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德育大綱》可行性實驗報告
在上級教育機關的領導和教育科研機關的指導下,學校一九八八年接受國家教委的任務,作為實驗學校之一,參加《中學德育大綱(試行稿)》的驗證工作。
一、實驗的基本情況
(一)課題名稱:《中學德育大綱(試行稿)》的全麵實施與驗證。子課題是《提高職工德育自覺性的研究》。
(二)實驗目的:進一步驗證《中學德育大綱(試行稿)》的科學性,為完善《德育大綱》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通過實驗摸索實施《德育大綱》的步驟方法,與兄弟實驗學校一起,為在全國全麵實施《大綱》提供經驗。
(三)實驗方法采取實施性與驗證性相結合的方法。
(四)實驗對象:全校初中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學生,共39個教學班的2,100人。全校教職工194人。
(五)實驗指導思想:
1、以嚴肅認真的科學的態度對待實驗工作,既積極努力又實事求是。
2、明確實驗的性質是實施性與驗證性相結合,既完成國家教委交給的驗證任務又推動學校德育工作。
3、全麵實施,全過程驗證,全員參與。德育影響是全方位的,沒有絕對的時空限製。隻有全麵實施《大綱》內容、全過程驗證、全體師生同時參與才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出《大綱》的本來麵目。進而提供比較準確的驗證結果。
4、在實施過程中培訓教工隊伍,實驗與提高相得益彰。
(六)實驗意義:本實驗內容實際上包括三個方麵:其一是《中學德育大綱》本身的科學性、可行性的驗證。其二是《中學德育大綱》的全麵實施的經驗。其三是教工隊伍德育自覺性提高的情況。這三方麵實驗成果對學校德育都具有全麵重大意義。首先,《大綱》是學校德育的依據,對德育管理與學校德育的實施的各方麵產生直接的影響。對培養人才關係重大。從這個意義上看,《大綱》的質量將影響國民素質。而實驗對於檢驗其科學性、可行性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步驟。其次,《大綱》在全國的全麵施行是一件大事,貫徹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通過實驗可以總結有關的經驗教訓,對全麵實施既可提供指導又可避免或減少失誤。再次。貫徹《大綱》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師隊伍的狀況。教工對德育工作的自覺性如何,將會左右《大綱》實施的效果。基於以上認識,我們確定了這一實驗課題。
(七)實驗的重點:在全麵驗證、試行的基礎上,著重驗證以下方麵:
1、德育目標體係的實驗研究。包括《大綱》總目標及初、高中分層次目標。這些目標的規定是否恰當、可行?初、高中兩階段的分工、聯係是否恰當?
2、德育內容結構體係的實驗研究。包括有關基本內容怎樣組合、分年級教育以及各種教育最佳期的實驗,還包括德育內容是否能體現德育目標的精神,達到德育目標要求?可行性如何?德育內容各部分的分布、容量、深淺如何?是否適合學生身心特點?
3、實施體係的實驗研究。包括實施途徑、德育管理和品德評估標準的實驗。還包括各實施途徑的位置、作用的提法是否得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同時突出抓好教師隊伍德育自覺性的實驗研究。
(八)實驗時間:三年。從1988年秋季新學期開始至1991年暑假結束。
二、實驗的經過和結果
(一)實驗設計
《大綱》的驗證過程也就是《大綱》的實施過程。實施不等於驗證,但離開實施則無從驗證。實施與驗證二者不能截然分開,但又不能互相替代。學生是教育對象,是成長中的人才。他們不是單純的實驗品,作為實驗可以允許失敗,但作為教育卻不能輕率。因此,在整個實驗設計中,要認真處理好實施實驗與驗證的關係,這是整個設計的立足點。抓好了兩者的關係便抓住了實驗的關鍵。還有一個考慮是教師因素,他們既是施教者,又是實驗的執行者,但作為提高德育自覺性的實驗研究來說,他們又是實驗對象。因此,處理好實驗過程中教師的實驗工作與教師自身德育自覺性與水平的提高的關係,又是實驗設計中要認真考慮的另一重大問題。實施要不打折扣,驗證要發現問題,教師要工作,人才要成長,這過程中必須有科學的合理的安排,既嚴肅認真又實事求是。再從德育的特點看,在同一學校範圍內,局部人員、局部內容的試驗可檢性較差,全體參與全麵實施過程試驗將更接近本質。基於這樣的思考又根據大綱的要求,整個實驗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與實施性相結合的原則。
2、實施、驗證與教育、提高相結合的原則。
3、原則的堅定性與方法的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二)組織領導
實驗工作與學校德育是相輔相成的,但不能混為一談。為了保證實驗質量,突出實驗的性質地位,學校成立了《中學德育大綱》實驗領導小組。由黨支部書記任正組長,一位分管德育的副校長任副組長並負責具體的組織領導工作。三年來,實驗任務被提到每個學期工作的議事日程。在實驗的早期,在幹部、教師、職工、學生、家長中分別做好思想發動工作,有針對性地、分層次解決一些對實驗的認識問題,使實驗工作人人皆知。在實驗過程中還不斷提高認識,尤其是不斷增強教職工的實驗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使他們的思想“進入狀態”,不要以為實驗可有可無,不要感到實驗是一種額外負擔,也不能隻把實驗混同於一般常規德育工作,還要使他們知道應該怎樣去實驗,明確各自應該承擔什麼責任。為此組織過多次培訓和經驗交流,還組織了34人的、包括各種代表性的教職工在內的、德育實驗特約研究員隊伍,對提高教師德育自覺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三)分工負責
《大綱》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我們采取統一領導、分部負責、分段執行、有分有合的組織實驗工作。在學校《大綱》實驗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全校師生都有明確的分工,各領自己具體任務,明確以下三點:
1、為什麼要有《中學德育大綱》?它包括哪幾部分?它的內容是什麼?
