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背誦默寫複習
[考點破譯]
1.《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識記中國名言名句,是考點“文學常識及文學鑒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曆年中考試題中的重要內容。
2.對背誦默寫的考查,主要是針對我國古代和現代那些名人及其著作、詩文中那些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藝術性,且語言簡練,含義深刻的句子。每年中考都會出2——4個小題,采用默寫填充的題型考查學生對中國名言名句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3.近幾年關於這一部分的考查在內容和形式上在不斷變化和更新,內容上主要以古代詩文為主,現代文逐漸淡出;在方式上主要有以下幾種:
聯句填充類,理解默寫類,遷移運用類,綜合積累類。
[典例選講]
(一)聯句填充
此種形式的默寫重識記,重詩詞,形式傳統,目的明晰,簡單高效,所以其運用仍然比較廣泛。
例1.默寫、填空
①,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
②受任於敗軍之際,。(《出師表》)
③枯藤老樹昏鴉,。(《天淨沙·秋思》)
④,月有陰晴圓缺。(《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種聯句填充題,它主要形式是根據上句聯下句,根據下句寫上句,考查學生對古詩詞的識記能力。在內容上,一般傾向於名句,特別在律詩裏,比較注重對偶句,如頷聯和頸聯。
對現代文的默寫一直是中考比較薄弱的地方,但並不是就是已經成為可以省去的一個環節,而且現代文的默寫一般會以這一種形式出現,如黑龍江省2002年中考題:
按要求填充: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鄉》)
這類題相對其它形式的題而言,難度會低一些,這與當今普遍呼籲的降低試卷難度的思想是一致的,隻需識記即可得分。例如此處應填“這正如地上的路”。
類似的現代文有: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朱自清的《春》、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等都有要求背誦和默寫的片段。
(二)理解默寫
它逐漸避開簡單機械,耗時低效的傳統考查方式,把默寫變成一種能力訓練,一種知識考查。它促使學生轉變自己的學習方法,改變自己的記憶方式,逐漸把重點向實實在在的內容轉移,向知識點轉移。
例2.根據要求寫出詩文原句。
《出師表》中揭示先漢興隆原因的語句是:。[河北省2002年中考題]
例3.《春夜喜雨》中,描寫想象景色的詩句是。[山西省2002年中考題]
這是目前占主導地位的一種默寫形式,主要是它緊跟課文,牢牢抓住了教師的教和學生學,所以針對性強,效果明顯。複習要加強理解性記憶,而囫圇吞棗,粗枝大葉,死記硬背是大忌。如在上麵例題2中諸葛亮給後主總結了先漢興隆原因是“親賢臣,遠小人”,後漢之所以衰退是因為“親小人,遠賢臣”。隻有深入理解了課文,加上牢固的記憶才能做出來。在例3中,我們由原詩題即可想到,詩人所寫的實景必定是夜晚之景,而白天之景必是虛景,是想象之景,那麼這兩句詩就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三)遷移運用
這種考題形式新穎靈活,既在記誦,又有理解,更考查運用,可謂一題多能,充分發揮了題目的效能,就在於它對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運用能力進行了一個綜合檢驗,這可能也是今後默寫題的主要方向,所以要多多加以訓練。
例4.全國中學生夏令營大連會場開營儀式上,主持人說:“孔子說過:
麵對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大連。”(《〈論語〉六則》裏的話)[江西省2002年中考題]
例5.欣逢母校百年校慶,一位海外歸來的老學者回顧了母校的百年滄桑之後,又對滿堂青年學子深情地說道:“”(用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的名句填寫)[南京市2002年中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