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行文中間點題。古人雲:“亢節之處,妙在一點。”中考作文閱卷,由於時間緊、任務重,考生宜在文章內容流轉交彙之處,不失時機地點明題旨,回扣題意,才能大大加深閱卷者對作文“思路清晰”與“中心突出”的印象。
下麵是一篇學生的習作,劃直線的四處點題,使文章扣題更緊、思路更清、主題更明。
受到鼓勵之後……
一句簡簡單單的鼓勵,有時會給人帶來無窮的力量。(點題,總起下文)
記得我小時候,成績很差,數學經常掛紅燈。有人老師說我腦子發育不全,天生的笨小孩。看到哥哥每逢放假都拿獎狀回家,而我隻有那剌眼的“不及格”……
有一天,當老師的大伯來我家做客,而我很不懂事,專心地玩著我的拚盤。大伯看得好奇,便駐足於我身邊看我拚。一幅不大的拚盤,棋子像“沙場秋點兵”一樣一一被我點到,各就各位。我拚好後,拿給大伯看,大伯滿意地點了點頭,用手撫摸著我大大的腦袋瓜子說:“侄子,你很聰明嘛!好小子,很有前途,努力發現自己吧!”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啊,這是鼓勵嗎?我可從來都沒有嚐過這種味道呀!我心裏樂開了花,頓時覺得自己好像聰明了起來。
(詳寫大伯的鼓勵,我受到鼓勵時的心理)
以後,每當我在學習上遇到難題,我都抱著這樣的想法:“連當老師的大伯都說我聰明,這題憑我的聰明才智一定可以做出來。”這樣,經過一場場“搏鬥”,一道道題乖乖地投降了。我狀態越來越好,隨著一道一道的題目被我攻克,我積累一套一套的經驗,遇到難題的時候,我便使用自己總結的內容。數學成績也呈幾何級數遞增,原先三個字的“不及格”化作了雙字的“及格”,進而變為單字“優”。全家都為我的進步而高興,連哥哥也要向我取經呢!
(大伯的鼓勵,給了我力量,促使我進步)
上了初中,題目越來越難,靠一些小聰明就不能對付了,需要好好地努力學習了,而且高手也越來越多,每當我遇上難題,思慮堵塞的時候,眼前總浮現大伯誇獎鼓勵我的畫麵:“你很聰明嘛!”這句話便會在我耳旁回蕩,我就會鼓足勇氣,再次向難題挑戰。我並不認為他們比我聰明,在難題中摸打滾爬一陣後,我終於發現了一條屬於我自己的解題思路,雖然現在其他幾門談不上好,但是數學我認為絕對是“頂呱呱”。就是其他幾門功課,我相信,我也一定能夠學好。
(大伯的鼓勵,給了我信心)
誰說笨鳥不能飛,我想,我真正開始起飛是從大伯那句鼓勵開始的。
這句簡簡單單的鼓勵,它也許會影響我的一生。
(結尾再次點題,呼應開頭,點明鼓勵的非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