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長發育情況
智力發育
語言
在這個階段開始的時候,寶寶對於語言雖然有反應,但是還不明白說話內容的意思。
你也許會覺得寶寶已能領悟別人在叫他的名字,其實,那是因為他熟悉你的聲音特性才會作出相應的響應。
在這個階段的前半部分時間裏,寶寶對於話語本身並無顯著的興趣,他們隻是對於自己玩弄出來的“咯咯”的聲音感興趣,同時還會對你和寶寶接觸時所發出的一些簡單的聲音有反應動作。但是到了這個階段快要結束的時候,寶寶對於話語就會表現出選擇性的反應,對於說英語或漢語的家庭來說,寶寶的最初詞彙幾乎都是相同的,而且也是可以預料的語彙:媽媽、爸爸、再見等。
感覺
寶寶在6~7個月以後,遠距離知覺開始發展,能注意遠處活動的東西,如天上的飛機、飛鳥等。
這時的視覺和聽覺都有了一定的發展,這是觀察力的最初形態。
這時期的寶寶,對於周圍環境中新鮮的和鮮豔明亮的活動物體都能注意到發展。拿到東西後會翻來覆去地看看、摸摸、搖搖,表現出積極的感知傾向,這是觀察的萌芽。
這種觀察不僅和動作分不開,而且可以擴大寶寶認知範圍,引起快樂的情感,對發展語言能力有很大作用。但是,寶寶的觀察往往是不準確的、不完全的,而且不能服從於一定的目的和任務。
情感
這一時期的寶寶,心理活動已經比較複雜了。他的麵部表情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會表現出內心的活動。高興時,會眉開眼笑,手舞足蹈,咿呀作語。不高興時會怒發衝冠,又哭又叫。他能聽懂嚴厲或親切的聲音,當你離開他時,他會表現出害怕的情緒。
情緒是寶寶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的一種心理表現。寶寶從出生到2歲,是情緒的萌發時期,也是情緒、性格健康發展的敏感期,還是心理發育的重要時期。
對寶寶的關愛,對他生長的各種需求的滿足以及溫暖的胸懷、香甜的乳汁、富有魅力的眼光、甜蜜的微笑,快樂的遊戲過程等,都為寶寶心理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智力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動作發育
7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自己翻身了,如果扶著他站起來,他能夠站得很穩、很直,並且喜歡在扶立的時候跳躍。當把玩具等物品放在寶寶麵前時,他會伸手去拿,並放進自己口裏。此時寶寶已經會坐,但還坐不太穩,需要家人扶著。
智力發育
語言
此時的寶寶經常會發出很多聲音,但是還不能說出成句的話或單詞,並且經常會發出莫名其妙的聲音。這時父母要有意識地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應多用準確而又易懂的語言和寶寶對話,寶寶在反複觀看和傾聽大人說話時,逐步從建立詞語與動作的聯係中學會說話。
聽覺
此階段的寶寶對於話語以及片語的了解興趣,一周比一周更加濃厚了。由於寶寶現在日漸變得通達人情,好像你初交不久的朋友一般,所以你會覺得你有了一位伴侶。當他首次了解話語的時候,他在這段時間內的行為會順從。
慢慢地,叫他的名字他知道你在叫他;你要他給你一個飛吻,他會遵照你的要求表演飛吻;你叫他不要做某件事情,或把物體拿回去,他都會照你的吩咐去辦。不過,你在這個時候還不能期望寶寶和你說話,因為不足1歲的寶寶還不會說話。即使會說話,字數也很少。
感覺
寶寶在6個月以後對遠距離的事物更感興趣了,7個多月時則觀察得更細。對拿到手的東西會反複地看,更感興趣。此時應常帶他到戶外去,讓他看各種小動物、行人和車輛、樹和花草,以及其他寶寶,這些都是寶寶喜歡看的。
8個月時寶寶有一個十分顯著而且經常表現的行為,那就是我們所說的探望,也就是利用觀察獲得情報的意思。我們的觀察研究對象是許多不同類別的寶寶,發現此階段寶寶除睡覺以外,最常出現的行為就是一會兒探望這個物體,一會兒又探望那個物體,簡直就像永遠探望不盡似的。如果花時間觀察自己的寶寶,會相信你的寶寶是一位“觀察家”。
