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期的陳友諒(2 / 3)

淨空法師道:“然也。你可知道,前朝的遺老遺少懷著一腔複國之誌,潛入佛門,相互串通,謀劃複國大計。我寺也不例外,數百僧眾之中,潛藏了眾多原宋室重臣。我身旁的這位師侄圓通就是前朝張閣老的孫子,也是現在明教四大護法之一,武功高強。明教是什麼教派?就是專門滅殺元軍的一個新崛起的教派。教員大多由全國各地有道高僧和道教之人組成。所以,隻要你入我佛門,遵守佛門清規戒律,懲惡揚善,救助黎民,老僧我一定支持你。”

謝鼎禮聽罷,心胸頓時開闊,連忙跪拜在地:“師傅,我願剃度出家,拜到您門下為僧徒。”

淨空法師神情壯嚴,沉聲問:“佛門的一切清規戒律你能堅守嗎?”

謝鼎禮斬釘截鐵回道:“我能!”

淨空法師扶起謝鼎禮,歡喜道:“好,好。為師前世與你緣分非淺,今世終於等到你拜我門下。過兩日,我就為你操辦剃度大典,宣布你正式成為我的入室衣缽弟子。”

謝鼎禮正式拜淨空法師為師後,取法名寧一僧人。此後,他如饑似渴修習佛法,鑽研佛理,很快在因果寺眾僧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佼佼者。淨空法師委以重任,到因果寺舉辦的一所經學堂裏,成為一名首席講師,贏得眾多佛學弟子的尊敬和愛戴。

四高排墩與因果墩

高排墩青龍轉世

因果墩紅鯉護主

蒿排墩與因果墩,坐落在橋市鄉不到二十裏的洪湖水麵上,像兩座碧玉般的小島。春夏之間,蒿草叢生,鬱鬱蔥蔥,是各種鳥類嬉戲休閑的天堂。從古至今,橋市鄉的漁民無論是下湖打草,還是采蓮捕魚,往返途中,都要在兩座小島上小憩。因此,這兩座小島又是當地漁民的兩個天然驛站。哪位慕名到訪的遊客,若要問起這兩座小島名字的來曆,當地群眾一定會向你講起一個有關陳友諒出生時,與兩座小島所產生的傳奇故事。

據傳,1320年五月五日,陳普才和妻子月英在橋市鄉洪瑚以西水麵捕魚,突然捕到一條金色的大鯉魚,把漁網漲得鼓鼓的。陳普才使盡渾身力氣,也拉不動大網。月英見狀,連忙走過來,幫忙拉網。不料,隻聽得“哧”的一聲,漁網破裂成兩片。那條碩大的紅鯉魚,“嘩啦”一聲破網而逃。

誰知就在此時,天空驟然狂風大作,暴雨如注,震耳欲聾一聲接著一聲炸響。烏雲就像八月十五錢塘江的大潮一樣,鋪天蓋地,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整個洪湖的水麵立刻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猶如世界末日來臨一般。

此時,船中突然傳來一聲尖叫。陳普才忙向船艙望去,隻見妻子雙手捧著自己的肚子,臉上的汗珠滾滾而下,身子在滿船艙打滾,忙問道:“月英,你這是要生啦?”

月英答道:“他爹,我肚子好疼啊。”

原來,陳普才妻子月英有孕在身,已經到了分娩的時候。可是因為陳家上有老,下有小,還供養著一個瞎眼風水師,單靠陳普才顯然是難以維持一家人溫飽。因此,月英不顧自己有孕之身,堅決要同丈夫下湖捕魚。

可是陳棚村周邊的那個陳湖太小,漁民又多,一天勞累下來,根本打不到多少魚,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困難了。於是,陳普才就向橋市鄉謝家墩的族親求助,爭取到了一個靠近橋市西岸洪湖邊打魚的名額。夫妻兩十分高興,頭一天下湖捕魚,竟捕了兩船艙,加之又在橋市鎮魚行買了個好價錢,夫妻兩喜滋滋地把錢送到陳千一手中,讓他買點好菜,照顧兩個孩子和瞎眼風水師。

一眨眼,時間就到了這年五月初五端午這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整個監南的百姓興高采烈的聚集在河邊觀看龍舟賽。唯獨有兩人還在洪湖西岸的湖區打漁,他們就是陳普才月英夫婦。偌大的湖麵上就他們一隻魚船,可以打更多的魚,賣更好的價錢。果然夫妻齊心合力,不到半天時間,就捕了滿滿的兩船艙魚。夫妻兩商量再捕兩網就收網返航,還可以到橋市集市上看半日的龍舟賽。

不料,就在最後一網中,網到了那條碩大無比的紅鯉魚,可把夫妻兩高興壞了。因為這紅色的鯉魚,當地漁民稱著龍魚,說是龍的子孫,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比一般的魚類價格要翻幾倍。

因為陳普才拉不動漁網,月英前來幫忙,不慎用力過猛,讓魚破網而逃,自己重重的摔了一跤而動了胎氣,並引發天地異象。

此刻,狂風仍在刮,大雨仍在下,翻滾的烏雲越壓越低,閃電一道接著一道,霹雷一個接著一個炸得更響。躺在船艙內的月英肚子越疼越厲害,全身上下抖個不停,隻見她牙關緊咬,兩手十指緊緊地摳住船弦,臉色煞白如紙,毫無半點血色,已經到了“兒奔生,娘奔死”的關鍵時刻。陳普才見妻子這個慘狀,悲疼欲絕的哭道:“孩兒他娘,你一定要挺住呀,挺住呀!"

