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飲食調理(1 / 3)

小兒鵝口瘡

表現病症

寶寶口腔中出現白色膜狀,俗稱鵝口瘡。發病時先在舌麵或口腔頰部黏膜出現白色點狀物,然後逐漸蔓延至牙床、上齶,如強行剝除白膜,局部會出現潮紅,甚至出血的現象。

專家指導

寶寶一旦得了鵝口瘡,一般不會過於疼痛,大多數寶寶的飲食也不會受過大的影響。

如果病情較重,滿口是白膜,會引起寶寶哭鬧,影響吃奶。

注意事項

由於寶寶的抵抗力比較弱,如營養不良、腹瀉或長期用廣譜抗生素等均會造成鵝口瘡,也可能是通過被黴菌汙染的食具、奶頭、手等侵入口腔而造成的,故平時應注意喂養的清潔衛生。

食療方案

銀黃乳

材料:黃連3克,金銀花10克,燈芯草6束,牛乳100毫升。

做法:前三味水煎20分鍾取濃汁,再與牛乳攪勻。

食用方法:口服。

竹葉公英綠豆粥

材料:淡竹葉15克,蒲公英10克,綠豆30克,大米35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蒲公英、淡竹葉水煎取汁,再將綠豆、大米共煮糜粥,調入藥汁、冰糖即成。

食用方法:食粥,每日3次。

小兒輪狀病毒感染

表現病症

小兒腹瀉多為輪狀病毒感染,多發生於6~24個月的寶寶。秋冬季節氣溫變化較大時,2個月至5歲的寶寶特別容易感染輪狀病毒。發病初期表現為流涕、咳嗽、發熱、咽部疼痛、腹瀉等症狀。此病毒屬於腸道病毒,同時也會通過呼吸道感染。

專家指導

寶寶可采用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的方法,疫苗為液體,口感微甜,每次服3毫升。

無先天性疾病,無免疫功能低下的2個月至5歲的健康寶寶均可接種該疫苗。接種後一般無異常反應,個別寶寶會出現發熱和輕微腹瀉等症狀,一般不需特別處理即可自行緩解。

注意事項

發病期間應停止進食高脂肪和難以消化的食物,以減輕寶寶的腸胃負擔,逐漸恢複消化功能,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切忌濫用抗生素。

食療方案

馬齒莧粥

材料:鮮馬齒莧250克(或幹品60克)。

做法:洗淨切碎後,水煎10~20分鍾,過濾去渣,再加入適量大米,煮成粥。

食用方法:每日服用即可。

山藥蛋黃粥

材料:生山藥粉(幹)30克,熟雞蛋黃2個。

做法:在用溫水調成稀糊狀,入鍋煮沸後加熟雞蛋黃2個,攪拌均勻。

食用方法:每日空腹服用2~3次。

山藥糊

材料:山藥100克。

做法:將山藥研成粉末狀,加白糖用溫水調好,置小火上熬成糊,每日3次,適用於腹瀉病程較長患兒服用。

食用方法:每次服用6~12克,每日3次。

小兒汗症

表現病症

小兒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狀態,如喂奶過急、氣候炎熱、衣著過暖、活動以後等都會引起出汗。

但是,小兒汗症指安靜狀態下,寶寶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出汗的一種病症,又稱“虛汗”。小兒汗症,有自汗和盜汗之分。睡覺時出汗,醒來以後停止出汗為盜汗;白天無故出汗者稱自汗。

專家指導

寶寶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如小麥、糯米、核桃、栗子、紅棗、山藥、蓮子、百合、黑豆、胡蘿卜之類的食物。

