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學畫(1 / 3)

二十五年前,太祖趙匡胤派遣大將王全斌征討後蜀孟昶,結果王全斌滅蜀之後縱兵劫掠大殺降兵,激得川中一反再反。呂端當時赴任成都知府,也心知這實在算不上什麼美差,果不其然,他在任上屢遭驚險,幾次險些命喪亂兵之手,而最凶險的一次,便幸虧丁子儀及時施以援手。

呂端雖是世家子弟,但卻向來有大將之風,後來出使高麗在海上遭遇暴風雨,檣桅為大風折斷,一船人都驚惶失措,隻有他自己在艙中自顧自念書,看上去比在書齋中還要從容。後來朝鮮國王與他一見如故,甚至在遭受契丹威脅之時將自己的兒子送到東京托付於他。趙成昊當初之所以得賜國姓,也多半拜呂端之力。

此時呂端才知道卓南乃是丁子儀最小的弟子,禁不住對他心生親近,看他此時灰頭土臉的模樣,又不禁後悔方才沒有及時回護他。他見卓南問到大師兄,微笑著回道:“令師向來不曾收過徒弟,成昊算是他的第一個弟子,不知小師傅排行第幾呢?”

卓南見他言語溫和,又提到與自己師傅和師兄都頗為相熟,於是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弟子一共有三位師兄,都出身於名門望族。”

呂端笑道:“望族不望族有什麼關係,既然投到了丁先生門下,將來何愁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他轉頭望了一眼睿見,接著笑道:“小師傅啊,你以如此小小年紀,便得到當世兩大高人的指點,恐怕將來前程更是不可限量啊。”

睿見撚須笑道:“呂大人,這話可折煞老僧了。丁施主武功冠絕天下,做人俠義當先,舉止又風流倜儻,我這麼一個糟老和尚怎麼敢與他相提並論?”

呂端搖頭道:“大師,陛下提到當世高僧,向來稱你並世無雙,否則又怎麼會將這大相國寺的主持位置授予你呢?過謙啦,過謙啦。”

此時睿見卻歎道:“早知大相國寺是如此繁華景象,老僧當初便不該輕易接下聖旨。以此熙熙攘攘,難尋方寸淨地啊。”

呂端笑道:“既來之,則安之,豈不知人生何處不道場,大和尚你執拗了,偏偏五台山修行得,東京城裏便無處修行了?”

他望一望四下沒有閑人,於是壓低聲音道:“當初陛下得知有契丹匪類偷襲太平興國寺,大師險些遭了暗算,心下一直不安,後來恰逢原大相國寺住持圓寂,便想到請大師接任住持,這東京城裏總要比邊塞之上安全得多。誰知大師還未入京,便又遭到賊人暗算,開封府竭盡全力追查,前幾天終於查到些蛛絲馬跡,但那幾名賊人頗為凶悍,頑抗多時後全部自殺身亡,所有線索又全部中斷。但以這些賊人的裝束和武器來看,與中原武人頗有不同,若非契丹人再次襲來,倒不知道該是何人所為了。”

睿見歎口氣道:“此事的確頗有蹊蹺,老僧數十年來與世無爭,在武林中也早已不與人爭強鬥狠,太平興國寺乃是新建寺院,並無什麼稀世珍寶,所謂懷璧其罪,這一項也落不到老僧頭上。”

呂端點點頭道:“許王殿下這幾日裏殫精竭慮,但也未尋到什麼頭緒。大師姑且先準備接任住持,下官已經吩咐數十個眼明手快的公人去四下打探,這些賊人背後到底藏匿了何方神聖,終究是紙包不住火,他遲早都會現出形來。”

睿見沉吟片刻,緩緩道:“所謂邪不勝正,這些人鬼鬼祟祟,終也成不了什麼氣候。丁施主數月之前便已經著手去調查那批偷襲太平興國寺的賊人,以他的謀略武功,如今應該已經有所收獲,隻是不知為何遲遲沒有音訊。”

卓南見他提到丁子儀,立刻問道:“大師傅,你是說師傅快要來了嗎?”

睿見搖頭道:“丁施主武功之高,機變之快,天下罕有對手,老僧多年來從未聽他嚐過敗績,這次縱然深入敵國,也不見得有多少凶險。隻是他向來行事如神龍見首不見尾,江湖上已經有數月不曾聽過他的消息,現下老僧也不知道他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