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試題前瞻語言運用
1.《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語言運用的總體要求是:“靈活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並“熟練掌握各種表達技巧”。
2.對語言文字表達的基本要求是:簡明扼要,通順流暢,連貫自然。
3.對於語言知識和能力的考核關鍵在對語言的運用和駕馭上,要學會根據不同對象,不同目的,不同場合等進行得體的表達:在莊重場合,一般使用莊重典範的書麵語,如在會議上的發言;在工作和學習場合,可以使用準確扼要的術語和行話;在日常場合,一般多用親切、靈活的口語;在輕鬆的娛樂場合,則多用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語言。
在考試中,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考查在形式上可謂靈活多樣,總結起來主要有:根據情境寫話,根據範例仿寫,根據材料概括,根據提示擴寫。
[典例選講]
(一)根據情境寫話
要求能準確分析和判斷出說話的目的,恰當地選擇說話的方式,精要地組織說話的語言,仔細揣度所要表達的語氣。比如:
例1星期日上午,班級團支部組織團員到社區為老人開展服務活動,而你沒有準時趕到,耽誤了大家的出發時間,你該怎樣對大家說呢?[河南省2002年中考題]
答題講析:在公共場合,在集體活動中,需要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特別是自己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不良影響時,要表達自己誠懇的歉意,不可油腔滑調,閃爍其辭,給人以不誠實感。例如此時,你可以說:“真對不起,我今天耽誤大家了,都是我的錯,我願意多幹活以作補償。”“唉,都是我不好,本來記得好好的,為一點急事把自己給弄糊塗了,瞧我這記性。”有了這樣的話,別人聽了,怎麼好意思再去責怪你呢。
除這種公共場合外,語言情境還包含說話時對象的身份年齡:對長輩要尊敬謙遜,對平輩要不卑不亢,對晚輩要充滿愛護;針對事情的善惡:對壞人壞事要義正詞嚴,對好人好事,要大力頌揚。對病人弱者,要表示同情和關切;對成功的人要送出你真誠的祝賀,對失敗的人要表達你真誠的鼓勵;對別人的錯誤和不足,你的提醒要委婉含蓄,對自己的缺點和失誤,你的反省要深摯懇切等等。
此外,利用現代媒體要求考生寫話是目前新的考查趨向,如:寫短信息,發電子郵件等,這是大家要密切注意的。
(二)根據範例仿寫
其主要是根據已有的提示,揣摩句式特點,然後進行語言創造。角度主要有:仿修辭手法,提煉關聯句式,對對聯,根據中心句寫支撐句,根據支撐句寫中心句等形式,比如:
例2仿照例句,再寫出三個你對“語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
語文是,讓人
語文是,讓人
語文是,讓人[山西省2002年中考題]
答題講析:對例句作簡要分析,不難發現,整個句子是一個比喻句,本體“語文”是一抽象事物,喻體是一具體事物,且其中後半句是在前半句基礎上的延伸和拓展,在意義上緊密聯係。那麼解題時,我們可以把語文比喻成各種美好的事物,然後再仿出人對這一事物的美好感受。例如,我們可以將其比喻為清涼可口的泉水,清甜解渴;芳香濃鬱的咖啡,溫馨浪漫;新鮮味美的果汁,滋心潤肺,這樣自然更容易讓人產生愉悅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例3在橫線上填寫一個句子,要求與下麵兩個句子的句式相同。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
愉快的笑聲,不時地從這兒那兒飛揚開來,像平靜的海麵上不斷地從這兒那兒湧起的波浪。[荊州市2002年中考題]
這種例句仿寫題型,難度較大,它需要考生細心的觀察,敏銳的感悟,耐心的揣摩,大膽的創造。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兩個句子都是在描述一種事物,且在運用的句式上又是相同的,即先點出事物,再描述事物;其中描述事物又是先直接描述再通過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述。弄清句式結構後,答題才有的放矢。例如我們可以說:“那潔白的粉筆灰,紛紛揚揚地在老師的周圍落下,像天上飄零的朵朵智慧的花瓣。”
(三)根據材料概括
根據所出示的語言材料,用簡練的語言加以概括。方式主要有:用尋找中心句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文段結構的把握;用提煉主要信息的方式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處理;通過寫一句話新聞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新聞事件的概括能力,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