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垣,你是太子,將來也是大明皇帝,大明到底會如何變化也取決於你。為父所有施政的緣故都已經告訴了你,你也知曉了為父為何要進行如此改革。若是你覺得某項施政不妥,一定要與為父說。”允熥又對文垣說道。
允熥現在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麼曾國藩說‘辦大事首在找替手’。真正的大事,是改變人的觀念、改變文化習俗,改變人的習慣。人在有生之年能夠改變的事情很多,但能改變的觀念、文化習俗和習慣很少。幸好帶有舊觀念、舊文化習俗、舊習慣的人會死。如果有‘替手’,就能在下一代中將你的成就鞏固下來。徹底收服南洋番國是如此,對國內進行改革,也是如此。
所以允熥盡管一直對於文垣現在就建立自己的班底很警惕,但也不得不讓他協助自己處置政事,偶爾還派到外地辦差,而且時常與他分說自己施政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文垣能夠成為自己的替手,而不是將來繼位後改弦易轍。
“是,父親,兒子明白。”文垣答應道。
“敏兒,”他轉過頭對女兒說道:“對於大明來說,另外一個十分要緊之事就是科學研究。你弟弟負責收服藩國、鼓勵工商、統合勳貴,還要掌管軍隊,恐怕無暇顧及鼓勵科學研究。正好你又喜好新鮮事物,所以為父就將鼓勵科學研究、促進大明科學技術進步之事交給你了。今後,格致院就等於歸你掌管。”
“爹,文珞與文堃喜好天文,又兼學數學,為何不讓他們兩個掌管格致院?”敏兒問道。
“文珞與文堃都是書生,管不了這些;而且即使他們管得了,為父才也不會他們掌管格致院。他們鑽研天文兼學數學,必定會偏向天文數學,在審核研究項目、劃撥經費時也會偏向天文數學,恐怕反而會影響其他科學項目的研究。”允熥道。其實還有第三點,那就是在文珞與文堃鑽研天文與數學的情形下,掌管格致院的人很難不偏向這兩類,隻有文字輩年紀最長、丈夫又在格致院研究其他項目的敏兒能夠不偏向,也能夠在文珞與文堃請求劃撥經費的時候頂住不多給。
“那女兒就不推辭了。”敏兒笑著接受了父親分派的差事。
文垣也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掌管格致院雖然會手握大筆錢財,尤其是火車被研究出來讓所有文武官員看到格致院的用處後,每年撥付的錢還會更多;但除此之外並無其他權力,不會影響權力格局。
“好了,為父沒什麼事情要吩咐你們,正好時候也不早了,咱們回去用膳。”允熥說道。
“正好女兒也餓了,一起回去吃飯吧。”敏兒站起來笑道。
“昀芷,今晚也別回去了,反正無忌還在印度呢,你回去也是獨自一人,在宮裏也熱鬧些。”允熥又對昀芷說道。
“好。”昀芷也沒有意見。
但這時盧義又走了進來,他對文垣等人行禮過後說道:“官家,安王府急報,安王殿下病重;永安王派人從日本傳信,前日本國王之子足利義嗣被其兄足利義持謀害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