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熏陶的依據(1 / 3)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熏陶的依據

研讀《語文課程標準》就會發現,新課標對語文教學中的情感熏陶提出了要求:“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是多元的。因此,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現代漢語詞典對“情感”的解釋是:心理學名詞,對外界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如喜歡、憤怒、悲傷、恐懼、愛慕、厭惡等。對“熏陶”的解釋是:長期接觸的人對生活習慣、思想行為、品行學問等逐漸產生好的影響。語文教學中的情感熏陶就是以閱讀教材及一些課外作品為基礎,通過一定時間、一定方法的教育,對學生的人生態度、思想行為、道德學問等產生良好的影響。在教育中所指的“情感”並非簡單的喜怒哀樂,而是一種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馬卡連柯說:“做教師的決不能夠沒有表情,不善於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師”,“表情是內心情感的最直接體現”。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開發智力、情感熏陶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研究語文教學中的情感熏陶藝術,對於達成語文教學目標,提高語言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學生的心理特征具有情感性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麵對複雜的客觀世界決不會無動於衷,他們總憑據對象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產生一定的態度,這種態度的心理形式就是情感體驗。情感還包括對自己的行為、舉止、主張、活動是否滿意的評價。情感同人的要求、願望、理想密切聯係在一起,帶有強烈的主觀傾向性。杜威說:“教育過程有兩個方麵,一個是心理情感的,一個是社會的,它們是並重的,哪一個也不能偏廢,否則不良的後果將隨之而來。這兩者,心理情感方麵是基礎。”

人的道德品質屬於情感的範籌,從道德的角度來說,信念是構成情感的基礎,林崇德在《教育的智慧》中說“信念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帶有情緒的感情色彩,按信念去行動會產生肯定的情感,否則會產生消極的情感”,人常說語文教師負擔著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的重任,教會學生做人是教學的關鍵,朱瀅主編的《實驗心理學》說:“今天,心理學家正致力於探討與智力行為有關的情感問題,並認為缺乏情感的智力是殘缺的智力,因為我們麵對的21世紀的一個主要物征就是情感。”

2.傳統教育理念具有的情感性基礎

從曆史上看,我國自古以來十分重視情感教育。經過一係列的社會變革,以古希臘文明為起源的西方社會公民之間的政治法律關係與血緣關係已經無關,而我國人與人之間的政治關係與宗族關係長期合而為一。因此外在的行為規範的倫理關係與內在的情感道德的血緣關係密不可分。我國則以特殊的宗法社會製度和傳統觀念決定了注重情感道德教育和情感熏陶的特殊教育本質。如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就集中反映了這一本質特點。孔子還把品德劃分為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誌和道德行為,即知、情、意、行。清華大學的張凱之教授認為所謂知、情、意、行是指:知――認知、能力;情――情感、審美;意――誌向、意誌;行――行為、表現。在這一理論的基礎上,孔子主張用“詩”和“樂”來發展學生的道德情感,並成為培養學生道德情感的途徑。“《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陽貨》)。所謂“聖人調情,君子製情,小人縱情”,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國維、蔡元培也認為“文學教育的目的就在於給予人們以心靈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間”。

3.認知、能力跟情感關係密切

韓雪屏在《語文素養的“冰山模型”》中提出:語文素養是一個“冰山模型”。認為一個人的語文素養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級:聽、說、讀、寫。這是形諸於外的顯性言語行為;支配這些行為的知能因素是語文知識、言語感悟和語文思維;參與和支配這些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語文的動機、情感和態度、語言的習慣和語文行為的意誌。

如果將之簡化,選取認知、能力和情感來看,完全可以構建出一個新的“冰山模式”。即:認知以、能力是浮於水麵的顯性部分,情感是沉於水下並托起整座“冰山”的隱性部分。例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當語言文體麵臨一個具體任務時,主體對這個任務是否具有積極的態度和熱烈的情感,在投入這個任務時,能否調動起既有的認知結構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碰到意料之外的困難時能不能以堅強的意誌堅持完成任務等等。隻有處於隱性的因素都調動起來了,都發揮了作用,認知和能力才能真實而有效地表現出來。由圖可知,隻有對學生進行了良好的情感熏陶才能使得學生更好地達成認知與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