這時,漆黑如墨的雲層裏,陡然裂開一條大縫,從中鑽出一條張牙舞爪的青龍,在洪湖上空的雲層裏,翻滾騰挪一陣後,突然向漁船撲來。陳普才見狀,立刻嚇得昏死過去。

瞬間,風停、雨止、雲散,天空異象也不複見,一輪紅日懸在天穹,月英已經安安靜靜地躺在船艙。

陳普才從昏迷中醒來,朝妻子躺著的船艙一望,不覺又嚇昏過去!

原來,他的妻子月英經過千辛萬苦生下的胎兒,竟然是人頭龍身的怪胎。陳普才醒來後一陣酸楚不禁湧上心頭。他曾經是橋市謝家墩最富有的大戶人家謝誠翁的長公子,生得風流倜儻,文彩出眾,被當地譽為神童,本可以有大好前程的。不料,遇到一樁慘案,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自己本想多育幾個才能出眾的孩兒,不曾想,今天在這五月初五的惡日,生下這麼個怪胎,將來長大後,必定克父克兄,!鬧得家裏雞犬不寧。想到這裏,他便勸妻子將這個怪胎扔了.

月英不聽,陳普才十分耐心裏勸道:“孩他娘,此子真的不能要,你看他早不降生,晚不降生,偏要在五月初五這個惡日降生。古代曆史上有多次記載,說五月初五生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長大後不是克父,就是害母。東漢《風俗通義》就有記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小時就鬧得整個家族不安寧。其祖父沒法,給他改名‘鎮惡’,家中才安寧了點。為了防止他克死父親,兩父子長期不見麵。宋朝徽宗趙桔五月五日生,天生異象,把宋朝皇室鬧得天翻地覆,最後把他送到宮庭以外的農家窮婦人寄養,才免遭大災。咱們這孩子也是生在今天五月初五,而且引發天生異象,足見此子生辰八字有多惡。咱是窮家小戶,經不住這孩子鬧騰。孩他娘,你就把他扔了吧。”

月英堅決地搖頭說:“不管你怎麼說,我是不聽的,孩子是我身上掉下的一砣肉,我舍不得,要克人,就讓他克死我算了!"

陳普才見妻子這樣固執,終於忍不住,上前雙手奪過龍娃,“噗通”一聲扔進洪湖的一叢蒿草上。這時,那幾片蒿葉托起“龍娃”,飛快地向下遊流去,瞬間就消失不見。月英見自己剛剛產下的孩子,被丈夫無情扔進洪湖,心中似有千隻狼爪在抓。刹時就變成了一頭憤怒的母獅。但見她聲嘶力竭,被頭散發,雙手抓住丈夫的衣襟,又踢又捶,又撕又啃,哭鬧不止。

“月英,你們這是怎麼了?!”月英哭到傷心處,抬頭一看,見是爹爹駕船來此,忙指著丈夫哭訴:“爹爹,他把你剛出生的孫子扔到水裏淹死啦!"

陳千一一聽,雙手拍著自己的大腿,懊悔道:“我來晚了,我來晚了喲!”

原來,陳千一頭天晚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見到了一條金光閃閃的青龍從天而降,長長的身驅就盤踞在他家的屋頂,身上龍鱗閃耀金光。他預測這個孫子出身不凡,是陳家一條龍,長大後必成大器。可是他又想到,天亮後就是五月初五,相傳這是個大惡掃,如果孫子這天降生,他父親普才定會把他扔掉,我一定要去阻止,不讓他扔了我陳家的一條龍。於是,他連夜起床,向鄰居借了一條船,直向洪湖劃來,結果還是晚了一步,連孫子的麵都沒見到,就被女婿扔到湖水裏。他十分痛心地說:“普才呀,你扔掉的是咱陳家的一條龍啊!”說完,他將女兒拉上自己的船,父女兩決心到湖麵上去搜尋,碰碰運氣,或許孩子還活著。

望著月英父女倆的背影,陳普才心中十分鬱悶。他後悔自己太衝動,不該輕易相信那些雜書上的封建迷信記載,更不該將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扔到湖中一一兒啊,你現在哪兒呢?陳普才舉目向湖麵望去,一幅奇異的景象立刻映入眼簾:那些平日裏難得一見的粉紅色鯉魚,今天竟然出現了無數萬條,從各個方位向一處地點遊去。這種紅鯉,監利民眾稱為龍魚(即龍的子孫)。俗話說:“鯉魚跳龍門”。而洪湖地界的“龍門”,就在洪湖與洞庭湖之間。那些老成精的紅鯉魚一旦跳過“龍門”,就會躍入海闊天空的洞庭湖,成為真龍。那些跳不過去的紅鯉,會一次又一次的繼續在龍門口跳躍,不管失敗多少次,也亳不氣餒。跳越龍門,始終是它們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同時,這些紅鯉又是“孝魚”,“義魚”,一旦遇到頭領招喚,就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直至犧牲自己的生命。難道今天它們是受到了那位龍頭領的招喚?

