,也就是常說的“認生”了。這時的寶寶視野擴大了,對周圍的一切都很感興趣,媽媽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接觸各種事物,刺激他的感官發育。
寶寶能比較精確地辨別各種味道,對食物的好惡表現得很清楚。
能夠注視較遠活動的物體,如汽車等。能靜靜地聽他喜歡的音樂,對叫他的名字有答應的反應,喜歡帶聲音的玩具。
視覺
在第三階段期間,寶寶對於第二階段所培養的觀察附近環境的興趣得到進一步提高,凡是他雙手所能觸及的物體,他都要用手去摸一摸;凡是他雙眼所能見到的物體,他都要仔細地瞧一瞧,由此證明寶寶對於雙眼能見到的任何物體,都不肯輕易放棄摸索的大好良機。
心理
此時的寶寶睡眠明顯減少了,玩的時候多了。如果大人用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寶寶就能站直了。如果你叫他的名字,他會看著你笑。在他仰臥的時候,雙腳會不停地踢蹬。
動作發育
6個月的寶寶肌肉發育增快,手腳的運動能力發展得也很快,能夠準確判斷眼前物體的距離,喜歡伸手抓上一把,並且會兩手一起抓。這時期大多數寶寶還不會用手指拿東西,隻能用手掌和手指一起大把抓。
當然寶寶手的發育也有差異。隨著視覺和運動能力的發展,寶寶不僅能看到周圍的物體,而且還會把看到的東西準確地抓到手。抓到手裏以後會反過來倒過去地仔細看,還能把東西從一手換到另一隻手。
寶寶的營養需求
如何喂養這個階段的寶寶
4~6個月的寶寶要堅持母乳喂養,但這時寶寶已經有足夠的能力接受糊狀食物。因此,為寶寶添加各種合適的糊狀、半固體、固體食物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添加配方奶。
隻要堅持按時喂奶,母乳仍能滿足寶寶對發育的需要。
迎來了寶寶出生後的4~6個月,媽媽應該慢慢地開始了輔食的喂養,這個時候是換乳期食物的起點。在補充寶寶營養的同時,要給他們喝一些黏糊狀的食物。這樣寶寶才能以悠閑、樂觀的心態開心地配合下去。
4~5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仍願意吃母乳。所以這個階段如果寶寶的發育正常,仍可以以母乳喂養為主。同時要添加輔食,補充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也要為日後的換乳做好準備。4~5個月的寶寶食量差距就比較大了,有的寶寶1次喝200毫升奶還不一定夠,但有的寶寶1次喝150毫升奶就足夠了。
母乳喂養時:4~5個月的寶寶體重增加狀況和上一個月的區別不是很大,平均每天增長15~20克,母乳喂養的情況跟上個月差不多。母乳喂養可每隔4小時喂奶1次,每次喂110~200毫升,喂5次。時間分別在上午6時、10時,下午2時、6時,晚10時。
但是當母乳不充足時,寶寶就會因肚子餓而哭鬧,體重增加也變得緩慢,這時就必須添加配方奶了。但是實際上,到了現在才開始添加配方奶,寶寶很可能已經不肯喝了。
當寶寶實在不喝配方奶的時候,可以選擇其他的營養品代替,如分次數喂服1/6蛋黃,觀察寶寶大便情況,如果沒有異常,可以繼續喂下去。1~2周後可以試著添加菜汁、水果泥等,每次100毫升左右。
人工喂養時:寶寶到了4~5個月,不要認為就應該比上一個月多添加奶粉,其實量基本是一致的。這個月可以適時喂寶寶一些泥糊狀食物,目的是讓寶寶養成吃乳類食物以外的食物的習慣,刺激寶寶的味覺發育,為寶寶進入換乳期做準備,同時也能鍛煉寶寶的吞咽能力,促進咀嚼肌的發育。
如果寶寶一次性喝下較多配方奶可以保證很長時間不餓的話,也可以采取這樣的喂養方式,每次喂配方奶220~240毫升,一天喂4次。但要注意,不要因為寶寶愛喝配方奶就不在乎寶寶發胖,而不斷給寶寶增加奶量,這樣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5~6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應該開始減少哺乳,增加輔食。每天哺乳4~5次,適時添加輔食。但不可以著急給寶寶換乳,如果隻給寶寶喂輔食的話,寶寶的營養會不全麵。
母乳喂養時:5~6個月的寶寶白天的睡眠開始減少,而夜晚卻有可能一夜不醒,這個時候要注意加強白天的喂奶量,一天喂3次奶,每隔4小時喂1次。但是在這個月,媽媽的母乳會突然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每天加1次約180毫升的配方奶。母乳不足時應該按照寶寶體重的增加來添加奶粉或配方奶。這個階段,寶寶的體重每周應增加100克以上,如果沒達到這個標準,每天應該增加哺喂1次配方奶。