注意事項

若是小兒盜汗,平時飲食一定要少給寶寶吃辛辣的食物;如果是小兒自汗,平時不要多吃過於寒涼生冷的食物。

食療方案

黑豆圓肉大棗湯

材料:黑豆30克,桂圓肉10克,紅棗25克。

做法:洗淨三味材料放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小火煲1小時左右。

食用方法:1天內分2次服完,連服15天。

黃芪羊肉湯

材料:黃芪15克,羊肉90克,桂圓肉10克,淮山藥20克。

做法:羊肉用水煮片刻,撈出後用冷水泡浸除膻味,再用砂鍋將水煮開,放入羊肉和三味藥同煮。

食用方法:飲湯,每日2次。

烏豆煲塘虱

材料:烏豆60克,塘虱魚2~4條。

做法:挖去塘虱魚頸花(雙側)及腸髒後,加烏豆,將瓦鍋置於小小火上,用食鹽調味。

食用方法:一天內分3次服完,連服3~5日。

小兒濕疹

表現病症

小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症。主要表現為患處出現紅色疹點或紅斑,並逐漸增多,有的融合成大片,伴有流水、糜爛、結痂、瘙癢等,常反複不愈。多見於頭麵部,以後逐漸蔓延至頸、肩、背、四肢,甚至會波及全身。患兒常因瘙癢而煩躁不安,又由於寶寶用手抓癢常會致使皮膚細菌感染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

專家指導

小兒生活不規律、哺喂時間不當等,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也可誘發濕疹。

另外,由於有些寶寶長期以牛奶為主食,血液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低,也能誘發濕疹。

注意事項

不要用熱水洗患處。如病情較重,應到正規醫院看醫生,不要隨意給寶寶打消炎針或吃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類、磺胺類等藥物,服用不當會加重病情。

食療方案

薏米紅豆煎

材料: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薏米和紅小豆淘洗幹淨,倒入鍋中,加水同煮至豆爛,再加適量白糖。

食用方法:早晚分服。

綠豆海帶粥

材料: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

做法:將綠豆、糯米洗淨,一起入鍋煮成粥,加入海帶末,再煮3分鍾加入紅糖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服用1次。

紅棗扁豆粥

材料:紅棗10顆左右,扁豆3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前兩味加水煮至料熟,加入紅糖服食。

食用方法:每日服用1次。

小兒蕁麻疹

表現病症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兒科過敏性皮膚病,也就是俗話常說的“風疹”。小兒蕁麻疹多發病急,最初為煩躁,皮膚瘙癢,很快出現淡紅色風團,形態不規則,迅速增大,融合成片,短的十幾分鍾自行消退,長的一兩天自行消退,不留痕跡。很多寶寶在發病前幾天會有輕重不同的咳嗽、發熱、流涕、吐瀉、腹痛等症狀。

專家指導

小兒出現蕁麻疹之後,應先找出原因,停服、停用引起過敏的藥品和食物,同時服用抗組織胺藥,如氯苯那敏。寶寶癢得厲害可以塗爐甘石洗劑等藥水,以防寶寶瘙癢抓皮膚,還可用其他辦法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總注意皮膚瘙癢。

注意事項

如果寶寶除患局部瘙癢的皮膚症狀外,還伴有腹痛、嘔吐、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就是全身性急性蕁麻疹,必須立即送醫院治療。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去抓患處,媽媽也不要用手去碰。

食療方案

牛肉南瓜條

材料:牛肉300克,南瓜500克。

做法:牛肉燉至七八成熟,撈出切條,南瓜去皮、瓤,切條,與牛肉同炒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服用1次。

醋糖薑湯

材料:醋、紅糖、生薑各30克。

做法:醋、紅糖與切成細絲的生薑放入砂鍋內煮沸10分鍾。

食用方法:過濾後每日服1小杯,每日服2~3次。

芋頭煲豬排骨

材料:芋頭50克,豬排骨100克。

做法:將芋頭洗淨切塊,豬排骨洗淨切塊,放砂鍋中加水小火煲熟。

食用方法:每日服用2次。

小兒便秘

表現病症

小兒便秘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小兒大便幹硬,隔時較久,幾天甚至幾周排便1次;或大便雖每日均有,但幹燥如球,排出困難。

便秘不僅會對患兒直腸、肛門造成肛裂、痔瘡、脫肛等局部損害,而且常會對整個機體產生一係列的不良影響。

當寶寶的飲食量不夠時,也會出現便秘。絕大多數的寶寶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專家指導

