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孫雨林
站在萬裏晴空之下的甲板上,打開照相機對著遠處即將到達的綠洲亞馬孫雨林按下快門,兩條巨大的河豚不時露出黑色的脊背,逍遙自在地在廣闊的河水中沉浮,時隱時現。
沿著內格羅河,順流而下62千米,便抵達與索裏芒斯河的交彙處。黑色的內格羅河水與黃色的索裏芒斯河水交彙在一起卻不融為一體,黑、黃兩色的浩瀚河水涇渭分明地相伴而行數十千米後才融為一體,這種怪異的景色令人不禁叫絕。內格羅河與索裏芒斯河是亞馬孫河的兩條支流,雖然是支流,河麵卻寬闊如大海一般,氣勢磅礴。河邊綠樹連綿,無邊無際。
繼續前行,幾隻印第安人駕駛的獨木槽舟漂遊而來。獨木舟體型細長,由兩人劃槳的小舟行至岸邊,靠在密林邊用原木搭起的小碼頭。兩位膚色黝黑的青年男子箭步登上碼頭,走進用木板撐起的獨門無窗的小屋。這莽莽原始森林中沿河岸而居住的極少數原始居民的簡陋小屋看似簡單,卻與周圍的環境極為相稱。
亞馬孫雨林是神秘的同時也是富有的,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熱帶樹木鋪天蓋地,其中最高的樹木達60米。在這浩渺無邊的雨林,3億多公頃的麵積占據了全球熱帶雨林的1/3以上。亞馬孫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吸入的是二氧化碳,呼出的卻是氧氣,所產生的氧氣,約占全球氧氣的20%。而在這片土地上,生長著全球2/3的熱帶植物和大約5萬種動物。
到亞馬孫雨林參觀,不要錯過坐落在亞馬孫雨林中的卡拉雅斯露天鐵礦,偌大的露天采礦場,像一個巨大的足球場,載量達數十噸的采礦車從礦場的底部沿著梯田式的道路,將鐵礦運送到不遠處的存料場,一派忙碌的景象與雨林中的悠然自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順著一條在水上用木板搭起的小路鑽入高大的綠色叢林,如果能遇見一個明鏡一般的湖泊,便可欣賞到湖麵上漂浮的亞馬孫特有的睡蓮。睡蓮的葉子呈圓形,碩大如傘一般。蓮葉上有尖刺,葉子很厚,據說在葉上站一個人仍可安然浮在水麵上。
觀賞完睡蓮,約幾個要好的朋友乘坐小木船,在馬達聲的伴奏下疾速向雨林深處開去。船越向前行駛,樹木越密。所以在船上需低頭才能躲過樹枝的阻擋。在密林深處,可以看到打扮怪異的印第安人,他們將小船拴到樹上,手抱著被繩索纏緊了嘴巴的大鱷魚。不知何時有七八個光著脊背的印第安小孩,將巨蟒纏在身上,手托吐著芯子的蟒蛇頭部,招攬遊人與之合影,討取小費。有趣的是,亞馬孫雨林中有種叫樹懶的動物,一年到頭前臂抱樹,生活在樹上,以樹葉為食。還有一種動物叫獾熊,嘴尖尾長,褐色的長毛又濃又密,頗似狗獾。獾熊十分可愛,不怕人,成群地圍著遊客,雙腳立在地麵上向遊客索要食物。
一般去亞馬孫雨林都是沿著早已開辟好的旅遊線路漫遊,事實上並無太大驚險。蔚藍的天空,鬱鬱蔥蔥的熱帶叢林伴著鶯歌燕舞,雨林的熱帶風光旖旎多姿,令人流連忘返。當然如果是為了探險,可以獨自一人或者兩三個人結伴而行去雨林中的非旅遊區,林中的吸血蚊蟲和凶猛的野獸讓人不寒而栗。
乘坐隻能容納5人的直升機從高空俯瞰亞馬孫雨林,視野裏的雨林就像無數綠色樹葉鋪成的遼闊的綠色地毯,無邊無際,令人心馳神往,亞馬孫河無數大大小小的支流蜿蜒其間,煞是迷人。
空中鳥瞰雨林之後,將直升機降落在林中的一塊空地上,雖然雨林中小雨不斷,地麵還有些泥濘,但並不影響飛機的降落。雨林附近還有一片人工種植的椰樹林,這時可以駕駛汽車駛進椰樹林。椰樹並不高,有兩三米,非常整齊地排列在一塊一塊的長方形的田地裏,仿佛正在接受嚴格的軍訓。
亞馬孫雨林總給人一種強有力的威懾,使人尚未接近就已經臣服於它。在離開的時候,這麼一個讓人情不自禁地用心遊覽的地方,總讓人戀戀不舍,因為它是神秘的、壯觀的、熱烈的亞馬孫。
千年古樹群落
在西藏的重要林區、綠藍清澈的尼洋河畔,距林芝縣以西十多千米的巴結鄉西南坡上,有一百多畝蒼青翠綠、多世同堂、盛大繁茂的巨柏家族,它的“小輩”雖僅出生幾個春秋,“長者”卻有近幾千年的曆史。它們是祖先留下來的珍貴的“活化石”。這裏的古樹群落神奇到甚至連太陽黑子的活動規律也能從年輪中反映出來。無怪乎有人稱:一株古樹就等於是一部千年史書。巨柏為什麼這麼長壽,至今仍然蒼勁挺拔,果實累累呢?這其中的秘密如同古樹的年齡一樣,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