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兩萬戰十萬(1 / 2)

位於豫州腹地的白馬兒平原,地域遼闊,地勢平坦,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獲得“騎軍擂台”的美譽。

四百年前大唐王朝征討大明時便是在這裏進行最終決戰。由六郡九城調來的四十五萬地方軍伍及十五萬邊關守軍共計六十萬大唐騎軍對陣大明洪陽關,離葑關在內的三州五關騎兵六十三萬人。

此戰從午時開始一直殺至深夜,從槍戰變刀戰,從騎戰變步戰。兩軍弓矢弩箭盡數射出,所有戰刀全部出鞘。整個平原血流成河,死屍遍地,空氣中彌漫著濃烈到哪怕是久經沙場的武人也無法適應的血腥味。

雙方殺到最後,出現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有些唐卒背上插著大唐製式的戰刀,而大明一些戰馬的馬身上紮滿了明製的長槍。更奇怪的是,一些馬身竟然出現了相互撕咬的傷痕,可見戰事之慘烈已然到了一種無以複加的癲狂地步,這場戰役被後世兵法大家評為史上最慘烈的一戰“騎軍對戰之偉壯,唯見明唐”。

雖然最後是大唐取勝,但是活下來的也並沒有多少,這就致使其元氣大傷,國力久久不能恢複到戰前狀態,所以沒多久便被人推翻了。

之後的四百年間,中原大地群雄割據,諸侯並起,諸國之間兵戈相交。連年的戰爭導致死傷無數,徹底摧毀了這裏的生機。

數百次大戰,使此地特有的黃土都因浸血太多而呈現一種暗淡的血黑色。正是因為這種先天的地質條件足夠大規模騎軍策馬揚鞭,決出勝者。所以古今戰事,凡涉及騎軍之爭,定會在這裏留下一場交鋒。

清晨時分,北楚主力開始攻城的同時,楊翦所率的兩萬部眾也已趕到白馬兒平原,與胡秀雄的十萬邶隴騎軍遭遇。

為了使隊伍能保持頂尖的戰力,昨日楊翦領命出帳,定下從左右騎軍抽調的兩萬精銳後,便命令部隊即刻進行休息。

子時出發時所有人吃夠八分飽,然後攜帶幹糧水囊與一馬分量的糧草。以一人雙馬的配備行軍,僅一夜便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一百二十裏。最後臨近白馬兒平原時在坎兒坡下的一條河道旁整頓休息,所有人帶著即將換乘的戰馬到河邊飲水,洗刷馬鼻,添喂馬料。

按照北楚軍令,凡騎軍奔襲戰,行軍時需騎乘耐力較持久的腳力馬,而與敵軍交戰之時便要換乘爆發力更強的戰馬,換乘後腳力馬必須就地斬殺。

曾有過一位戶部官員向上諫言斥責薑政治軍之法,認為騎兵一人雙馬甚至三馬,對軍費的消耗已是極大,每經戰事,若再斬殺,之後置辦馬匹,必定又將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這樣下去可能會導致國庫虧空,入不敷出。

結果,這話讓薑政知道後,立刻帶著二百親衛甲士包圍了這名“一心為國的忠臣”府邸,將府中所有的珍寶金銀一氣搬空,臨了還留下一句話差點沒把這位戶部高官氣暈

“既然大人如此忠心,為了不再浪費國庫裏的銀子,本帥隻好到大人這裏討要軍費,日後還希望大人能夠繼續補貼我們這些武夫,本帥先替我手下兒郎謝過大人的慷慨與忠心!”據說,薑政帶隊撤回後那名言官被夫人狠狠的修理了一頓,愣是幾個月沒能爬上自家夫人的床。

後來,心裏氣不過便告到袁詔那裏,要叫來薑大元帥和其對質。結果當然沒有成功,還被斥責一頓,以文臣不得插手軍政為由給降了職。此事也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這之後文官無人再敢插手軍隊的事務。

軍隊是個燒錢的主,養騎兵更甚,不用說重騎就是個無底洞。所以哪怕薑政也不敢太過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