在母乳充足的情況下,也應該給寶寶吃一些母乳以外的食物,補充寶寶所需的營養。這個階段寶寶的輔食應以粗顆粒食物為好,因為有的寶寶長出了1~2顆乳牙,吃這樣的食物可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每天也可以給寶寶補一些含鐵和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泥等。如果現在寶寶對吃輔食很感興趣,可以酌情減少1次奶量。
人工喂養時:這個時候不能因為寶寶能喝奶就無限量地增加奶量。每天的總量要控製在1000毫升以內,每次約喝200毫升,一天5次。如果寶寶的食量比較大,200毫升的奶量是不夠喝的,那就需要在睡覺前喂250毫升的奶,但應該適當地減少白天的奶量。
如果無限製地滿足寶寶的食量,很容易就喂出肥胖兒了。每隔10天給寶寶量1次體重,增加150~200克是正常的,體重增加超過200克就要注意控製了。這個月是過渡到換乳階段的關鍵時期,當寶寶對於200毫升的奶量感到不滿足時,可以給寶寶喂一些泥糊狀的食物,讓寶寶的營養更加均衡且全麵。
母乳與輔食如何搭配
給寶寶添加輔食要逐步增加,每次都應該由少至多,由稀到稠,由淡到濃,否則會有可能導致寶寶消化不良,一般添加輔食最好采用以下幾個步驟:最初的時候要在上午、下午各添加半瓶配方奶,或者隻在晚上睡覺之前添半瓶,剩下的時間還要喂些母乳。
6個月後,在晚上睡覺之前喂小半碗稀的配方奶米粉糊,或者1/4個蛋黃的米粉糊。這樣寶寶就不會餓醒。
輔食的喂養方法
第一步:給寶寶圍上圍嘴,以防輔食流到身上,然後抱寶寶在媽媽的膝上坐好。
第二步:清潔寶寶的手和嘴,用衛生並且柔軟的濕巾或手絹擦拭。
第三步:把餐具放到寶寶嘴的前方,並且在寶寶張開嘴的時候,把食物放在寶寶的舌頭上,粘住寶寶上顎。
第四步:吃完輔食後,給寶寶擦嘴喂奶,最後抱起寶寶,輕輕拍打寶寶的背部,讓寶寶打嗝。
做好換乳的準備
4~6個月的寶寶所處的時期稱為“半換乳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換乳過渡期。這個月所指的換乳並不是馬上需要換乳改喂其他食物,而是指給寶寶吃些半流體糊狀輔助食物,以逐漸過渡到能吃母乳或配方奶以外固體食物的各種食物的過程。
這個階段是寶寶換乳的一個關鍵時期,所以要按時、按需地給寶寶添加輔食,使寶寶經曆從流質食物到泥糊狀食物,最後到固體食物的適應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半換乳期。半換乳期寶寶吃的代替母乳的食物就是代乳食,是特別為寶寶在這段換乳期準備食用的,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輔食”。及時添加輔食可以保證寶寶營養的均衡,鍛煉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並且能夠接觸到多種食物,防止日後出現偏食現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換乳的途徑
換乳的途徑不止一種,可以使用成品寶寶食物來進行換乳,也可以在普通飲食中進行換乳。
現在有很多家庭都在采用成品寶寶食物換乳,成品換乳食物中的營養米湯、營養蔬菜湯等都是在無菌的環境中製作的。因此,食用起來幹淨、便捷,而且這類食物一般都不含有人工色素和防腐劑,可以更放心一些。
食用成品換乳食物可以減少製作時間,免去很多麻煩,能夠減輕媽媽的負擔,使媽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寶寶。但是寶寶對成品換乳食物的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可能寶寶會出現拒吃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時,可以嚐試一些其他食物,如果寶寶還是不接受,那就隻有自製食物了。
在普通飲食中換乳是沒有特定的食譜,從大人的每天飲食中選擇出寶寶能吃的食物即可。這種做法比較方便,也尊重了寶寶的飲食個性,還可選擇寶寶喜歡吃的食物。
換乳的注意事項
換乳是一個過程,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不要急於讓寶寶學會吃米飯。
