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瓜達爾卡納爾海空戰(7)(1 / 3)

古賀司令長官的聯合艦隊司令部遭美第58特混艦隊的狂轟濫炸。被驅逐出特魯克後,他一麵命令航空母艦部隊分散在新加坡林加基地及日本本土領海基地加緊作戰訓練,一麵將聯合艦隊司令部及一部分水麵艦艇移駐西加羅林群島的帛琉群島(今貝勞群島)。但是好景不長,第58特混艦隊緊追不放,3月30日開始連續兩天空襲帛琉群島,擊沉日軍驅逐艦2艘和運輸船12艘,擊落幾乎所有的近150架飛機,並使帛琉的海軍基地成了無法停泊軍艦的廢港。就在古賀準備繼續向西轉移司令部,飛往菲律賓棉蘭老島南部達沃港途中,他乘坐的水上飛機因突然遇到暴風雨而墜毀,一場決定性大海戰之前,聯合艦隊再次失去了他們的司令長官。

1944年4月中旬開始,美第58特混艦隊再次出擊,支援沿新幾內亞島北海岸西進的麥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隊,在奪取北部重港荷蘭第亞(今查亞普拉)後,陸續向伊裏安灣發動了猛攻。盟軍在新幾內亞方麵的強大攻勢,使繼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豐田副武海軍上將錯誤地判斷同美軍決一勝負的大海戰將在新幾內亞北部的西南太平洋海域展開。5月3日,按照“阿號作戰”計劃,他下令從馬裏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等地抽出大部分岸基航空兵向南集中,並命令在新加坡和本土的航母部隊迅速向塔威塔威集結。他選中塔威塔威作為集結地,是因為它位於菲律賓群島與婆羅洲之間的蘇祿群島,不僅便於向決戰海域出擊,而且不必依靠屢遭潛艇襲擊破壞的海上交通線來補給十分短缺的燃料,婆羅洲的高純度揮發性原油,不經冶煉就可供軍艦鍋爐直接使用。

但是到了塔威塔威以後,飛行訓練幾乎不得不停止,因為島上沒有機場,航母出海訓練又頻頻受到盟軍眾多潛艇的跟蹤和襲擊,而且由於正好處於赤道無風帶內,艦載機起降都十分困難。盡管如此,急於想挽回敗局的日軍首腦已顧不得飛行員的技術問題了。

他們已決心要把這些平均隻有270個飛行小時、起降都不很熟練的飛行員投入到未來的航空大決戰中,去同平均飛行小時達520小時、疲勞時又有換班機組的美軍飛行員作一番殊死的搏鬥。

無限的焦躁情緒籠罩著停泊在塔威塔威的日本海軍第1機動部隊。每天黃昏,在旗艦“大風”號航母上都有一支軍樂隊在演奏。嘹亮的進行曲和75毫米的鋼鐵甲板能給即將出征的海軍官兵帶來征戰的信心嗎?

10.攻擊“太平洋防波堤”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決定第5艦隊向馬裏亞納群島進軍的出發日為1944年6月6日,同一天,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實施諾曼底登陸,突破了德軍的內防線。馬裏亞納群島也恰好是日軍內防線的關鍵性鏈環,是保護日本本土極為重要的南部屏障。盟軍攻占了馬裏亞納,就可以開辟其南部的關島、塞班島、提尼安島等幾個大島作為前進基地,並能從此反攻菲律賓,或經小笠原群島直接進擊日本本土。由於其重要的戰略位置,日本人視馬裏亞納群島為“太平洋防波堤”。

6月6日,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以“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為旗艦,米徹爾海軍中將乘坐“列克星教”號航空母艦,率領第58特混艦隊從馬紹爾群島出發向西北航進。在特混艦隊之後,有一支兩棲作戰編隊跟進,它由535艘艦船組成,運送12.7萬餘名陸戰隊員和陸軍部隊,他們的主攻目標先是塞班島和提尼安島,後是關島。

在第5艦隊航渡期間,馬紹爾群島和西南太平洋戰區的陸軍航空隊對加羅林群島的日軍基地反複實施轟炸,以便牽製和削弱日軍航空兵力。

6月11日,第58特混艦隊剛一駛抵關島以東200海裏的海域,米徹爾海軍中將就令其戰鬥機和轟炸機起飛,空襲南馬裏亞納群島日軍事基地。突襲完全出乎日軍的意料,日軍大部分飛機已被調往增援新幾內亞作戰,駐島岸基航空兵沒能進行有力的抵抗,不僅損失了100架飛機,而且機場。防空設施和對岸防禦的發射陣地都遭到了嚴重破壞,美軍艦載機獲得了塞班島上的絕對製空權。連續幾天猛烈的航空火力和艦炮火力準備,為6月15日塞班島登陸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