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探究學習

為了全麵推進素質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立足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培養創新思維,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已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近年來,我們學習和借鑒有關探究學習的理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反複嚐試和運用探究教學方式,從而對探究學習目標、探究活動要素、探究學習模式,以及探究學習和教學模式的製約性等方麵,形成一些淺層意義的認識。

⒈探究學習的目標

中學語文是一門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主要目標的科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最基礎重要學科之一。所謂的語文綜合素養,是指學習者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必需的語言運用和理解能力。但長期以來,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存在著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忽視、學習主動性被壓抑,因而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探究學習則有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助於全麵實施素質教育。

培根(F.Bacon)是探究學習的理論先驅之一,他在1620年的著作中提出了把科學主要看作是“探究程序或方法”的觀念。此後,許多學者認為探究是兒童的本能之一,在組織兒童學習的活動中,首先要注意激發和維持兒童的探究興趣,促使他們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親自參與探究活動,在兒童探究學習過程中,通過適當的訓練方法教給他們進行科學探究的程序、策略和技能,掌握科學家用於組織知識、形成原理的方式,而且改進和豐富他們的探究性思維等。這樣,探究學習的理論就逐漸的形成並應運而生。

探究學習的目標不僅要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而且更加注重探究過程和處理信息的科學方法,並致力於培養他們探究、合作的科學精神和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總之,探究是學生獲得語文知識、獲得科學觀念、掌握科學本領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法。

⒉探究活動的要素

學生在課堂上的科學探究包括一係列活動,如他們需要觀察研究對象、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過深思熟慮對問題做出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設;需要搜集有關信息資料,對假設的邏輯含義進行推斷;需要設計調查或實驗方案,實施調查或實驗過程;需要收集、分析和解讀數據,運用邏輯和證據做出答案或解釋;需要利用各種形式交流得出的各種科學結論,並對實驗過程及結果進行反思,對各種不同的評價做出客觀的反應等。那麼,探究活動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呢?

例如在教《記念劉和珍君》一課時,我們發現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當作解決問題的切入口。也就是從組織劉和珍的信息入手,對相關材料進行有效的編碼。因為學生對於人物的故事總是感興趣的。而主人公劉和珍的事跡在文中是一個重點,又容易把握。於是我們得到了以下幾個問題:1.既然文章是紀念劉和珍的,那麼,劉和珍一定有很多特異的事跡。請找出這些事跡。2.既然作者相當看重這篇文章,寄予了深厚的情感,那麼除了劉和珍的平凡之外,還應當有他的偉大之處。請找出劉和珍不平凡的事跡。3.既然這篇文章濃縮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那麼,我們就有可能搞清楚這種情感是什麼。請找出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深厚感情。以上問題相當於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並且也能從課文中尋找答案。有了這些設計,學生理解課文就容易多了。於是得出以下結論:劉和珍是”我們”的學生(“在四十餘被害的青年之中。劉和珍是我們的學生。”),艱難的生活並沒有阻止她毅然預定“我們”編輯的《莽原》(“凡我們所編輯的期刊……。銷行一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在北師大風潮中,她擔任學生自治會的主席,帶頭反抗廣有羽翼的楊蔭榆校長,被開除出校。(“去年夏初楊蔭榆女士做女子師範大學校長,開除校中六個學生自治會職員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就是她”;“直到後來,也許已經是劉百昭率領男女武將,強拖出校之後了,才有人指著一個學生告訴我們,說:這就是劉和珍。”)但是她還是頂著壓力來聽“我們”的講義(“待到偏安於宗帽胡同,賃屋授課之後,她才始來聽我們的講義”),而“待到學校恢複舊觀,往日的教員以為責任已盡,準備陸續引退的時候,”隻有她還為學校的前途黯然泣下。可是盡管如此,她在我們的心裏還隻是一個普通的青年。(“我們平素想能夠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無論如何,總該是有些桀驁鋒利的,但她卻常常微笑著,態度很溫和。”“見麵的回數就較多了,也還是始終微笑著,態度很溫和。”)沒想到這樣一個態度溫和,常常微笑的可愛的學生,卻在“三·一八”愛國請願事件中被無端地槍殺了(“我們在[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政府請願的事;下午使得到噩耗,說衛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令人吃驚的是,她和她的戰友們不隻被槍殺,還被棍擊而亡(“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竟在執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創傷,隻是沒有便死。”)。而在整個這一過程中,劉和珍和她的戰友們是欣然前往,從容鎮定的,充分表現了革命青年的沉勇和堅定(“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助,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仆;同去的楊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於是死掉了。”“……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然而,反動的幫閑文人卻對她們的愛國行為進行恣意詆毀(“而此後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尤使我們覺得悲哀。”“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這就不能不令人恨從中來。事件清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基調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難點教學問題也迎刃而解:首先,是針對劉和珍及其他勇士的,既有惋惜又有敬重(文中這樣的例句很多)。其次,是針對段琪瑞政府及其反動幫閑文人的。既有憤恨又有鞭撻(文中這樣的例句也不少)。其三,是針對革命者未來的熱切希望而言的,在此傾吐了作者內心強烈的時代完任感和社會責任感。揭露了反動軍閥的凶殘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陰險無恥,激勵人們繼續戰鬥(這是魯迅先生一貫精神的表露)。而這樣的結果比起我們單純講解課文,讓學生接受要容易得多。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我們緊緊抓住學生中心這個環節,從學生的認知可能出發,把繁雜的問題降低梯度,使學生容易接受,學生普遍反映,這種方法既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挖掘了他們的學習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