寶寶在不同年齡有著不同的便秘原因。但新生兒要特別注意,絕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後24~36小時內應有胎糞排出,如果沒有胎糞排出,則應檢查有無腸道梗阻,包括肛門閉鎖及狹窄。

注意事項

當寶寶出現便秘的時候,千萬不要經常服緩瀉藥,因為寶寶消化功能不完善,服用瀉藥後可能導致腹瀉。

食療方案

牛奶大米粥

材料:牛乳150毫升,大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大米煮成粥,入牛乳及白糖,煮片刻。

食用方法:空腹服食。

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15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芝麻炒熟研末,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黑芝麻調勻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服用1次。

杏仁羹

材料:杏仁10~20克,山藥50克,胡桃肉2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前三味洗淨去皮打碎和勻,加蜂蜜,加水適量煮沸。

食用方法:頻服。

小兒佝僂病

表現病症

小兒佝僂病是一種以骨骼生長發育障礙和肌肉鬆弛,易驚、多汗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嚴重者會發生骨骼畸形。缺鈣是小兒佝僂病的表現形式,而真正缺乏的卻是維生素D。

專家指導

寶寶易缺乏維生素D,因為母乳或牛乳中所含維生素D均不能滿足寶寶營養的需要,特別是牛乳中鈣、磷含量比例不適當更妨礙其吸收。另外,由於此時寶寶的生長發育速度快,骨骼生長迅速,這也是容易導致缺乏維生素D的原因。

注意事項

不要給寶寶長期大劑量服用鈣劑。鈣劑服用不當會引起很多不良症狀,如出現蛋白尿、腎鈣化等症狀,以及食欲不振、麵色蒼白、乏力、惡心、腹瀉、煩躁不安等。

食療方案

蛋殼粥

材料:雞蛋殼30~50克,大米、穀芽、麥芽各10克,白糖少許。

做法:1.將雞蛋殼洗淨,研成極細的粉末。

2.大米、穀芽、麥芽淘洗淨入鍋,加水適量。3.先用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熬煮,粥將熟時放入適量蛋殼粉、白糖,再煮3~5分鍾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服用1次。

清燉二骨湯

材料:豬骨頭150克,烏魚骨200克,鹽少許。

做法:將豬骨、烏魚骨洗淨,砸碎,加清水適量燉至湯呈白色黏稠時,加鹽少許調味。

食用方法:過濾飲用,每日飲湯1~2次。

蝦皮豆腐

材料:蝦皮20克,豆腐50克,鹽少許,水1/2碗。

做法:將蝦皮洗淨,豆腐沸水燙過撈出切小塊。蝦皮入鍋,加水1/2碗煮沸,再將豆腐塊入鍋,共煮沸10分鍾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服用1次。

小兒百日咳

表現病症

百日咳是一種小兒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寶寶得了百日咳,會有輕微咳嗽、流鼻涕、鼻子不通氣或輕微發熱,很像感冒的症狀。百日咳的咳嗽很特殊,一咳嗽起來就是一連幾十聲,而且咳嗽時,臉憋得通紅或流鼻涕、流眼淚。

專家指導

嚴重咳嗽時,還會震破氣管上的毛細血管,從而帶來傷害。患病需要2~3個月才能痊愈,所以寶寶病症嚴重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注意事項

寶寶患病時忌關門閉戶,應保持空氣流通。有的媽媽見寶寶咳嗽,怕寶寶著涼,把門窗關得嚴嚴的,其實這樣並不好。

百日咳的寶寶由於頻繁劇烈地咳嗽,肺部大量換氣,易造成氧氣不足,一氧化碳瀦留,應有較多氧氣補充,所以要盡量保持空氣新鮮流通。

食療方案

蘿卜糖水飲(用於生病初期)

材料:白蘿卜1個,白糖少許。

做法:把白蘿卜洗淨,搗爛取汁25毫升。將白糖倒入其中調勻。

食療方法:1次服完,每日1~2次。

太子參黃芪鴿蛋湯(用於恢複期)