換乳期食物的製作無需特殊的處理,成人吃的很多食物,如魚末、肉末、雞蛋、馬鈴薯泥、豆腐等都很適合寶寶,就不必花時間特製。但是寶寶的飲食中不能含有過多油脂。
寶寶飲食的個性不同,如果遇到喜歡吃的食物,要掌握尺度,避免喂得過量。注意觀察寶寶,隻要寶寶愛笑,愛喝奶,沒有異常,說明寶寶的消化能力很好,即使大便變稀也不要緊,要繼續給寶寶喂代乳食物,量上可減少一些。
換乳過程中,寶寶的大便次數會增加,這很正常。因此,不要因為這一點而減少寶寶的吃奶量,以免寶寶因饑餓而消瘦。
在給寶寶烹調食物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將手和器具消毒幹淨,以免引起寶寶腹瀉。
添加輔食的最佳階段是5~6個月。此階段不要急著給寶寶換乳,寶寶的主食仍以乳類為主,增加半固體的食物,如麵條、米粥,每天增加1次。仍需每隔10天給寶寶稱1次體重,看看生長發育是否正常。
開始的時候寶寶學著怎樣才能用舌頭把食物推到口腔的後方,於是有可能在吃東西的時候弄得一塌糊塗,慢慢就會好起來。要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喂寶寶吃東西,這樣寶寶會漸漸養成習慣。在這個階段,有些寶寶會長出第一顆牙,可以讓他嚐試半固體的食物。
寶寶的喂養護理
此階段最主要的護理可能就是吃了。寶寶還是應堅持以乳類為主,但可適量地添加輔食,以滿足寶寶身體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下麵我們就介紹一下4~6個月這一階段寶寶的特殊喂養方法:
堅持母乳喂養
此階段寶寶口腔的唾液逐漸增多,唾液澱粉酶含量增加,腸道黏膜和肌肉發育愈來愈成熟,對乳類的消化吸收達到了很好的狀態。因此,寶寶每次吃奶的量會大大增多,父母不用擔心寶寶吃不飽而急著添加澱粉類輔食,喂養還是應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最好盡可能地堅持母乳喂養。如果媽媽要工作,可每3小時擠1次奶,以促進母乳分泌,並且要將擠出的奶冷藏,可以留給寶寶第二天吃。
無論給寶寶吃什麼,都要有規律地進食,這樣,可使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消化係統等協調工作,並建立起對進食時間的條件反射,如在接近喂奶的時間,胃腸就開始預先分泌消化液,並產生饑餓感,這有助於增加食欲,從而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5個月後,每日喂養次數要減為5次,白天哺喂4次,每次間隔3~4小時。夜間視寶寶需要情況進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若寶寶夜間不醒或不願意進食,可以不哺喂。同時逐漸訓練寶寶用匙食取食物,為以後換乳用匙進食做準備。開始可先用匙喂開水,若不出現嗆,可以逐漸開始用匙喂果汁、菜汁、稀糊、蛋黃糊、果泥等。
提高母乳的質量
4~6個月是寶寶腦細胞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在胎兒期第10~18周),也是身體各個方麵發育生長的高峰期,營養的好壞關係到今後的智力和身體發育。因此,一定要提高母乳的質量。這要從媽媽抓起,每個哺乳的媽媽一定要注意營養的攝入,在這裏我們介紹幾種供媽媽食用的且有利於促進寶寶健腦益智的食物:蘋果、橘子、香蕉、核桃、胡蘿卜、菠菜、小米、玉米、魚肉、雞蛋、牛奶、大豆及豆製品、芝麻、花生、榛子、各種瓜子等。
添加輔食
從4個月開始,就可以適量添加些輔食了,如蛋黃、魚、肉泥,綠色蔬菜泥汁等。添加輔食時,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讓寶寶習慣一種輔食後,再加另一種,一般每周至多加一種新的食物,並密切關注寶寶的食欲、大便情況,如果發現寶寶有消化不良的情況,要暫停幾天。
到5個月以後,寶寶的機體生長更為迅速,並且此時的寶寶唾液分泌增加,澱粉酶活性增強,應添加含澱粉豐富的食物米粉糊、粥、餅幹、軟細掛麵等。但要注意澱粉類食物不宜在兩次哺乳之間喂,初食時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並密切關注寶寶的大便及食欲情況。
6個月時,寶寶喜歡自己用手抓著飯菜吃,所以成人可以索性給寶寶弄點飯菜,放在他的碗裏讓他去抓,但要注意給寶寶洗淨小手。
