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抽象為具體

一、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分析

記敘文是借記事寫人、描景狀物來表達感情或思想的一種文體。然而,在記敘文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寫人評語式、狀物簡介式,寫出的文章空洞無物,缺乏感染力。

二、教學目的

使學生通過本課領悟記敘文要靠具體的記敘、描寫表現抽象主題的道理,並掌握基本方法,寫出生動具體、言之有物的文章來。

三、教學方法

以詩謎激趣,舉例淡化概念,聽說讀寫結合。

四、教學媒體

電腦、實物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一〉以詩謎導入

請學生猜謎,分析謎麵與謎底的關係,引出課題。

板書:頭上青絲發,身披鯉魚甲。不怕大雪灑,不怕大風刮。(鬆樹)

再分析陳毅詩作〈〈青鬆〉〉引出具體描寫、記敘表現抽象含義的道理。

板書:1、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

2、具體形象抽象

雪中青鬆堅強不屈

<二>以課文例子認識抽象具體化的作用。

板書:1、熱死了,今天真夠熱的。

2、處處幹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整個老城象燒透了的磚窯,使人透不過氣來。————《在烈日和暴雨下》

作用:生動、形象。不出現“熱”字,卻給人天氣熱的強烈的感受。

〈三〉掌握方法

分析〈〈秋浦歌〉〉

如何表現一個“愁”字————用白發寫愁。

為什麼可以用白發寫愁?————白發因愁而生。

因此,變抽象為具體要有一個條件——兩者有內在聯係。

再舉例:〈〈靜夜詩〉〉。

板書: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四〉綜合訓練

1、學生寫作

板書:題目:〈1〉、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

〈2〉、焦急

要求:任選一題,可設計一個特定情境,寫一個片斷表現出加下劃線詞語的含義,但不能在文中出現該詞。

2、朗讀學生作文,師生共同評析。(重點)

〈五〉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