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3章 雲州故人(23)(1 / 1)

紀舒寧按照少年說的仔細對了對,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比對下來,竟然真的是九國策三個字,紀舒寧去找了找這本書,竟然還真有九國策這本書。

紀舒寧眯著眼看了看少年,“臭小子,挺聰明的。”

少男得意的嗯哼,“那當然了,我從小就喜歡玩這種遊戲了……”

紀舒寧把九國策和賬簿都給少年,把少年按在凳子上,“來來來,你給姐姐找找,能不能找出什麼。”

少年像是得了重用的將軍,一下子神采飛揚起來,鬥誌昂揚。

紀舒寧期待地看著他,過了許久,少年終於大功告成,將一張紙交給紀舒寧。

上麵寫著一些名字和數字,紀舒寧問:“什麼意思?”

少年一一解釋:“這是從書中得出的人名,這些是日期和金額,我就知道這些了……”

紀舒寧大力地怕了拍少年的頭,“行啊,知道這些就夠了,你在這等著,姐姐去去就回。”

紀舒寧旋風一般卷了出去。

少年憤憤不平的看著她消失的背影,明明他忙活了那麼久,都不好好犒勞他就走了,一定又是去找她的故人了。

這麼縝密的做賬方式,明顯不是姚知府吩咐的,那就隻能是賬房先生的自作主張,而賬房先生在姚知府被抓後,聽說在家裏吃核桃噎死了,看起來像是意外,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他死得蹊蹺。

紀舒寧去找容雲楓,將少年的記錄給他看,容雲楓看完後神色有幾分鎮定,像是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內。

“誰是滕晟?”

“是康王,三年前雲州一帶是他的封地,皇上領兵鎮壓雲州的叛亂時,黃袍加身,其中就有康王的功勞,因而皇上登基後,將他調到了建安,雖是恩賜,實則是康王此人驕橫跋扈,皇上怕他擁兵自重,這才將他放在眼底下,那筆款項皇上撥給了康王,由康王下放雲州,事發後皇上問罪,康王將罪名往下推,而他之下的官員又是層層推諉,一直推倒了雲州地方官身上,皇上早就懷疑這件事與康王脫不了幹係,因此讓我以修築堤壩為名來雲州,實則是為了搜集康王的證據。”

地方官貪的隻是小的,據姚知府交代,這筆錢到了他的手上時,別說修堤壩,給他修葺房子都不夠,他不貪也沒辦法,因為根本拿不出手。

而給他記賬的先生雖然為虎作倀,但好歹還是怕東窗事發姚知府將一切罪名推到他身上,因而記賬的時候利用數字密碼把消息透露出來。

因為康王與姚知府是舊識,康王舉遷建安,兩人一直有聯係,兩人沆瀣一氣,而身為給姚知府做假賬的賬房先生,姚知府的一些醃臢事,他自然也知道不少。

在當時的北涼,撥給雲州的那筆款相當於國庫的一半,可見,從康王到雲州的地方官,這上行下效到底貪墨了多少百姓的血汗錢,而雲州又在這三年的時間裏餓死了多少人。

“這賬本也許也會成為下一個被滅的目標,你好好收著。”紀舒寧說道,是對賬本的擔心,也是對容雲楓身家性命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