材料:太子參20克,黃芪15克,鴿蛋3個。

做法:先水煎太子參,黃芪,取藥汁煮鴿蛋。

食用方法:飲湯食鴿蛋。

小兒遺尿

表現病症

5 歲以上的寶寶,經常在睡眠中不知不覺地排尿,這種現象稱為遺尿症。輕者隔數夜1次,重者每夜1次或一夜數次。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寶寶可自行痊愈。

長期遺尿的寶寶會出現麵色蒼白、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等症狀。

專家指導

一般的寶寶在1歲半以後,就應該能夠達到自我控製小便,但3歲以內不能自己控製夜間排尿仍屬正常的生理現象。若5歲以上的寶寶夜間仍不能自主排尿,那就是病態了。

注意事項

寶寶神經係統發育不成熟,在膳食中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鹽、多糖皆會引起多飲多尿,生冷食物會削弱脾胃功能,對腎無益,故應禁忌。

食療方案

芪地母雞湯

材料:嫩母雞1隻,黃芪25克,熟地30克。

做法:將雞肉洗淨瀝幹後同黃芪、熟地各30克,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燉至肉爛,加鹽少許。

食療方法:隨量吃肉喝湯。

胡椒蒸雞蛋

材料:雞蛋1個,胡椒5粒。

做法:取雞蛋1個,將其大頭敲破1小洞,然後放入5粒胡椒,再用破蛋殼堵住小洞,最後放入鍋中蒸熟即可。

食用方法:每晚食用1個,連服1周,對小兒遺尿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黑豆糯米飯

材料:黑豆30克,糯米100克,紅糖20克。

做法:將黑豆洗淨浸透備用,糯米洗淨濾幹水,以花生油10克,炒糯米至有黏性則下黑豆,加水適量,小火燜熟,加入紅糖拌勻即可食用。

食療方法:每日晚餐後進食1次,連服10天。

小兒流感

表現病症

小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在寒冷的冬季流行,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患兒多伴有全身症狀,如高熱、發冷、四肢酸痛、頭痛等。

專家指導

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地預防流感病毒,但對一般常見的感冒並無免疫力,因為兩者之間並不存在交叉免疫的作用,所以有的父母往往會錯誤地認為接種了流感疫苗後就不會再患感冒。

注意事項

寶寶平時應該注意經常鍛煉身體,多曬太陽,在戶外適當活動,提高抗病能力,媽媽應該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給寶寶增加或減少衣物。

食療方案

銀花飲

材料:銀花20克,山楂10克,蜂蜜適量,清水少許。

做法:將銀花、山楂放入砂鍋內,置大火上燒沸,5分鍾後取藥液1次,再加水煎熬1次取汁,將2次藥液合並,放入蜂蜜,攪拌均勻即成。

食用方法:每日飲用3次。

白菜綠豆飲

材料:大白菜根數個,綠豆30克,白糖適量。

做法:綠豆洗淨用小火煮半熟,再將白菜根洗淨切片,加入綠豆湯中,煮至綠豆開花、菜根爛熟,飲用時加入白糖調味即可。

食用方法:飲湯,每日2次。

蘿卜餅

材料:白蘿卜、麵粉各250克,豬肉100克,生薑、蔥、食鹽、植物油適量。

做法:用蘿卜、肉,佐料作餡與麵粉作餅,烙熟即可。

食用方法:作為主食每日服用1次。

小兒風寒感冒

表現病症

寶寶抗病能力較差,很容易患風寒感冒。風寒感冒起病一般比較急,寶寶會出現發熱、怕冷、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頭痛、周身酸痛、食欲減退、舌苔薄白等症狀。

專家指導

小兒感冒症狀較輕時,可以在家處理。如果病情比較重,尤其在流感流行時,就不能掉以輕心了,一定要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診治。

注意事項

寶寶患風寒感冒時,要注意寶寶的飲食,這時就要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及瓜果,如西瓜、梨、香蕉、獼猴桃等;忌食酸味、澀味的食物,如食醋、泡菜以及山楂、烏梅、酸棗等果品。

食療方案

芫荽黃豆湯

材料:香菜30克,黃豆10克,鹽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