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紀律與秩序(1 / 3)

有理智的人不會反對我們革命者向德國帝國主義學習。我們要學習德國人的紀律性,否則,我們的民族將會滅絕,將永遠被奴役。

——【俄】列寧

德意誌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毗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海岸線長約1333公裏。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麵積356970平方公裏,人口8200萬左右。主要民族有德意誌人、丹麥人、吉普賽人、索布族人。主要語言德語。宗教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首都為柏林。現用貨幣為歐元。

第一節 重要的不是“合理”,而是“合法”!

皇帝和磨坊

德國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離宮。

一次,他來到這裏巡視,住進了離宮,登上高處遠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視線卻被一座磨坊擋住了,皇帝大為掃興,這座磨坊“有礙觀瞻”。於是皇帝派人與磨坊主去協商,打算買下這座磨坊,以便拆除。

應當說,皇帝的做法是相當文明的,他並沒有仗勢欺人,並未運用手中至高無上的王權,命令磨房主無條件地搬遷,以服從國家建設的需要。他用的是一種公平交易的手段。

出乎意料的是,磨坊主表示: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來的,不能敗在我手裏,無論多少錢都不賣!

皇帝大怒,下令衛隊強行將磨房拆除了。倔強的磨坊主提起了訴訟。皇帝以被告的身份出現在被告席上,讓人不可思議。而且更讓人驚訝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敗訴,判決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這座磨坊,並賠償磨坊主的經濟損失。皇帝順從地執行了法院的判決,重建了磨坊。

事情到這裏並沒有完。

數十年後,威廉一世與磨房主都已相繼去世。磨房主的兒子因經營不善而瀕臨破產,他寫信給當時的皇帝威廉二世,自願將磨坊出賣給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接到這封信後,感慨萬千。他認為磨坊之事關係到國家的司法獨立和審判公正的形象,它是一座豐碑,應當永遠保留。便親筆回信,勸其保留這座磨坊,以傳子孫,並贈與磨坊主6000元,以償還其所欠債務。

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後,十分感動,決定不再出售磨坊,以銘記這段往事。

終於找到判案的依據

在菲特烈大帝時期,一次某郡法院審理了一起丈夫強奸妻子的案件。在這個案件中,妻子由於在外麵有情人,逐漸對丈夫失去感情,以至在夫妻同房時她總像是在“強咽苦水”般不自在和難過。後來她明確提出不能再有性關係,可丈夫哪管那麼多,仍然不客氣地我行我素,妻子隻好告到法院。雖然按照常情似乎這個妻子很難以讓人同情,但是法院還是把當時通行於全普魯士的《普魯士邦法》搬來認真地逐字逐句查找相關條目。整本法典大約2萬多個條目,法官們不辭辛勞,仔細查找,終於找到了這樣一條規定:“夫妻雙方不得拒絕對方因婚姻關係而產生的性權利,除非女方正在懷孕期或是哺乳嬰兒又或男方無法舉事。”法院據此駁回了妻子的起訴要求。

現在在這裏指揮的是軍長

1887年,未來的新皇帝威廉二世到第三軍司令部視察軍事演習。軍長馮?瓦騰斯勒本上將是1870年時期的出色參謀長,但卻遭到王儲的批評,要中斷他的演習。將軍冷靜地說:“殿下,請稍等一下,現在在這裏指揮的是軍長。”後來,王儲決定把將軍打入冷宮,讓他在約定的期限內進行待命。當約定的日期到後,將軍對值勤的副官說:“請您報告殿下,將軍將遵照最高統帥的命令等下去,但是瓦騰斯勒本伯爵不想再等了。”

重要的不是“合理”,而是“合法”!

一位中國留學生對德國處理家庭垃圾的複雜程序感到不滿和不解,經過一番調查後,他去市政當局提意見:“我們辛辛苦苦地將垃圾分揀歸類,而到了垃圾處理站,這些垃圾不還是重新倒在一起處理嗎?何必還那麼辛苦將垃圾分類呢?”對方答曰:“法律沒有規定進了垃圾站之後,還要重新分揀。”對於德國來說,重要的不是“合理”,而是“合法”!

