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德育大綱》實驗報告(2 / 3)

高中三年級:

高三是每個畢業生走向社會生活道路的關鍵時期。這階段學生善於思考,對人生價值、社會觀察和社會發展有自己的見解。麵臨高中畢業,比較多的考慮個人生活、升學、就業問題。

2、針對各年級情況,確定各年級教育重點。

高一這階段的教育要使學生初步認清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高自我評價能力。重點要抓初、高中教育的銜接,著重進行人生觀教育和心理指導。

高二這一階段的教育重點要進行經濟常識教育,學習運用正確的理論觀點和思維方式來觀察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

高三這一階段要教育學生培養創業意識,正確處理社會需要和個人誌願的關係。重點要進行政治常識和社會理想教育,做好升學和就業指導。

高中德育內容序列化教育(見下表),改變了過去思想政治教育的隨意性,無計劃,無目標的狀況。加強了德育的計劃性和科學性,使之有章可循,並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之中,使學生的思想覺悟、道德修養比原來水平都提高了一步。

高中德育內容序列化

序列年級方麵德育內容及目標要求方式方法主要途徑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1)高中一年結合《科學人生觀》教學,重點加強人生觀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樹立與改革開放相適應的人生價值觀念,懂得個人價值在於勞動、創造,人生價值在於為人民、為社會主義多做貢獻。正確處理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係。高中二年結合《經濟常識》學習,認識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規律和常識。樹立發展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思想觀念,提高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和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體製改革的認識。高中三年結合《政治常識》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政黨、民族、信仰、宗教等方麵科學觀點,理解黨和國家有關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理論和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立誌成才》講演會,《商品經濟》社會調查,國際形勢介紹政治課,班主任工作愛國主義教育(2)高中一年教育學生懂得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貢獻青春,既是愛國的表現,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高中二年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理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了解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增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光榮感,曆史責任感。高中三年進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教育,懂得個人利益、前途同祖國的利益、前途是緊密相聯的,立誌為社會主義祖國服務。歌詠比賽,主題班會,知識競賽,參謁烈士館政治課,班主任工作,共青團工作國際主義教育(3)高中一年進行我國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教育,熱愛和平,支持世界人民的正義鬥爭。高中二年進行同各國人民友好合作的教育,懂得同各國人民交往中,應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相學習。高中三年進行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教育,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發揚國際主義精神。時事報告,專題講座,圖片展覽政治課、共青團工作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4)高中一年教育學生知道,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實現社會主義。高中二年進行黨的基礎知識教育,提高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高中三年教育學生樹立“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加強對優秀共青團員的培養和考察,積極發展符合入黨條件的優秀團員加入中國共產黨。上黨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主題班會,參加黨支部的活動政治課,各科教學,傳統節日集體主義教育(5)高中一年加強班集體建設,創建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人人爭當文明學生。高中二年教育學生珍惜中學黃金時代,熱愛培育自己成長的集體,珍重學業,團結同學,正確對待男女同學間的交往和友誼。高中三年教育學生愛母校、愛老師、愛家鄉,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係,做一名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個人和集體關係格言》的主題班會,《我們為班級進一言》的主題班會,《群星在閃爍》的團會,《高二班是我們第二個家》的團會。班主任工作,政治課,共青團活動,文體活動理想教育(6)高中一年教育學生初步確立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把個人的前途與改革開放事業聯係起來,認識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規律。高中二年教育學生相信共產主義理想是正確的,明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經階段。向雷鋒學習堅定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高中三年引導學生把自己與祖國事業,當前建設與實現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結合起來,正確對待升學、就業、入伍中的各種矛盾、選擇好自己的誌願,爭取以優異成績實現自己的專業選擇和職業理想,以積極態度,走向社會、走向生活。請往屆畢業生做報告,《假如我們是一名》的主題班會,《榜上無名,腳下有路》的主題班會班主任工作,各科教學,共青團活動民主法製與紀律教育(7)高中一年教育學生正確理解民主與法製,自由與紀律的關係,正確運用民主權利,樹立對國家的主人翁責任感,增強法製觀念。高中二年提高守法的自覺性,要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高中三年明辨是非、善惡、美醜,自覺抵製淫穢書刊、不健康小報等精神汙染。文明禮貌訓練(競賽),法律常識講座,模擬法庭話劇班主任工作,共青團工作,家長工作,政治課勞動教育(8)高中一年理解勞動意義,自覺參加各項勞動,養成勞動習慣。高中二年組織學生參加工廠勞動、農村勞動和社會考察,教育學生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共產主義勞動態度。高中三年樹立艱苦奮鬥、勤儉建國的思想,懂得創造進取、勤勞節儉光榮,懶惰、奢侈浪費可恥。每天掃除養成勞動習慣,參加學工學農勞動,《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主題班會班主任工作,學年工作,家長工作,團的工作道德教育(9)高中一年養成尊長愛幼的品德,懂得交往禮儀。高中二年正確理解在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形勢下,競爭與協作的關係,正確處理公與私,人與己辯證關係。樹立誠實守信、先人後己道德觀。高中三年進行初步的職業道德的教育,樹立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人民服務同樣是光榮的思想。一日常規訓練,學雷鋒小組彙報工作,《尊長愛幼是人的美德》主題班會,《留給母校的回憶》團會班主任工作,全體教師各科教學,政治課,家長工作,共青團工作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10)高中一年提高自我認識,自我管理的能力。繼續開展青春期的教育。高中二年教育學生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樂觀豁達,積極進取。高中三年加強心理保健指導,培養堅韌不拔、頑強拚搏的意誌品格。青春期教育,《了解自己快快成長》座談會,《珍惜自己的黃金時代》團會,《人生能有幾次搏》主題班會班主任工作,學年工作,校醫和生活教師的工作,家長工作

