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試題前瞻語言運用(2 / 3)

例4試用一句話說明京劇是怎樣形成的。(連標點在內不超過三十個書寫格)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劇戲班相繼進入北京演出,它們吸收了漢調、秦腔、昆曲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使徽劇與這些劇種逐漸融合,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悅耳動聽,稱為“京調”。清代末期民國初期,上海的戲院全部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戲稱為“京戲”。[天津市2002年中考題]

解這一類題時,要抓核心字眼,抓梗概,例如這一題要抓住“融合”、“徽劇”、“演變”等三個關鍵詞。什麼與什麼融合,什麼在演變成什麼,這樣思考,我們就不難做出答案來:

徽劇與漢調、秦腔、昆曲融合,最後演變成京劇。

或京劇是在徽劇融合漢調、秦腔、昆曲之後,逐漸演變而成的。

(四)根據提示擴寫

根據提示擴寫:根據所出示的簡短的文字,進行擴寫,要求主題明確,層次分明,語句通順。它要求靠想象和描寫,把一些事物聯綴成文,想象講究合理、大膽,描寫要求細膩生動。在形式上,應圍繞著一個話題,統一於一個中心,此外還要言之有序,句與句之間要能體現一定的邏輯思維,即要做到連貫、通暢。

例5按要求擴展語句。

同學們談論世界杯足球賽。(說清楚“談論”的狀態)[北京市東城區2002年中考題]

解題時,我們會自然想到,是多少個同學,在什麼地方,他們談論時的情態怎樣。考慮周到了,然後做題,自然就不難了。例如我們可以說:“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聚攏在一起,眉飛色舞地談論著剛剛結束的足球賽。”此外,如“興致勃勃”、“興高采烈”等詞語都可以恰當地表達出同學們談論時的狀態。

[能力提升]

1.如果聽到下麵的話,你能聽出說話人的言外之意嗎?

鄰居說:“你家小華真刻苦,每天花板12點多了,我們都睡覺了,還聽見他在彈琴。”

2.補出下麵一則小幽默中肖伯納回敬富翁的話,要幽默諷刺,但不要辱罵。

英國大文學家肖伯納長得很瘦。有一次,他去參加宴會,一個肥得象豬似的富翁挖苦他說:“我一見到你,就知道你們那裏正鬧饑荒呢!”肖伯納當即回敬了一句:

3.如果你到辦公室交語文作業,而另一個班級的張老師要求你通知他班上的語文科代表把一個叫王芳的同學的作文本交上來,在路上,你碰到這個班上你熟悉的李平,你將怎樣向他轉述那位老師通知的事情,要求語言簡潔。

4.說話要注意身份和對象,要得體,才會有好的效果。根據下麵的內容,按照要求和說話人的身份分別寫出應說的話。

青工小王經常請假不參加車間組織的業務學習,理由是要在家當“陪讀”——陪兒子康康複習功課、作家庭作業,否則康康考試會不及格。

①如果你是小王所在車間的主任,就這件事情,你對小王這樣說:

②如果你是康康的班主任,知道了這個情況後,你將對小王這樣說:

5.自習課上,吳明被一道數學題難住了。他很想問同桌正在讀書的數學尖子趙聰,而趙聰不喜歡別人在他讀書時幹擾他。吳明怎麼說才能既達到目的又不引起對方不滿呢?

6.下麵是某校長在一次初三學生集會上講話的一部分,假如你是聽眾之一,請回答後麵的問題。

中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老師的輔導越來越勤了,同學生們的學習越來越緊了。大家都在作最後的衝刺。據反映,大多數同學每晚伏案讀書作練習直到12點鍾。這種精神是可貴的。但也有老師反映相當一部分同學課堂精神不振,打瞌睡的多,學習效率明顯降低了。

①校長肯定的是:,否定的是:。

②校長講話的目的是:

7.你正排隊買東西,一個後來的插到你前麵。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認為委婉得體的說法是?

8.根據下麵的材料寫說明。

複方川貝片給慢性、急性支氣管炎患者帶來福星。該藥由川貝母、甘草、陳皮等多種中草藥配製而成,能止咳化痰,也能起潤肺作用,尤其有獨特顯著的平喘作用。除了患高血壓、心髒病的病人外,其他的人可放心服用,使用時口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兩片(2mg),該藥經國家衛生醫藥管理部門認可,全國各大醫院臨床試驗,證明絕對有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