德國沒有一條法律規定用黃柿子打人是什麼處罰

一個德國官員在街上被一個人用柿子打了,於是這個人被抓了起來。按法律,用柿子打人的話,用青柿子罰得重些,用紅柿子罰得輕些,因為紅柿子比較軟。但是調查發現,那個人不是用紅柿子也不是用青柿子,而是用黃柿子打的,而德國沒有一條法律規定用黃柿子打人是什麼處罰,最後那個人隻有被釋放。

你為什麼要超速

中國駐漢堡的副總領事曾講過他剛來漢堡時的一個故事:有一次,他在限速的公路上超速了幾秒鍾,為的是超過前麵德國人開的一輛車去轉彎。轉彎後,他發現被超過的這輛德國人開的車在他後麵緊追不舍,一直追了一個半小時。到了總領事館下車後,他問這個德國人為何一直跟著他。這個德國人說:“我追了你一個半小時就是想問你一句話:你為什麼要超速?”

那將是得不償失

在德國,不管是乘地鐵、公共汽車、輪渡都沒有專門的人查票。一次,一個在德國生活的中國人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既然沒人查票,是否以後可以不買票,這點錢可以省下來?當他將這個想法說給一個德國朋友聽時,她連忙擺手:“的確,有時你不買票也可以搭乘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地鐵或公共汽車上仍然有人不定時查票,一旦查到你沒買票,將處以巨額罰款,同時在你的個人檔案中有一筆黑色記錄,以後你出國簽證、貸款買房或其他大的活動,需要政府幫忙的事,就很難得到同意。那將是得不償失,因此不要占這個小便宜。”

我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一個德國某著名大學的教授在完成了一項很重要的實驗後,心情非常高興,他駕車回家。路過一個紅燈,他沒等就過去了(50多歲的人了,以前從沒這樣做事,幹什麼都是踏踏實實的)。雖然是當地時間深夜一點多了,路口也沒有攝像頭,可是偏偏就讓一個路人看到了,結果一個星期以後,他的生活中發生了一係列讓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保險公司的通知到了他家,從下個月起車輛保險費用增加2%;

二、銀行的通知到了他家,15年的房屋貸款建議他10年還清;

……

他太太問他為什麼出現這麼多的問題,他說:“我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我在得意的時候違法了。”

我每19分鍾便開車出去轉一圈

一個中國考察團在德國請了一個德國司機。一天,考察團成員在寶馬公司總部發動機形狀大樓前拍照。拍完之後,大家又去了奧林匹克體育場。回來時,司機和車都不見了。

“哪去了?”大家產生了各種疑惑。一會兒,司機開車回來。“開車轉了一圈。”司機答道。“轉一圈幹什麼呀?”“停滿20分鍾,就要交停車費,我每19分鍾,便開車出去轉一圈……”

第二節 我們應當遵守秩序

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孩子們不得在街上亂跑

尼采小時候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學生。有一天放學回家的時候,忽然下起了大雨,其他孩子都發瘋似的往家裏跑,而尼采卻慢慢地走著,帽子遮著腦袋,上麵還放著小手絹。當媽媽催促他趕快回家的時候,渾身濕透了的尼采卻一本正經地回答:“媽媽,我們的校規明文寫著: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孩子們不得在街上亂跑,他們必須安靜地、舉止文雅地走回家。”

守紀律的士兵像灰色的潮水

一位學者這樣描述普法戰爭期間的德國軍隊:“1870年,他們從充滿香煙煙霧、靠火爐取暖的房子裏走了出來。這些頭戴鋼盔、不露麵貌、守紀律的士兵像灰色的潮水,像無情的不可阻擋的戰爭機器,跨過了法國的邊界。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指揮得當的德軍在幾個星期之內在謀略上挫敗並包圍了歐洲最具光榮傳統的軍隊,活捉了年邁的法國皇帝。他們又向巴黎進軍,並在凡爾賽取勝。德國士兵所向披靡,四處殘殺,令人難忘。”

