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及動物類中藥材 穿山甲
穿山甲(鱗)片是一種名貴中藥材,目前價格昂貴。但由於野生穿山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被禁捕,導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了逐步解決市場供求矛盾,滿足中醫藥治療的需要,筆者認為大力發展穿山甲生產勢在必行,在出產穿山甲的廣西、廣東、貴州、湖南等地的山區,都可進行人工試養繁殖。據悉,江西高安縣藥材所人工養殖穿山甲已獲得成功。如今,國家除把穿山甲列入二級保護動物,以加強資源保護外,也在大力提倡人工飼養繁殖。為此,將穿山甲的人工飼養管理方法要點,綜合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飼養場:飼養場地按每隻穿山甲10左右設計,建造飼養場宜選擇蔭涼、潮濕無砂石的地方。修建時要先挖出表土,直至硬底層為止,用水泥或沙灰漿砌石塊或紅磚鋪地之後,再用水泥抹麵。四周築起2m高的封閉式圍牆,內牆用水泥抹麵,使其光滑,以防穿山甲越牆逃走。然後將挖出的表土放回牆內做成假山。在假山上種植樹木、雜草,以創造蔭涼環境。新建的養殖場,在樹木還未成長茂盛時,亦可搭簡易遮蔭棚。注意樹枝、樹樁不能靠近圍牆,以防止穿山甲爬走。還應在假山旁設置小水池。
二、飼養繁殖:穿山甲性情溫順食量少,每天傍晚喂食一次,以肉、魚、蝦類以及其它小昆蟲為主,還可喂些米飯。亦可人工繁殖螞蟻類或用燈光誘集飛蛾等昆蟲給穿山甲吃。穿山甲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以夏季最多,在這期間,雌雄穿山甲的活動頻繁,一隻雌穿山甲年產仔最少二胎,每胎1~2隻,育雛期間仍然可以受孕。穿山甲配偶一般是一公配多母。人工飼養時,以一隻雄性配合3~4隻雌性為宜。穿山甲的雌雄鑒別方法是雌性胸部有兩對乳頭,雄性則無。穿山甲於雌雄交配3~4個月後,在初春或秋季產仔。新生穿山甲體呈白色、無鱗,靠母乳養育,自衛能力差。幼仔出生1個月以後,身上漸漸起鱗片變為黑褐色,體重約200g,半年後,幼仔體重可達2kg,開始獨立生活。
三、捕捉和加工鱗(甲)片:全年均可捕捉,以春夏為多。捕得後,先將頭敲昏,倒吊起來,割舌取血、剖腹、剝皮、去淨殘肉、曬幹,稱甲張。將甲張放在開水中,鱗(甲)片會自行脫落,或將甲張放入石灰水中,爛去皮肉,洗淨曬幹後即可得到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