(三)實施的途徑

1、發揮校內諸種教育途徑的主渠道作用。

改變德育隻由班主任和校長、主任管的狀況,發揮學校各部門的職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齊抓共管,共同完成德育工作,具體表現如下:

(1)寓德育於各科教學之中。

德育不僅僅是政治課的任務,也是所有學科的任務之一。我們要求各科教師認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並把每課的德育目標明確寫在教案中,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寓德育於教學的公開課,交流經驗。按照黑龍江省教委關於《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細則》製定了各門學科的德育任務:

政治課:發揮政治課在德育中特殊作用,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針,注重實踐,培養學生知行統一。采用各種教學形式,如:社會調查、討論會、對話會、講演會等進行教育,回答學生提出的社會現實問題和所思考的有關問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自我教育能力。

語文課: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培養學生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培養獨立思考,勇於創造的精神,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曆史、地理課: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進行社會發展規律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培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教育學生愛家鄉、愛人民,為振興中華而獻身。

數學課: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的科學態度,細致的工作作風,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物理、化學課: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教育,培養對具體事物具體分析的能力,掌握由量變到質變的規律,理解內外因的辯證關係,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具有勇於探索的創造精神。

生物課:進行生物進化論和生態學觀點教育,教育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理解人體結構、功能及發展變化規律,進行青春期教育。

外語課: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為培養適應改革開放新時期所需要人才打下基礎。

體育課: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培養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思想,培養勇敢頑強、堅毅不拔的拚搏精神,培養學生對人體美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

音樂、美術課:通過選修,培養學生要有高尚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2)寓德育於生動活潑、豐富多采的活動、勞動、社會實踐之中。

根據學生的特點,在不同年級安排了不同的活動。

高一學生入校後,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培養軍人作風,強化組織紀律性,提高體育素質。

(3)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的作用。

在選拔學生幹部時,由各班推薦,進行講演競選。

團委對全校團員進行調查了解,對不合格團員采取具體的幫教措施,對團幹、班幹進行集中培訓。

學校各項活動都注意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的主導作用,使他們能熱心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

(4)發揮班主任的作用。

認真學習《中學班主任工作的暫行規定》,明確班主任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加強“班集體建設”這個課題的研究。首先明確什麼叫班集體。我們認為:健全的班集體要具備下麵五個要素。有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和為實現這個目標而進行的集體活動。要有一個健全的組織機構,受人擁護的有工作能力的幹部隊伍。要有集體活動的準則,建立必要的規章製度,人人去遵守。要有一個團結友愛、平等互助的人際關係,有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良的作風。

其次明確班集體建設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班集體建設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建立良好班集體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微觀的社會環境。建立良好班集體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自覺地遵守紀律。建立良好班集體可以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建立良好班集體可以充分利用集體輿論對學生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