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一個人的天空,落寞(1 / 2)

曾幾何時,當一個人獨自漫步的時候,總是喜歡抬起頭仰望頭頂的天空,然後看著天空的那片蔚藍想入非非,想自己的人生。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人生這樣的落寞與狼狽,為什麼別人的人生與自己那樣的與眾不同呢?也不去想太多,想太多,抱怨太多又有什麼用呢?老天是這樣安排的,自己與其這樣倒不如去樂觀一些呢!命運其實就是這樣,有的人的一生是這樣,而有的人的一生就是那樣,沒有兩個人的生命是相同的,人太多的時候不得不去相信命,有的時候命中注定會是如此就一定會是如此的,而有的時候命中注定你的命不是那樣,其實也未必不是那樣,那是因為這樣的一部分人他們不相信命,他們總是在跟自己的命運反抗,直到他們生老病死的那一刻。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直到感知世事的這段時間我們的命運在別人的手裏掌管著,那個時候由不得自己,等到了再大一些我們懵懂的感知了一些世事不再被別人掌管內心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小的天地,也就有了自己小小的想法。於是我們變得孤獨,有時候也總會莫名的傷感,說不出為什麼,卻總是這樣,因為我們具備了一顆了知世事的心了。

那個時候的天空總是布滿了陰霾,晦氣的天空總是讓人感到好生的淒涼。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喜歡去習慣性的去想很多的東西,想那些晦氣,還有那好多的出乎所料的東西……

父親是個臨時工在20歲的時候跟娘結了婚,是奶奶托人說的婆家,介紹的。過了一年,爹21歲,有了我。有我之後奶奶還很年輕,50多歲,那幾年,有時候因為一點小事就跟娘爭執,吵架,每每一吵架說不出什麼時候會是盡頭,最後雙方都累了才休止。我在旁邊傻乎乎的站著,看著她們兩個吵架,心裏總有著說不出的滋味,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老爭執,老吵架,那個時候會在心裏想如果奶奶跟娘兩個人不這樣老吵架,一天天的好好過,該多好啊!可是事與願違,自己還那麼小就算是自己幼小的心裏那麼想又有什麼用呢?搞不懂她們總在吵什麼,也不想去搞懂,這樣的時候自己會找一個安靜的小角落默默的呆著,去想,去思考,去琢磨為什麼自己會在這樣的一個不好的家庭,所謂的不好也就是家庭的不和諧罷了,其實自己在心裏一直期盼的是一個和諧的家庭,可是那個時候哪裏懂得什麼和諧啊,什麼都不懂的一小屁孩,唯獨希望的就是每天能夠看到家人麵帶微笑的容顏,可是我盼不到在那個時候。後來我知道了,這是大部分婆媳之間都會有的磨合與恩怨。弟弟是在我之後一年出生的,小我一歲,那個時候一個婦女拉扯著兩個孩子是很艱難的,而且兩個孩子的年齡又相差無幾,就顯得更難了,有了弟弟,娘很早就把奶給我掐了,不讓我吃了,留給弟弟,而我也沒有辦法啊,隻能不吃唄!誰讓下邊又有了個弟弟呢?長大了,偶然的一次跟奶奶閑聊,聊到了小時候,奶奶說:“你跟你弟弟都還比較小的時候,你娘的奶不夠吃,所以隻能不讓你吃奶,留給你弟弟,後來你娘的奶不知道怎麼回事,你弟弟吃了老是麵黃肌瘦的,後來也就不讓吃了,小時候沒怎麼給你喂過奶,奶粉卻喝的最多了,那時候也是沒有辦法,所以也別太怪罪你娘了”。奶奶說的這些其實我心裏都明白都知道,奶奶是怕我怨恨娘,從小我跟娘就有點合不來,我不願跟著娘,而習慣跟著奶奶,感覺跟著奶奶又一種說不出的安全感,所以每次奶奶離開強把我塞給娘的時候,我心裏充滿了冤屈與不解,就覺得跟著娘的時候找不著跟著奶奶的那種感覺,所以每每奶奶離開我,就特別想念!甚至一連好幾天一點心情都沒有,飯也不吃,還會莫名其妙的發泄脾氣,娘也總是拿我沒辦法。

五歲那年的一天姑父突然來接奶奶開著車,當姑父拉了點東西開著車將要離去的時候我眼睜睜的看著奶奶也上了車,卻不知道去幹什麼,當時的心理特難受感覺奶奶要離開我去別的地方了,為什麼要去別的地方呢?為什麼啊?在心裏這樣想著,於是我使勁拽著奶奶不讓奶奶走,不讓奶奶離開我,可是奶奶終究是走了,把我交給了娘,讓娘帶著我。再後來我才知道那段時間奶奶的離開是去了姑姑家,因為幾個表妹都特別小,讓奶奶去給做做飯,幫忙看看孩子,姑姑那幾年特別忙,沒辦法就把奶奶接了去。奶奶去姑姑家的前幾天我總是止不住的莫名的想著想著就哭了,就掉眼淚了,心裏感覺很委屈。再過了一段時間就沒有什麼事了,跟著娘感覺自己的氣也合了。娘說那個時候的我總愛哭,一哭就沒完沒了,別人誰也說不了,都不知道累,或許自己現在的比較執拗的脾氣就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吧!

有的書上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而人的脾氣,性格是在人出生的那天就形成了的。可是我認為卻不然,因為我感覺每個人雖然都會有自己的性格與脾氣,但是這樣的脾氣性格是在出生之後的環境,還有人的影響下而形成的,同時也會具備一些家庭背景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