寶寶隻花費很少時間來探望自己的媽媽或其他的主要照顧者,會對一些事物頻繁地探望。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會向窗外探望,他們會向遠方遊戲的寶寶展開探望。我們發現從8個月到3歲的寶寶,會把20%的非睡覺時間,用在一會兒探望這兒,一會兒又探望那兒上。
心理
7個多月的寶寶很喜歡坐著玩兒,尤其是在洗澡的時候,坐在浴盆裏,寶寶更是喜歡玩水。寶寶經常會用小手拍打水麵,濺出許多水花。如果扶他站立,他會不停地跳,用腳去踢水。嘴裏還會“咿咿呀呀”地叫,好像在叫著爸爸、媽媽,臉上經常會顯露出幸福的微笑。如果你當著他的麵把玩具藏起來,他會很快找出來。
此時的寶寶會很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模仿大人看書,喜歡自己拿著書翻來翻去,也喜歡讓大人陪他看書、看畫,聽大人的講解。家長應該抓住這個好時機,多和寶寶說話,看到書上小鳥就告訴寶寶這是小鳥,看到樹就告訴寶寶這是樹。
在寶寶的潛意識中培養語言和理解能力。開始時他並不知道爸爸媽媽是什麼意思,但聽到叫爸爸、媽媽時就會很高興。叫爸爸時爸爸會親親他,叫媽媽時媽媽會親親他,寶寶就漸漸地從無意識的發音發展到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這標誌著寶寶已步入了學習發音的敏感期。父母要敏銳地捕捉這一教育契機,給他朗讀圖書,念念兒歌和繞口令,讓寶寶盡快學會說話。
動作發育
7個多月的寶寶各種動作開始有意向性,會用兩隻手去拿東西。會把玩具拿起來,在手中來回轉動。還會把玩具從一隻手遞到另一隻手或用玩具在桌子上敲著玩。
寶寶手指的活動也靈巧多了,以前他手裏如果有一件東西,再遞給他另一件東西,他便把手裏的這一件扔掉,接住新遞過來的東西。現在他不扔了,他會用另一隻手去接,這樣可以一隻手拿一件,兩件東西都可搖晃,相互敲打。這時寶寶的手如果攥住什麼就不肯輕易放手,媽媽抱著他時,他就攥住媽媽的頭發、衣帶。對寶寶的這一特點,媽媽可以給他一件適合他攥住的玩具。另外,他也喜歡用手捅,媽媽抱著他時,他會用手捅媽媽的嘴、鼻子。此時的寶寶對周圍的事物越來越感興趣,他喜歡摸摸、敲敲,能拿到手的東西便放在嘴裏啃。
智力發育
語言
9個月的寶寶能模仿大人發出單音節詞,有的寶寶發音早,已經能夠發出雙音節“ma—ma”“ba—ba”了。
睡眠
9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睡14~16個小時,白天可以隻睡2次,每次2小時左右,夜間睡10小時左右。夜間如果尿布濕了,但寶寶睡得很香,就不必馬上更換。如有尿布疹或屁股已經淹紅了的寶寶,要隨時更換尿布;如果寶寶大便了,也要立即換尿布。
心理
9個月的寶寶常有怯生感,怕與父母分開特別是與母親分開,這是寶寶的正常心理表現,說明寶寶對親人、熟人與生人能準確、敏銳地分辨清楚。怯生標誌著父母與寶寶之間依戀的開始,也說明寶寶需要在依戀的基礎上,建立起複雜的情感、性格和能力。寶寶如見到生人,往往用眼睛盯著他,感到不安和恐懼。對第9個月的寶寶來說,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為了寶寶健康成長,請不要讓陌生人突然靠近寶寶、抱寶寶,也不要在生人麵前隨便離開寶寶,以免使寶寶不安。
動作發育
9個月的寶寶不僅會獨坐,而且能從坐位,扶著床欄杆站立,並能由立位坐下,俯臥時用手和膝趴著挺起身來;會拍手,會用手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玩兒,但常咬玩具;會獨自吃餅幹。此時寶寶手的動作會更加靈活,能把紙撕碎放進嘴裏,自己能握住玩具,並把玩具左右手互換,能用手拍桌子,能拉住吊著的繩子玩耍。當手中的物品掉到地上時,會立刻低頭去尋找。由於寶寶運動能力增強,這時把寶寶獨自一人留在屋內是很危險的。寶寶會自己爬到床邊,容易從床上跌下,造成摔傷。寶寶這時也能進行簡單的模仿,有的寶寶會用小手一張一合表示“再見”,或把雙手疊在一起上下晃動表示“謝謝”,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詞語,如“吃飯”“喝水”“媽媽呢”等。
