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走俏”原因“粗”探
不可否認,韓寒不僅僅是長得有點“酷”,也確實有點才氣。我們倒不是因為某些名人對他的吹捧,而是有鑒於他在一些少年朋友中的名氣,出於職業的責任,才耐著性子看了他一些文章,覺得很有必要說幾句。首先,我想說的是從事教育工作的部分同誌不要因為他而激動,他的橫空出世及其產生的衝擊波都很正常。我們的長輩——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完全不必因為他而失態,說一些自我安慰同時也是自欺欺人的話。諸如“韓寒作為一個個案,我們完全可以不管他的,何必去多費口舌呢?學生馬上就會忘記他的,至少馬上就會有學生不知道這個人。”聽起來的確能讓韓寒的反對派解氣,殊不知韓寒已成了不少學生的偶像。“他的文章隻能歸結到‘俗文學’一類,不能流傳久遠。但‘雅文學’的發展還需這類文學起襯托,促進作用。”這類話同樣能讓韓寒的反對派聽了後痛快,然,從事“俗文學”創作的人恐怕不會欣賞。“俗文學”從檔次上說硬是要比“雅文學”低?《詩經·國風》《水滸傳》是不是“俗文學”?他們是不是檔次既低而又短命?還有人大罵“韓寒,你害了多少孩子知道嗎?你不得好死,但願你一出門就被汽車碾死,不!碾斷雙腿,生不如死……”我能理解如此公開在媒體上痛罵別人一定有其原因,但我也要說,缺乏冷靜的爭論甚至痛罵不僅無濟於事,而且隻會使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事實上,韓寒猶如一陣狂飆從上個世紀刮到現在,不僅沒有像許多作家那樣應驗“各領風騷三五天”這句話,而且愈刮愈猛。不僅沒有因“在沙灘上跳舞”而滑倒,而江郎才盡,而“泯然眾人”;還引出了一大批年齡更小的“寫手”飛奔而來。這是不是一件好事,我們不想在此饒舌。前不久,當我們將他《長大成人》集子中的《中國的太監》完全是抄襲餘傑的同名文章一事說給頗為尊敬我的一些學生聽時,猶如向平靜的湖裏拋下了一塊石頭,他們毫不猶豫地紛紛為這個他們素未謀麵的上海少年辯護道:不會吧,那肯定是盜版書。盡管這種辯護顯得很無知(因為盜版書內容不存在和正版不同),但我完全能夠理解他們(這正是“智子疑鄰”裏反映的現象),而且在心裏感謝他們能在我麵前說出他們想說的話。這也使我想到,韓寒不僅已經不算一個個案,而確實是一種現象,並且這種現象有可能使教育者同受教育者之間的裂痕愈來愈寬!既然如此,我們就有必要冷靜地分析,以便對我們的後代作出一點相對正確的、恐怕也是後代稍微能夠接受的引導。下麵我們就韓寒能夠“走俏”的原因試著談幾點粗淺的看法。一、當代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實在不少。恕在下直言,這是最為根本的原因。韓寒在他的文章中所暴露的我國教育領域裏的許多令人憎惡的現象和揭批的當代我國教育上的諸多問題盡管有些過火、也有些膚淺、甚至有些嘩眾取寵,但又大都不是莫須有的東西。我們並非要說這類東西給了他大量的素材,使他不平則鳴以至成名,而是說這類東西從他筆下一經道出,立即引起許多中學生的共鳴,正是因為他道出的是一些客觀存在的而且使得廣大中學生猶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東西。減負減了那麼多年,可學生的書包是越減越重,素質教育推行那麼久了,不少學校還沒弄清素質教育是什麼,猶如辛亥革命將要結束了我們的國民還才弄清“革命就是造反”就是殺頭一樣。韓寒本身就是當代教育失敗的一個典型例子。而我們的許多作家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回避著現實中這類問題,或者即使寫了也往往使用“曲筆”,講究“微言大義”,而時間就是命根的中學生可不吃這一套“晦澀”,恐怕這也是一些粗製濫造的休閑式快餐文章得以占據中學生心靈的一個重要原因。既然我們承認魯迅先生的一係列抨擊現實的作品是“揭出病根。以引起療救者注意”,為什麼就不能容忍一個少年對現實中一些問題的批判?