2、為什麼要進行《大綱》實驗?學校的任務是什麼?
3、自己在實驗、實施《大綱》中的位置、責任是什麼?
各部門要對所負的任務負責。具體分工和要求如下表:
主要實驗內容負責人要求德育目標初中部分初中年級長、班主任高中部分高中年級長、班主任實施、提出驗證意見實施途徑思想政治課政治教研組課外活動各科教研組部分特約研究員班主任工作各年級長、班主任部分特約研究員課外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教導處、政教處。
1、製定實施細則並付之實施
2、提出驗證意見
3、撰寫論文
4、寫出教育活動係列學生品德評定教導處、政教處、班主任提出驗證意見實施大綱的領導和管理校長處、政教處、班主任局部實施並提出驗證意見教工德育自覺性研究領導小組、黨支部提交論文
通過上列的分工把實施工作落實到具體部門以至於具體人身上,使實驗有切實的保證。領導小組做經常性的調控和階段性的布置檢查組織工作,整個學校的實驗仍是一個整體。
(四)製定《大綱》實驗的實施細則並付之實現
《大綱》是綱領性的,在實際貫徹執行過程中必須化成具體的,可操作的要求才可以實行。我們在省教科所指導下製定出學校《大綱》實施細則的具體要求,使《大綱》目標內容進一步序列化,德育途徑中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要具體化,這對實施和驗證無疑是十分有用的步驟。實施細則的最後定稿也是本次實驗的重要成果之一(實施細則前已上報)。
(五)寫出《中學德育大綱》的驗證意見
(六)寫出教師隊伍德育自覺性提高的研究報告(前已上報)
(七)寫出各年級實施《中學德育大綱》教育活動係列
三、實驗的結論和分析
經過三年努力,我們認為基本達到實驗目的。三年的實踐說明德育內容和要求基本是可行的,對學校德育工作起著綱領的統帥作用。我們認為此次實驗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促進學校德育工作一體化
學校德育工作是多方麵的。往往由於沒有統一的綱領而各行其是,大大削弱了德育效果。開展《大綱》實驗之後,學校德育工作發生了整體性的變化。各項工作都在《大綱》之下被有條不紊地統一起來成為一體,各部門獨立工作麵又相互聯係著。這種全方位的、步調一致的影響對學生產生了明顯的整體效應。過去那種德育工作零敲碎打、可有可無、時隱時現的現象消失了。德育的立足點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內涵加深了,一改平日“德育是個筐,什麼都往裏裝”的忙亂、被動、低調子管教現象。國家的各項要求、學校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各種臨時性任務都被有計劃地納入《大綱》實驗工作的統領之下,如中學生守則的貫徹、中學生行為規範的執行。校風校紀建設以及各種德育常規工作、突擊工作都要上軌,都服從於各年級的德育目標,通過規定的德育途徑去進行。這樣在指導思想上頭腦清醒,在工作處理上有條有理。做到《大綱》試驗促進德育常規,常規工作保證《大綱》試驗。由於德育目標的指引,我們對重點中學德育的地位作用與存在問題作了深層的思考與研究,清醒地意識到重點中學德育的重要性與特殊性,從而努力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方向與品德素質培養,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收到明顯的效果。
(二)培訓了德育骨幹,鍛煉了德育隊伍
幾年來德育實驗,我們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付出了很大的勞動,這是完全值得的。最大的收獲是培訓了隊伍。為搞好實驗,我們從思想上、教育科研理論上經常組織學習、請專家講課,參觀訪問,總結經驗撰寫論文,互相交流。通過這些理論指導實踐、鍛煉出一大批德育骨幹教師。現在我們各年級組長,一部分班主任都能獨當一麵地有質量地開展德育工作。他們方向明確,工作積極,方法靈活,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又有一定的理論認識,一改那種被動的工作狀況,把德育放在一個新的高度去思考,結合崗位實際去研究去探索,而且以老帶新,又帶動了一批年輕骨幹。學校德育工作得到領導的肯定與這些骨幹的努力分不開。有人說搞實驗麻煩,得不償失,我們說恰恰相反,《大綱》實驗使我們嚐到了甜頭,得到了許多,其中最寶貴的是得到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