寶寶的營養需求
如何喂養這個階段的寶寶
一般來說,寶寶到了8~12個月是換乳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寶寶的飲食是以飯菜為主,奶製品為輔。7~8個月的寶寶每天可以增加2次輔食。
寶寶到了這個時期,胃液已經可以充分發揮作用了,可以較好地消化蛋白質,所以要適當吃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如豆腐、瘦肉、魚等。這個階段,給寶寶添加的輔食應以柔軟、半流質食物為主,如粥、麵條。
訓練寶寶自己取食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能夠充分表現出自己取食能力了,所以要開發訓練寶寶自己取食的能力。一旦寶寶發現自己可以喂自己東西吃,就開始嚐試不同種類的食物,技巧是逐步琢磨出來的。
一開始寶寶還無法協調自己的手指,慢慢地自己就知道該怎麼做了,所以媽媽在這個時期,要鼓勵寶寶獨立進食。
不要同時添加多種新食物
添加輔食時要注意,寶寶從未吃過的新食物必須先隻試一種,習慣後再試另外一種,不能同時添加幾種新食物,以免寶寶出現了食物過敏卻不知道是哪種食物引起的。如果發現寶寶有過敏反應要馬上停止添加。
不要給寶寶吃太多的食鹽
食鹽中的鈉離子要靠腎髒來代謝,如果給寶寶吃了太多的鹽,腎髒的負擔就會加重,而且太多的食鹽還會造成日後高血壓、腦血栓。
1歲前的寶寶每天所需要的食鹽在250~750毫克,所以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不要放太多鹽。
寶寶挑食的原因
不添加輔食:在寶寶應該添加輔食的關鍵時期沒有添加,仍然以母乳喂養或配方奶喂養,導致寶寶味覺及咀嚼能力發育緩慢,並且排斥需要咀嚼的食物。
隨意吃零食:在非用餐時間任意地吃類似巧克力、蛋糕等零食。需要注意的是,要適當地給寶寶吃零食,但多吃會影響寶寶的食欲和胃口。
不按時吃飯:有的媽媽因為工作忙,或者不按照寶寶的進食欲望安排,導致寶寶就餐時間紊亂,偏食、挑食。
寶寶的飲食離不開水果
水果中含有胡蘿卜素,具有抗氧化的生理活性,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花青素。
訓練喝水
8~9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開始訓練他自己喝水了,不妨從訓練他自己學會用奶瓶作為第一步。先是媽媽手持奶瓶,並讓寶寶試著用手扶著,再逐漸放手,如果擔心奶瓶太重,可以用小的奶瓶或隻裝少量的水。
當然,開始的幾次,媽媽一定要在旁邊守護著寶寶,萬一寶寶手無力把奶瓶掉落,媽媽應及時扶住。因為是奶嘴,所以不太會嗆著,寶寶學會並不難。接下來就應該嚐試用吸管喝水,這個也不是很難,而且操作方便,隻需寶寶能捧住盛水的容器,口吮吸管就能夠喝水了。
當然,這個方法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因吸管質量不夠好而傷到寶寶稚嫩的口腔,多吸空氣容易打嗝等。因此,采用這個方式訓練寶寶喝水並不理想。
下麵就具體講述一下如何教寶寶用杯子喝水:
1.先給寶寶準備一個不易摔碎的塑料杯或搪瓷杯。帶吸嘴且有兩個手柄的練習杯不但易於抓握,還能滿足寶寶半吸半喝的飲水方式,應選擇吸嘴傾斜的杯子,這樣水才能緩緩流出,以免嗆著寶寶。
2.開始練習時,在杯子裏放少量的水,讓寶寶兩手端著杯子,媽媽幫助他往嘴裏送,要注意讓寶寶慢慢吸取,並且誇獎寶寶一番,而且應該多讓寶寶試幾次,鞏固技巧。
寶寶所需的營養
寶寶到了7~9個月,媽媽的母乳量開始減少,且質量開始下降,所以必須給寶寶增加輔食,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此時期寶寶與飲食相關的個性已經表現出來,所以煮粥時不要大雜燴,應一樣一樣地製作,讓寶寶體會到不同食物的味道。如果這個時期的寶寶仍不喜歡吃輔食,那就盡量給寶寶喂些流質的食物,不要強迫寶寶吃。
同時也要補充菜泥、碎米、濃縮魚肝油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另外肝泥、肉泥、核桃仁粥、芝麻粥、雞湯等食物營養也很豐富。如果寶寶已長出牙可食用麵包片、餅幹等。