可能在此期間,很多媽媽已經去上班了,或者母乳已不充足,給寶寶食用配方奶也不失為最好的選擇。
這個時期的寶寶身體長得很快,要注意給寶寶補充鈣質,以免由於缺鈣形成肋外翻及雞胸等病症,而配方奶中就含有豐富的鈣,所以建議寶寶每天都要攝入足夠的奶。
輔食的製作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工作,通常需要父母來配製,下麵我們就介紹幾種輔食的做法:
青菜汁:將新鮮的青菜,如菠菜、油菜、胡蘿卜、白菜等,洗淨切碎,放入不鏽鋼的小鍋中,放少量水煮沸,沸後再煮4~5分鍾,然後用過濾網濾出菜水,裝入奶瓶或杯中,晾溫後給寶寶食用。
果汁:將水果洗淨,去皮,裝入榨汁機內榨汁,然後用過濾網去渣取汁,倒入瓶中。
番茄汁:將熟透的番茄洗淨放入沸水中煮2分鍾,去皮、去籽,用湯匙擠壓番茄肉使汁流出,盛入瓶中。
蔬菜汁和果汁是給寶寶增加維生素C的主要食物,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可選用這些輔食,下麵我們再介紹幾種其他的輔食製作方法:
蛋黃泥:將煮熟的雞蛋,取出蛋黃,直接用少量水或米湯或用熟牛奶把蛋黃搗成泥狀,用小匙喂給寶寶。
蛋黃粥:大米如常法煮粥,注意開鍋後,用小火煮40~50分鍾,把適量的蛋黃研磨後加入粥鍋,再煮10分鍾即成。此方法適用於喂養5個月後的寶寶。
牛奶米粉:取寶寶米粉2大匙,加入熱牛奶100毫升,攪拌均勻呈糊狀,用小匙喂給寶寶食用。
魚泥:魚處理幹淨,放入開水中,煮後剝去魚皮,除去魚刺後把魚肉研碎,再用幹淨的布包起來,擠去水分。將魚肉放入鍋內,加入白糖、鹽攪勻,再加入開水(100克淨魚肉加200克開水),直至將魚肉煮軟即可。
肝泥:將豬肝切碎,放少許水、少許鹽煮爛,搗成泥狀,用小匙喂給寶寶。
這個時期寶寶需要的營養
這個階段的寶寶,母乳已經無法滿足其所需營養,需要添加輔食,補充寶寶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鐵和鈣,還要補充熱量和蛋白質。
營養的補充方式和缺乏表現
要給寶寶服用魚肝油
缺少維生素D會影響寶寶對鈣的吸收,會導致寶寶患上佝僂病,而魚肝油中含有寶寶所需的維生素D。所以需要給寶寶服用魚肝油來補充。
要繼續給寶寶補鐵
在這個月裏,要繼續給寶寶補鐵,尤其是出生時隻有2.5千克以下的寶寶,要添加蛋黃、魚肉等食物,否則會出現貧血。
給寶寶添加換乳食物
寶寶易於接受換乳食物
寶寶長到5個月以後,開始對乳汁以外的食物感興趣了,這時是寶寶的味覺敏感期。所以此時是泥糊狀食物添加的起始階段。即使5個月以前完全采用母乳喂養的寶寶,到了這個時候也會開始想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如寶寶看到成人吃飯時會伸手去抓或嘴唇動、流口水,這時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一些泥糊狀食物,為將來的換乳做準備了。
這個時期是寶寶味蕾發育最為活躍的時期,寶寶易於接受各種口味的食物,在這個時候開始泥糊狀食物的添加是最恰當的。而且此時母乳和奶粉的營養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所以這個時候就應該給寶寶添加適當的泥糊狀食物。添加泥糊狀食物會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也為將來的換乳做好準備工作。
寶寶要慢慢學習吞咽
寶寶有尋覓和吮吸的本能,但咀嚼功能卻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出現,必須經過訓練學習獲得。一般認為,隻要有上下咬的動作,就表示寶寶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備。4~6個月是訓練寶寶咀嚼吞咽的最佳時期,7~9個月時咀嚼動作有節奏而協調,大約1歲時這種能力就成熟了。
幫助寶寶學習和訓練咀嚼功能,家長首先應掌握有關咀嚼的知識。咀嚼動作的完成需要舌頭、口腔、麵頰肌肉和牙齒彼此協調運動,這就要求父母應根據寶寶不同的月齡,在充分顧及到營養平衡的同時,還要考慮到食物的硬度、柔韌性和鬆脆性,為口腔肌肉提供各種不同的刺激,使寶寶得到充分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