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藍藍的湖水,湖畔種植的大多是扶岸的垂柳,湖麵波光粼粼,一如絲綢般飄逸,褶皺處也滿含詩情,流線裏更不乏溫柔。廣闊的湖麵,明淨而通透,湖波如境,楊柳夾岸,照映倩影,無限柔情;綠水擁著青山,青山環著綠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處遠眺,港汊交錯,岸線曲折,疑仙女嬉戲於此,將衣帶遺落於這山水之間。
遺愛湖位於黃州科技經濟開發區西側,占地5400餘畝。水域麵積近4000畝。一位園林專家稱從天空往下看去,遺愛湖比杭州西湖還要美麗。河汊溝通,湖湖相扣,湖中落下座座小島。湖位於古城中,城在赤壁山下,是人間一仙境。
曆史的厚遇賦予黃州濃厚的文化積澱,罕見的城市原始生態使之更加神奇。登山遠眺,遺愛湖及古城風景奔來眼底,可謂山與城相連、城與湖相接,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1300多年前,貶謫於此的偉大詩人蘇東坡給湖畔的小亭題名“遺愛亭”,故而這個美麗的湖泊便有了一個浪漫的名字——遺愛湖。這裏不是得意者的天堂,而是失意者的故鄉,所以一直以來,雕琢不多,附會也少,還是自然清新的本色。當年的遺愛亭早已消逝在曆史的煙塵中。後來的黃州人把當年城郊現處城中的東湖、西湖、菱角湖叫做遺愛湖。為什麼會把與遺愛亭毫無關係的湖泊叫做遺愛湖呢?大概是質樸的黃州人懷念那個清廉的太守蘇東坡吧。
遺愛湖有“城中之湖”的美稱。過去城小,遺愛湖生在荒郊野外,盡管落入凡塵,倘無汙染倒也落得清純,如鄉村女子一般純淨美麗。而隨著城區的不斷擴大,遺愛湖漸漸成了城中的汙水湖。1999年黃岡市環保局提供的資料表明,每天有533立方米的汙水未經任何處理就排入遺愛湖,使水質不斷惡化。
沿湖大小企業1398家,該湖每年除承接大量工業廢水外,還接納黃州城區23萬人生活汙水的直接排入,造成湖水富營養化嚴重。當時統計的數據有500畝左右的水麵已嚴重汙染,其餘受到輕度汙染。昔日清純秀美的鄉村女子一度變得蓬頭垢麵,不堪目睹。
水是黃州之靈魂、市民之命脈,為了重新找回水鄉失落的靈性和光澤,黃州人傳承大禹治水精神,對水環境進行全麵治理。汙水治理工程將城鄉的工業汙水、生活汙水進行連片收集,集中治理,淨化了水環境,重現了水鄉“踏歌人去山陰道,載酒船來鏡水中”的意境。
如果湖是城市之眼,雖眉目各有不同,養的都是城市的靈氣,映的是城市的心,滋潤的是一地的人。從黃岡的文脈發展過程來看,700多年曆史中留下了禹王城、赤壁等著名景點;從文化角度看,遺愛湖風景區是禹王城、赤壁風景區的延伸和補充,以近代文化為主題,突出大別山文化特色,融生態、娛樂於一體,成為具有現代文化特色的市級綜合性公園,與赤壁風景區共同形成鄂東文化旅遊勝地,是武漢市大旅遊圈中獨具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基於這種定位,黃岡市政府已經就遺愛湖風景區開發規劃了大別山文化園、曆史名人園、東方養生園、風味園、異國風情園、江湖生態教育館、鳥類生態保護區、植物園、沼澤生態景觀保護園、觀光果園、森林牧場、兒童遊樂園、健身廣場、水上運動、體育中心、賓館、生態養殖景觀等十八大項目,形成大別山文化區、體育區、度假別墅區、市民公園區、曆史名人區、觀光漁業區、生態植物區七大景區。目前,緊靠湖區已經建有環境幽美、起居舒適的菱湖賓館、黃岡賓館;大洲島上已經興建起蒙古包風情園和熱帶風情沙灘。通過招商引資,菱角湖已經利用近500畝水麵開發珍珠養殖產業。著名企業彙源集團黃岡分公司、湖北太子奶公司落戶東湖之濱,成為遺愛湖亮麗的風景線。黃岡師範學院、鄂東職院、黃岡大學與其依山傍水的關係更為遺愛湖風景區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景觀。
在遺愛湖中,有一條長達數百米遍植楊柳的湖心路穿湖而過。經過連心橋,漫步湖心路,頓生“長堤春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入迷”的感覺。漫步其間,你自然會想起春天的意趣,看三步一楊五步一柳。融融的春風中,迎春繽紛豔麗,柳絲婀娜起舞。那一湖蕩漾的碧波便在春風的吹拂中激起漣漪,湖麵上一會兒波痕蕩漾,一會兒平靜如鏡,一會兒又皺折追風,看上去舒服極了。向西看去,城市裏鱗次櫛比的高樓映照在平靜的湖水裏格外迷人;向東望去,鄂黃長江大橋的高架拉索熠熠生輝,分外醒目。一路風光道不完,心隨春風舞翩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