營養補充方式和缺乏表現
生長發育快的寶寶,鈣、鐵、鋅的需要量也隨之增加,但切記不要把鈣、鋅放在一起補。鈣和鋅的吸收原理相似,同時補充容易使二者“競爭”,互相受到製約。補充這兩種微量元素的順序最好是“先鋅後鈣”,這樣吸收效果更好。給寶寶補鐵首選食補。
寶寶在的日常飲食中多吃一些含鐵食物,相對於吃補鐵產品,含鐵食物不僅易於吸收,而且更加安全。
多補充含鐵的食物
7個月以後,要給寶寶多補充含鐵的食物,可多吃一些蛋、魚、血豆腐等食物,還可多吃一些碎菜粥。
含鐵食物排行榜
動物肝髒: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物是動物肝髒。其含鐵量高且吸收率好,容易進食和消化,不容易引起過敏,特別適合給寶寶吃。豬肝鐵的含量最高,為每100克含29.1毫克,羊肝次之,牛肝和雞肝含鐵量相比而言最低。
雞蛋黃:雞蛋黃的含鐵量雖然高,但吸收率較低,但是雞蛋保存方便又是常見的食物,各種營養價值較高,從綜合角度來看,雞蛋黃是不錯的補鐵食物。
黑木耳:黑木耳含鐵量較高,每100克黑木耳裏含鐵98毫克,比動物性食物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高出約3倍,比菠菜高出30倍,但黑木耳的吸收率相比之下較低,腸胃虛弱的寶寶不太適合食用。
寶寶長牙需要的營養素
多補充磷和鈣
這個階段是寶寶長牙的時期,礦物質鈣、磷此時顯得尤為重要,有了它們,小乳牙才會長出,並且堅硬度好。
多食用蝦仁、海帶、紫菜、蛋黃粉、牛奶和奶製品等食物可給寶寶補充大量礦物質鈣。而且多給寶寶食用肉、魚、奶、豆類、穀類以及蔬菜等食物可以很好地補充礦物質磷。
補充適量的氟
適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堅硬度,使乳牙不受腐蝕,不易發生齲齒。海魚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氟元素,可以給寶寶適量補充。
補充適量的蛋白質
要想使寶寶牙齒整齊、牙周健康,就要給寶寶補充適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寶寶牙齒排列不齊,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象,而且容易導致齲齒的產生,所以適當地補充蛋白質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維生素不可少
維生素A能維持全身上皮細胞的完整性,缺少會使上皮細胞過度角化,導致寶寶出牙延遲。缺乏維生素C可造成牙齒發育不良、牙骨萎縮、牙齦水腫出血。維生素D可以增加腸道內鈣、磷的吸收並且還可以促使鈣、磷在牙胚上沉積鈣化,因而一旦缺乏維生素D時就會導致寶寶出牙延遲,牙齒小且牙距間隙大。
媽媽應該在寶寶的食物中增加含維生素的食物,可以通過多給寶寶食用魚肝油製劑、新鮮蔬菜等補充維生素A以維護牙齦組織的健康;可以通過給寶寶食用新鮮的水果,如橘子、柚子、獼猴桃、新鮮大棗等補充牙釉質補充所需要的維生素C;可以通過給寶寶食用魚肝油製劑或直接給寶寶曬太陽來獲得維生素D。
添加輔食中期的量
母乳喂養的寶寶在每天喂3次母乳或約750毫升配方奶的同時,還要上午、下午各添加1次輔食。這個時期添加輔食的量一定要掌握好,不能過多也不可過少,一定要注意營養的補充。
為寶寶補充DHA
經過科學家的不斷研究,DHA隻存在於魚類及少數貝類中,其他食物幾乎不含DHA。因此,從營養和健腦的角度講,要想使寶寶獲得足夠的DHA,最簡便有效的途徑就是吃魚,而魚體內含量最多的則是眼窩部分,其次是魚油;另一種方式是通過補充強化DHA的營養品。
為寶寶補充牛初乳
牛初乳的作用
牛初乳是一種新型的嬰幼兒保健品,其中含有大量大分子蛋白質,對寶寶的健康有積極的作用。
牛初乳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因為其含有大量的抗原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免疫蛋白因子。