直到戰爭結束,全德國沒有發生過一起居民亂砍濫伐的事情

1944年冬季,盟軍完成了對德國的合圍,法西斯德國敗亡在即。德國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匱乏。由於德國地處中歐,冬季非常寒冷,缺燃料可能導致許多居民凍死。不得已,各地市政府隻得讓市民上山砍樹。

據那時候留學被困在德國的季羨林先生回憶:林業人員先在茫茫林海中搜尋,尋找老弱樹或劣質樹,找到則在上麵畫一個紅圈。“砍伐沒有紅圈的樹,要受到處罰。”問題是,誰來執行處罰?當時德國行政管理名存實亡,公務員盡數抽調到前線去了,市內找不到警察,全國近乎處於政權的真空。但直到戰爭結束,全德國沒有發生過一起居民亂砍濫伐的事情,他們全部忠實執行了規定。事隔50多年後,季羨林老人提起這事仍感歎不已:德國人“具備了無政府的條件卻沒有無政府的現象”。

未經相關機構允許,不得砍伐樹木!

二戰末期的一個冬天裏,一批德軍潰退到一片原始森林中,饑寒交迫,麵對皚皚白雪,大家畏縮一團。這時候有一士兵建議去伐木生火取暖,一群士兵正準備砍伐樹木時,有個士兵看見樹木的旁邊豎立一個警示牌“未經相關機構允許,不得砍伐樹木!”士兵們看著警示牌猶豫了,最終大家還是放棄了伐木生火取暖的想法,隻好蹣跚前行,士兵們最後都被凍死了。

他們果然被安排在夢寐以求的好展位上

在法蘭克福舉辦的一次展會上,一家公司想在展會上找個好位置。於是,他們就想和展廳策劃公司拉攏關係。公司派人提前到達法蘭克福,跟那位展廳策劃人員寒暄了幾句,留下一個包裹就走了,包裹中有兩枚金幣。沒多久,這家公司收到了退還的包裹,兩枚金幣原封不動。信中附有一張紙條,嚴重警告該公司不要來這一套。結果那次展會上,該公司的展位被安排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角落裏。一年過後,那家公司又另外派了一撥人去參加展會。這次他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趕在展會開始以前,給那位展廳策劃人員獻了一束鮮花,並坦言想要在展會上獲得一個好的展位。結果,他們果然被安排在夢寐以求的好展位上。

反正有廁所當抵押品

德國人編了一個嘲笑德國公務員僵化管理的故事:

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叫威利,想要靠自己豐富的計算機知識嚐試創業。創業之初沒什麼本錢,就想利用家裏閑置的車庫做辦公室,以便節約費用。他和朋友一起在車庫裏努力設計新的軟件,沒幾天就有不知道哪個單位的人員來找他們了,按照規定,工作場所不能沒有窗戶,威利必須給車庫打個窗戶。威利想:這有什麼難的?開窗就開窗吧。

窗開好了沒幾天,又有人來找威利,問他:開窗戶有沒有申請建築許可?原來還要申請建築許可。威利乖乖地去申請,然而得到的答案是:對不起,車庫不能安裝窗戶。

威利傻眼了,沒辦法,那就暫時不管這事吧,先把公司業務做起來,賺了錢就能搬離車庫了,不是嗎?有人開始對威利的軟件感興趣了,為了加速軟件開發,威利多聘了兩名員工。沒幾天,又有人來找威利了,這次的問題是:超過四個員工的辦公場所必須有獨立廁所。威利沒有錢蓋廁所,隻好去跟銀行借錢。還好,以前不願意借錢給他創業的銀行,這次倒是很爽快,理由是:反正有廁所當抵押品。

旅館起火

有一則幽默故事,說的是印度某旅館起火,遊客紛紛出逃:

中國人:夫婦二人扶著父母,子女二人隨後,不分左右東西,下樓,打破通向後花園的門窗玻璃,倉皇逃離險境。

美國人:一男士打破住房窗戶,順雨水管往下爬。

日本人:幾個女孩兒聚在一起,焦急地查看旅館牆上貼的起火時緊急通道說明,因英文不好,一時弄不清,不知所措。

德國人:一男一女,很快看懂緊急通道的說明,並循著標記及時到達緊急出口,但此出口年久失修,鏽住了。二人遂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