二、學生需要他們的代言人。我們的各項改革可以拿一種模式替代另一種模式。然而惟獨教育不能,受教育者的天性使然。應該說,人的性格是沒有好壞之別的,但我們的許多教師總是拿自己的標準衡量著一個個學生的優劣,有意無意地幹起了“泥瓦匠”的工作。造成了師生之間的整體對立,而在這種對立中,學生總的說來還是處於弱勢,在老師的管束下,他們不可能大膽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幹自己想幹的事,否則,必將付出成倍的代價。而同屬他們那個“陣營”裏的韓寒做到了,替他們出了氣,自然成了他們心目中有膽有識的英雄、乃至精神領袖。正處於對這個社會一知半解、又渴望張揚自己個性、極容易衝動年齡段的他們懷著對老師的仇恨怎麼會考慮他們追隨對方的結果將是一片黑暗?其實,韓寒讓人失望的地方也太多了,在他筆下,社會一片黑暗,天下沒一個好人,他除了挑刺還是挑刺,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很少能看到光明的理想的東西,它無法像一些名著那樣給人善的引導,真的啟迪,美的享受;它隻能使人浮躁、使人厭世,使人仇恨。盡管由於他“九盞燈籠高高掛”加之性格的反叛等原因理所當然地沒少挨過老師的批評;而且,老師的批評就算不是“恨鐵不成鋼”而是“別有用心”,你也不能那樣給老師潑汙水吧?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一麵一樣,就算教師這個群體卑瑣、且確有個別敗類,可相對而言天下還有什麼群體比這個群體更純潔、更無私、更值得同情?你怎麼能拿聖人的標準來要求待遇始終比其他行業低、同樣有七情六欲且永遠跳不出人類的教師?更何況教師在惡性循環的病態教育體製下受害程度遠甚於學生,而且有可能是終身性的?而對學生的管束也往往是身不由己?提出“三才論”的複旦大學校長開明得讓許多人敬佩,可韓寒竟然還要說他是“炒作”,典型的狗咬呂洞賓!三、韓寒的許多見解同當代許多中學生接近。當了二十多年“孩子王”的我深有體會,許多中學生總是喜歡年齡比他們大不了多少的老師或者年齡雖然不小但認識水平比他們高出不多的老師,這樣的老師猶如他們的“大哥”,同他們有著很強的親和性,往往能夠贏得較高的人氣指數。你就是說毛澤東是個大流氓周佛海是個民族英雄嶽飛是民族罪人他們也會連連點頭,並且可能還佩服你很有個性,他們壓根兒不會想你是在迷惑他們甚至在誤導他們,而對那些知識水平和認識水平遠遠超過他們的老師要麼是敬畏、要麼是不屑、要麼是排斥。法輪功明明是害人的東西,為什麼會令那麼多人癡迷?有人總是抱怨當今的中學生不知道季羨林、楊振寧是誰,請問這能全怪他們嗎?他們太高深。高深的東西或者說遠離中學生認知層次的東西總是要人引導一下才好,而我們的老師,尤其是我們的許多媒體都做了多少這樣的工作?而那些媚俗的、嘩眾取寵、甚至腐蝕心靈的東西之所以大受青睞,不也正有某些媒體的汗馬功勞嗎?四、名人、商家的推波助瀾。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辛苦的我國中學生滿懷希望寒窗苦讀,然而每個階段躋身優秀之列的卻總是少數,韓寒無疑是“另類”的成功者,“正道”分明已無法走通的一些中學生羨慕他並渴望像他一樣出人頭地實在是很正常的事,但我們有責任告訴學生不能仿效他,因為文學本身確實需要一些天賦,有意從文者向來成功極少。而時代的建設卻始終需要大量的生力軍來補充。不能不提醒的是我們的一些名人、商家不能推波助瀾,今天一個十歲男童長篇童話付梓,明天一個八歲女童性情小說出爐;今天一部《輕輕鬆鬆上北大》出版,明天一部《邊學邊玩上劍橋》脫銷。殊不知古今中外凡成就功名者首先必然是能耐得住寂寞並執著追求的人。學“常識”可以是輕輕鬆鬆,學“知識”肯定不會輕輕鬆鬆。當然,我能夠理解,你要是來一個《辛辛苦苦上北大》或《爭分奪秒上劍橋》肯定從娘家虧到婆家,但萬事都應適可而止,否則,人家因為你的《輕輕鬆鬆上北大》而落個哭哭啼啼回老家,可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