牛初乳含有多種生長因子,能夠抗感染、助消炎,可以加速傷口的愈合,緩解皮膚炎症。
牛初乳對腸胃道健康所起的作用也是全方位的,它所含的免疫因子能夠增強腸胃的活力,改善腸胃道的微生態環境,尤其是對輪狀病毒引起的小兒腹瀉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牛初乳的用法
寶寶要空腹吃牛初乳,這樣會充分吸收牛初乳的營養。
最好能和奶粉搭配著吃。因為奶粉中的乳蛋白可以保護牛初乳的活性成分,保證牛初乳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且牛初乳的營養成分和比例並不符合人體的需要,而奶粉搭配恰恰能彌補這個缺點。
要根據包裝上的用量服用牛初乳。
如何添加換乳中期的麵食
從稀粥到稠粥
當寶寶能將稀粥碎末順利地吃下去後,再準備吃稍稠的粥,不要突然就喂稠粥,要認真觀察寶寶吃稀粥的情況,再逐漸做稠點的粥,根據寶寶的情況一匙一匙地喂,也適當喂一些軟粒的麵條。從稀粥到稠粥,主要是要了解加水量的區別。在米中加入7倍量的水,如半碗米中加水700毫升,稠粥是在米中加入5倍水量,然後放入鍋中煮熟。
麵條切粗一些,煮透變軟
麵條沒必要弄成碎末狀,先切粗點用小火煮得軟軟的,在喂寶寶的時候用匙碾碎就可以食用了。
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要在寶寶的飲食中不斷地增加各種蛋白質,可以適當地在粥和麵條裏加入一些蔬菜。如果把蔬菜切過後放鍋裏一起煮,就可以做成不需要加菜的美味的換乳期食物了。
如何添加換乳中期的蔬菜
煮軟之後搗碎
在寶寶習慣了糊狀的食物之後,再喂一些柔軟又有粗糙顆粒的食物,改變一下口味和口感,接下來把煮軟的蔬菜切成小段或者切成菱形,稍微搗碎後喂給寶寶,也可以時常加一些生菜。
胡蘿卜、南瓜、卷心菜等煮軟
胡蘿卜、南瓜、卷心菜要加工到糊狀的程度再切碎。以上都是易切、易處理的材料,胡蘿卜用電飯鍋和飯一起燜就可以變軟。
可以加入一些生菜和黃瓜
從中期開始,就可以加入一些生菜和黃瓜等生蔬菜了。黃瓜切成碎末,生菜切碎或者切成短塊,加入一些煮好的魚或肉,寶寶都可以很容易吃下。
可以融入西餐的口味
這個時期正是寶寶味覺敏銳的時期,仍然是以發揮原料本身味道風味為主,如果感覺美中不足,可以改變一下口味或加番茄煮一下,感受歐美風味。
如何添加換乳中期的蛋白質
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攝入過多蛋白質,要選擇易消化的食物,逐漸地增加數量。
一旦進入換乳中期,寶寶就能吃雞肉或者魚肉等食物了,把易消化的雞胸脯肉煮軟,切碎之後,調一下,然後試著喂寶寶一匙,看寶寶情況再逐漸地增加,也可以吃一些味道好的魚肉。
訓練寶寶自己吃食物
這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充分表現出自食其力的能力了,要開發訓練寶寶的能力。一旦寶寶發現自己可以喂自己東西吃,就開始嚐試不同種類的食品,技巧是逐步琢磨出來的。一開始寶寶還無法協調自己的手指,慢慢地自己就知道該怎麼做了。所以媽媽在這個時期,要鼓勵寶寶自己進食。適合鍛煉寶寶自己進食的食物:麵包、磨牙餅、切成片的水果。
新媽媽的注意事項
奶粉衝好後不要放入冰箱
有的父母因為工作忙或者怕麻煩,就把衝好的奶粉放入冰櫃冷藏,以為起到了保鮮的功能。
最近有專家指出,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冰櫃冷藏可能會使奶粉受沙門氏菌和其他細菌汙染,增加寶寶食物中毒的風險。所以要給寶寶準備最新鮮的奶粉,最好用沸水衝調。
食用奶粉的量不要過多
媽媽不要覺得喂得奶粉越多對寶寶身體就越好,奶粉的乳糖含量是非常高的,寶寶到了這個階段,如果攝入過多的乳糖,就會影響消化吸收,導致消化不良。而且奶粉中還含有豐富的磷,寶寶吸收過多會影響鈣的吸收。因此,要合理掌握奶粉總量,一天不要超過600毫升。
不要給寶寶吃油膩、刺激性的食物
家長在給寶寶選擇輔食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給寶寶準備油膩的、刺激性大、無營養的食物。