陳普才懷著好奇心駕船跟蹤,立刻看到一種不可思異的景象。那些紅鯉魚集中到一起後,頭部都向上昂起,口中吐出一股五顏六色的遊絲,絲絲縷縷,綿綿密密,從各個方位的紅鯉口中吐出,快速交織一個光環,放射出耀眼光芒。光環上躺著一個粉紅色且一絲不掛的胖娃娃,上下不停地翻滾,好像在進行著一種神聖的洗禮。那些吐盡了身上元氣的紅鯉魚們,一條條,一群群地死去沉入湖底。從四麵八方遊來的紅鯉魚又繼續重複這一動作,仿佛光環躺著的嬰兒是它們心目中的龍神一樣,令陳普才非常激動。但不知這個嬰孩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竟讓洪湖中的那麼多紅鯉魚心甘情願為他付出自己的生命。

待到近前一看,不覺驚呆了,這不正是自己扔掉的親骨肉嗎?果然是個不得了的龍子,在這洪湖裏受到那麼多紅鯉魚洗禮,身上剛出生時的一片片龍鱗再不複見,成為一個皮膚光滑滾圓的胖小子。一種失而複得的喜悅心情,令他不顧一切地分開紅鯉魚們的包圍圈,從那五光十色的光環內抱出孩子,用嘴在他的臉上吻了又吻,親了又親。

當最後一抹絢麗的晚霞消失在西邊天際後,陳普才駕著漁船,揚起風帆,快速裏回到了陳棚村。

陳普才抱著胖嘟嘟的嬰兒走進自家門口時,陳月英還在悲傷地哭泣,陳千一在一邊哀聲歎氣,見陳普才走進門來,埋怨道:“你扔了我的孫子,還回這家?”

陳普才聽後,也不計較,仍然親切地叫道:“爹,您看,我把你的孫子找回來了。”

“真的?!”陳月英一聽,立刻破涕為笑,一把從陳普才手中搶過兒子,又親又啃,高興得不得了。

接著,陳普才把自己看見的奇異景象,向月英和父親詳細說了一遍。父女倆都覺得不可思議。隨後,陳千一問女婿給孫子起名字嗎?

陳普才說:“我在路上就想好了,起了個名,叫陳青龍。”

陳千一搖搖頭:“陳青龍不好聽,叫陳友亮吧。”

“為什麼?”陳普才不解地問。

陳千一道:“因為我昨晚得了一夢,夢見一條金光閃閃的青龍盤踞在我家屋頂,醒來還看見光亮。”

陳月英接著說:“有亮這名好聽,我喜歡。”

陳普才笑道:“青龍與有亮,這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這個娃失而複得,那才是值得我們全家人慶賀的。你們在家等著,我去買鞭炮。”

隨著一陣陣鞭炮聲炸響,當地百姓紛紛傳揚,陳友諒是青龍轉世,陳友諒是天上的星宿。有關陳友諒出生時,陳普才把他扔到洪湖西岸的一叢蒿草上,那片蒿葉載著陳友諒向下遊漂去。橋市漁民有一個優美的說法:“一蒿護龍”。還說佛教有“一葦渡江”,成就了佛教一代“達摩祖師”。洪湖水中有“一蒿護龍,成就了一代漢皇陳友諒。因此,橋市漁民把此地命名“蒿排墩”,把紅鯉魚護衛的地方叫“因果墩”,幾百年來,一直傳頌至今。

五陳友諒祖墳葬風水寶地的傳說

風水師觀風水寶地

陳家祖葬天鵝孵蛋

風水詮釋:古代風水講究葬穴之點,稱葬吉穴者,後人富貴少災。葬主吉穴者,貴富數代不止。葬龍脈穴位者,後人大富大貴,葬主龍穴位者,後人可開國稱王。

相傳,陳友諒家的祖墳穴地天鵝孵蛋,就是一處上佳的龍脈主穴貴地。【明史】據此亦記載曰;“有術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當貴.”

說起陳友諒的祖墳為何能葬在龍脈主穴位之上?那還記得從他的祖父陳千一巧妙結緣一位風水師說起。

據說,元至順辛年間,陳千一在陳湖打漁歸來,途經天鵝孵蛋地時,突遇一陣狂風驟雨。陳千一放下肩上的漁具,正準備躲被風雨時,猛然看見一位中年人躺在雨水裏,渾身凍得發僵。陳千一見狀,連忙脫下雨衣抱住中年人背著回家,精心照顧。中年人非常感動,對陳千一說明了自己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