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存想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和思是結伴而行的,勤思可以彌補一個人天資上的不足。清朝有一個叫焦循的讀書人,據說“天資極鈍”,甚至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弱智兒。可是,他後來卻成了著作如林的數學家、哲學家、天文家和戲曲理論家。他靠什麼?靠得就是精思存想。他說:“有不達,則思。”“學有輟時,而思無輟時。”而且,“食時,衣時,寢時,櫛沐時,便溺時,凡不能學時,皆好學而思之。”他從不間斷的“思”,像無休止的爬坡,這邊不行,就從那邊上。由於強化了運思,時間長了,由量變而質變,於是原來“生質極鈍”的思維結構得以改善。鄭板橋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足見精思存想的重要性。
在我們同學中間,所缺少的恰恰就是這“精思存想”,缺少深入探究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一篇課文從主題思想到藝術特點,還有段落劃分,詞語解釋,老師是會逐一講解的,同學記下來就是了,勤一點的背下來就以為萬事大吉了。老師的話是從“教參”裏來的,“教參”是由專家寫的,所以,我們還“想”什麼呢?再說,“想”出來的不符合老師的“標準答案”,又會怎樣呢?老師的指責?同學的嘲笑?年齡越大,這些問題似乎也越大------隻是膽子越來越小了。越不思,越糊塗,越糊塗,越不思,怎麼也走不出這個惡性循環的死胡同。其實,縱然老師說的都對,你又都不折不扣的記住了,那又如何?愛因斯坦說:“如果僅僅死記書本上可以翻到的東西……根本不用上大學。……人們解決世界上的問題,靠的是大腦的智慧和創造性思維,而不是照搬書本。”物理學家勞厄甚至說:“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教育無非是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遺忘掉的時候所剩下來的東西。”知識的教育隻是“知育”,思維的教育才是智育,因為智力的核心不是知識而是思維。一個人的智力的高低,90%取決於他以何種思維方式思考和思維技能的高低,隻有10%取決於他知識的擁有量。創造型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頭腦超常之處不在於他們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信息,擁有更多的知識,而是他們具有卓越的思維技能和創造型思維方式。當今人才競爭的焦點不再是比誰的知識更多,而是比誰的思維更靈活,頭腦更有創造力。
有的同學為什麼沒有“思考”的習慣和勇氣呢?陳舊的教育方式是難辭其咎的。我們接受的傳統教育就是如何找到答案。“標準答案”,這個詞就說明了一切,答案被神聖化了,以至於許多人把能否找到正確答案當作考查學習結果的唯一標準。其實,從思維訓練的角度看,思維的過程遠比思維的結果重要,甚至可以說,正確的思維結果隻是正確思維過程的附屬品,一種自然回報。答案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如何去尋找答案才是最重要的。思維訓練的目的就是學會更準確的觀察問題、更高效的分析問題和更科學的解決問題。思維訓練就是迫使頭腦積極運轉,使頭腦深層次的的一些缺陷暴露出來;思維訓練就是使目光由關注外界轉為內視自我,發現自己思維活動中存在的缺陷,從而有意識的改進不足,完善自我。
下麵給大家介紹幾個“思考問題”的例子。
(一)從“偏偏要在這個時候”看魯四老爺
有位老師上《祝福》,在引導學生分析祥林嫂死後魯四老爺罵的那句“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個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時,問:從這句話裏可以看出魯四老爺是怎樣的一個人?也許問得“泛”了點,學生一時答不上來。於是,老師就變換提問的角度: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把一句話說完整,那麼魯四老爺在“偏偏要在這個時候”的後麵理應說什麼?”學生紛紛發言,有的說“死了”,有的說“老了”,還有說“去世”“逝世”等等。老師問:魯四老爺為什麼不說“死”了?這時有學生說:因為他忌諱極多,在祝福時是不允許提“死”一類的事情。”老師問:你從哪裏看出魯四老爺“忌諱極多”?學生說:在祥林嫂第一次到魯家時,魯四老爺“皺了皺眉,四嬸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討厭他是個寡婦”,第二次到魯家時,魯四老爺照例皺過眉,“暗暗的告誡四嬸說,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傷風敗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用不著她沾手,一切飯菜,隻好自己做,否則,不幹不淨,祖宗是不吃的。”這些都說明他滿腦子封建思想。老師又問:魯四老爺為什麼又不說“老了”“逝世”或“去世”?學生開動腦筋思考討論了,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終於明白了:因為“老了”“逝世”或“去世”等詞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而在魯四老爺眼裏,祥林嫂是一個“傷風敗俗”“不幹不淨”的人,他對祥林嫂是歧視的,對於祥林嫂的死,他不悲憫,不“尊重”,反而罵她是“謬種”,這些足見他迷信保守,自私冷酷。在老師的誘導之下,通過同學們的積極思考,至此,“魯四老爺是怎樣一個人”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