咖啡、濃茶、可樂等飲料會影響寶寶神經係統的發育。
花生米、糯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會給寶寶消化係統增加負擔。
刺激性大的食物不易於寶寶的生長,如辣的、鹹的。
不宜給寶寶吃冷飲,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不要食用過多的魚鬆
有的寶寶很喜歡吃魚鬆,喜歡把魚鬆混合在粥中一起食用,媽媽也喜歡喂寶寶魚鬆,認為魚鬆又有營養又美味。雖然魚鬆很有營養,但是也不能過量食用。這是因為魚鬆是由魚肉烘幹壓碎而成的,並且加入了很多調味劑和鹽,其中還含有大量的氟化物,如果寶寶每天吃10克魚鬆,就會從中吸收8毫克的氟化物,而且寶寶還會從水中和其他食物中吸收很多氟化物。然而,人體每天吸收氟化物的安全值是3~4.5毫克,如果超過這個值,寶寶就無法正常代謝而儲存在體內,若長時間超過這個值,就會導致氟中毒,影響骨骼、牙齒的正常發育。
不宜食用過多的菠菜
有的家長害怕寶寶因為缺鐵而貧血,就讓寶寶多吃菠菜補充鐵。實際上,菠菜含鐵量並不高,而且菠菜中含有的大量草酸容易和鐵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鐵,還可以和鈣形成草酸鈣。
如果寶寶有缺鈣的症狀,吃菠菜會使佝僂病情加重。所以不要為了補充鐵而給寶寶吃大量菠菜。
寶寶咳嗽時的飲食禁忌
中醫認為咳嗽是由於肺部不適引起的肺氣不宜、肺氣上逆所致,所以寶寶在咳嗽的時候,不要吃寒涼的食物,不然容易造成肺氣閉塞、咳嗽加重,而且還容易傷及脾胃、聚濕生痰,同時,不要吃肥甘厚味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
咳嗽多是由於肺熱引起的,多吃肥甘厚味的食物會產生內熱,加重咳嗽。還要注意的是,寶寶要是咳嗽,就不要給寶寶吃橘子,因為橘肉是生熱生痰的食物,而橘皮卻是化痰的佳品,可以煮水給寶寶喝。
解答喂養熱點問題
這個時期可以停止喂母乳了嗎
出生後的8~12個月時,可以給寶寶換乳。不要過早,即8個月前;也不要過晚,即1歲以後。因為過早換乳,寶寶的消化功能還不強,添加過多的輔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而過晚換乳,則會因為母乳營養物質減少,而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需要,對寶寶的健康不利,而且對媽媽的身心、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
寶寶可以吃點心嗎
此時的寶寶除了可以吃常規的乳製品和輔食外,還可以吃些點心。但注意不要購買太甜的點心,尤其是夾心的奶油、果醬的點心,如果寶寶食用過多,不利於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並且會增加齲齒發生的幾率。
寶寶可以喝豆奶嗎
有的家長認為豆奶含有很多的營養成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促進腦部發育,但是豆奶中也含有較多的鋁,如果經常喝豆奶,會使體內鋁含量增多,影響大腦的發育。並且豆奶中含有大量植物性雌性激素,其中隻有5%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其他未能吸收的植物性雌激素在體內積聚,會增大成年後甲狀腺疾病和生殖係統疾病的幾率,所以要盡量避免用豆奶喂養寶寶。
寶寶還需夜間哺乳嗎
這個時期,從營養的角度考慮,夜間哺乳已經沒有必要了,所以可以停下來。有些寶寶習慣了媽媽抱著就會停止哭泣,而並不是想喝奶。
給寶寶食用的蔬菜汁需要加鹽嗎
給寶寶製作菜汁時最好不要加鹽,以免加重腎髒負擔,如果在菜汁中加鹽,就會增加鈉瀦留,引起水腫,身體內積累的鹽增加,血管內外的液量增加,會成為患高血壓的根源。
吃輔食的量每天都一樣嗎
即使是大人,每天的進食量也有一定的限度,每天吃的量不可能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