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的“點題”技巧(1 / 2)

中考作文的“點題”技巧

中考作文,必須緊緊扣住題目來寫,許多同學也深知這一點,一般都能注意在作文的開頭和結尾點題(點出文題、話題、或點明題旨),這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光有開頭和結尾的點題顯然是不夠的,作為中考作文要有更鮮明的點題意識,在文章的主體部分必須有意識的點題。

事物的發展總是有一定的過程的,人們認識事物、感情變化也是有階段性的。要是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能有意識的通過點題,反映出這個過程,反映出這個階段性,那麼通過文章層次而表現的作者的思路就會更清晰,文章與題目也就能扣得更緊密,中心也必然更鮮明突出。比如楊朔的《荔枝蜜》,作者一開始說自己“總不大喜歡”蜜蜂,喝了鮮荔枝蜜以後,“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一看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聽了養蜂員老梁的介紹後,“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到最後,“這天夜裏,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文章就這樣緊緊扣住“我”對蜜蜂感情的變化,層層點明題旨,結構合理而又精巧。

初中課本中類似的課文有許多,如《白楊禮讚》、《背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等。中考作文,若能像《荔枝蜜》那樣,除了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點題外,還能在文章的中間部分點題,那不但能減少離題偏軌的文段,而且一定會使作文增色。

中考作文點題的方式有多種多樣,按表達方式的不同,大體可分三類。

通過抒情點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安塞腰鼓》中,有這樣幾句話:“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通過這五個帶有“安塞腰鼓”的抒情句,不僅使文章層次清晰,而且逐漸把感情推向高潮。

通過描寫點題蘇教版七年級上冊《驛路梨花》中,“我”和老餘在深山中正愁沒處住宿時,意外的發現了梨花,“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麼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循著美麗的梨樹林我們找到了舒適的小屋……在香甜的酣睡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裏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第二天早上我們正在修葺小茅屋時,“突然梨樹叢中閃出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經過一番解釋以後,“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文章先寫自然界的梨花的美,再寫在自然界的梨花襯托下的哈尼小姑娘的美,最後由衷的發出“驛路梨花處處開”的讚歎,使整篇文章始終洋溢著梨花的芳香,讓人真切的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通過議論點題蘇教版九年級上冊《論雷峰塔的倒掉》,文章以“聽說倒掉——希望倒掉——仍然希望倒掉——居然倒掉——終究倒掉”五個議論句,作為貫穿全文的一條思想感情的線索,揭示了一切鎮壓人民的反動勢力終究要垮台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