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李典回到了曹操軍大本營。曹操聽過他們的講述,笑了:“周瑜、諸葛亮要是沒有防備,那他們就不是周瑜和諸葛亮了。”
夏侯惇、李典無地自容,杜洵隨後上前安慰李典:“勝敗乃兵家常事,晚上有曹操大人舉辦的宴會,我們一起去,喝喝酒,解解悶。”
李典欣然接受,跟杜洵一起去了。
宴會設在曹操的旗艦上,夾板很寬敞。冬天,西北風刮著,天上沒有烏雲,月明星稀。水麵很平靜,這是難得的一個水域,適合泊船。曹操飲酒賦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杜洵學過這首詩,高中課本上有。他遠遠看見有使者登船,酒醒了,意識到那不是黃蓋就是龐統!孫劉聯軍開始行動了!
曹操喝著酒,去見黃蓋了。周瑜特意的在曹操密使前對黃蓋處以極刑,密使將黃蓋表達誠意的投降書遞給曹操。
杜洵急忙喊道:“那是假的!”曹操停頓了一下,問道:“為什麼?”杜洵搶著說:“黃蓋是詐降!詐降呀!請主公三思。”密使不滿地瞪了一眼,回答:“末將的確看到周瑜狠心鞭笞黃蓋,不會有假。杜洵你戰場上放暗箭,心地不純,你不會是江東派來的吧?”曹操打斷雙方:“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們先退下吧,我自有決斷。”
次日,華佗拜見曹操。“曹丞相,我軍將士至今沒有習慣水戰,暈船的人數龐大,希望戰爭能推遲到明年開春。”華佗指著外麵的傷員說。曹操抿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華佗啊,我們需要早日結束戰爭,讓黎民百姓早日過上太平日子,這點犧牲是必要的。不知神醫有沒有其他方法,我想聽聽。”華佗輕輕說:“我認識鳳雛龐統,說不定他有良策。”曹操合上杯蓋,說:“有請!”
杜洵在營帳外,看著外貌獨特的一個人走了進去。龐統外貌奇醜,估計那就是來獻“連環計”的吧。杜洵正要攔截,被李典一把抓住,“別去啊,你昨天還不夠嗎?小心啊,人在屋簷下,你要注意點。”杜洵看著龐統在曹操麵前大談如何布陣水軍,卻無法阻止。難道,曹操注定失敗嗎?我無法改變赤壁之戰嗎?我要跟著徐庶前往北方抗拒馬騰而躲過這一劫嗎?
不,我不會服輸,我要殺了陳睿!
頓時,杜洵殺意暴起,目光犀利。
李典看著他,問:“你怎麼了?眼神不對啊。”“沒事啊,我隻是在想敵軍在幹什麼。若是之後又進攻任務,我想跟隨將軍一起殺敵。”杜洵掩飾過去。李典哈哈大笑,拍著杜洵:“好啊,走我們喝酒去!”
那一天他們喝的天昏地暗,第二天早上很晚才起來。剛出門,兩人就覺得怪怪的,先是發現船都被上了鐵索,冰涼冰涼的。杜洵看來,這鐵索就是象征著死亡,標誌著曹操南征的結束。他走上前,狠狠踢了幾腳鐵索,不知多少人會葬身江底,又有多少人會被赤壁的火焰吞噬,幾萬?幾十萬?他邊走邊踢,卻發現遠處景象有些不對勁。
滿天大霧漫長江,天地難分水渺茫。
近處,兩人倒在血泊中。細看,那是蔡瑁、張允!杜洵停住了腳步,發現曹操正看著自己,目光帶有寒意。他突然明白了,今天早上諸葛亮來“草船借箭”了,蔡瑁、張允正好因為蔣幹盜書而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