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引入新產品的必由之路(1 / 1)

技術創新:引入新產品的必由之路

技術創新是與新產品的製造、新工藝過程或設備的首次商業應用有關的研究開發、設計、製造及其他商業活動。它包括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和服務創新。簡單地說,技術創新是指將一種新產品、新工藝、新服務引入市場。

科學和技術都是創新賴以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如果說科學的測度是增進對自然現象的理解,那麼,創新的測度則是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程度,用現在的話說,是產生的經濟效益。有時一個非常小的技術發明可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集裝箱便是一例,它的技術含量很低,但卻產生了一場運輸革命。

技術含量低但影響巨大的創新的另一個典型是本世紀初福特的T型車。在T型車製造中,福特沒有作出什麼重大的技術發明,像流水線作業、傳送帶、零部件的可交換性等都是他人的發明,但都沒有用在汽車製造上。福特的重要創新是:用技術的方法解決了一個用可靠的質量、最低的成本生產大規模產品的經濟問題。這一創新極大地拓展了汽車市場,使汽車不再是富人的專用品。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所以,技術創新的本質是將科學技術應用於產品、工藝以及其他商業用途上,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技術創新對社會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但對企業家來說最直接的目的則是通過將一種新產品、新工藝、新服務引入市場,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隻有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產品或服務才能在市場中站住腳,才有大利可賺。正因為如此,幾乎每一個有抱負的企業家都視技術革新為企業第一要務。

德培尼蒂:技術創新振雄風

卡洛·德培尼蒂,意大利人,1945年生,1978年出任負債累累、瀕臨破產的意大利奧裏萬帝公司的總經理。靠“三粒金丹”,經5年努力,他使垂死之中的“奧裏萬帝”從每年虧損約1億美元的困境中解脫出來,起死回生:1983年,公司的產值增加兩倍,銷售額從10億美元增加到22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打字機生產企業,並成為歐洲最大的數據處理公司。德培尼蒂成了稱雄世界的“打字機之王”。

奧裏萬帝打字機曾稱霸歐洲市場,在世界各國都暢銷過。但70年代以來,由於IBM的電動打字機席卷歐洲市場,奧裏萬帝失去競爭能力,再加上經營不善,終致債台高築。德培尼蒂出任總經理後,深入調查了解奧裏萬帝公司的外部、內部環境,分析“病因”,探求“病根”。

經過調研,德培尼蒂清醒地看到:信息技術革命對辦公自動化將產生深遠影響,打字機的電子化勢在必行。當時世界市場風行的是IBM的電動打字機,電子打字機尚在試產之中。他果斷決定不走機械式電動式電子式的老路,而采用“跳躍式戰略”,直接主攻電子打字機。

受到鼓舞的科技人員,抱著同舟共濟之決心,很快設計出性能高於同行們的電子打字機。德培尼蒂馬上組織生產,當年就在市場上大出風頭。他趁熱打鐵,毫不鬆勁地組織科技人員繼續研製更新穎的電子打字機。蒼天不負有心人,兩年後又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手提式電子打字機。這種打字機投放市場,使奧裏萬帝產品的技術水平一躍居於全世界同行的領先地位。1982年,奧裏萬帝電子打字機在西歐市場上的占有率達50%左右,在世界市場上約占30%。

德培尼蒂認為,麵臨各方麵的挑戰,每種產品的市場規模總是有限的;多家競爭,誰也無法久操勝券,根本性的措施是不斷開拓有發展前途的新領域,實行多樣經營,以便“東方不亮西方亮”。

在第二期發展投資中,德培尼蒂投資2.6億美元,用於信息工業方麵的數據存貯、軟件和人工信息等領域。為擴大國際市場,對付IBM的競爭壓力,他把公司股份的25%出賣給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美國數據處理設備公司聯手建立合資企業。這樣,奧裏萬帝公司便能源源不斷地獲得電話電報公司和數據處理設備公司的管理技術和軟件技術。此外,德培尼蒂還在美國選擇了20多家有技術特長但缺少資金的中小型企業進行投資,不僅獲得了這些企業的科研成果,填補了奧裏萬帝係列產品中的一些空白項目,而且又拓展了美國市場。

除了上述通過出賣股份、合資經營的方式獲取美國的高新技術外,德培尼蒂還通過種種手段引進新技術,如購買技術專利,購買高技術電子企業的股份(例如,德培尼蒂支付500萬美元,購買了生產文字處理設備的新特蘭克公司的18.5%股份,從而直接獲得了該公司的一批科研成果,完善了奧裏萬帝公司的產品係列),等等。

僅僅五六年的短暫時間,德培尼蒂靠著技術革新,便使氣奄一息的“奧裏萬帝”返老還童,重振雄風,不僅在打字機行業恢複了往昔地位,而且其數據處理業務1984年的營業額達20億美元,在世界同行中躍居第1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