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定勢與技術創新
思維是指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認識的理性階段。企業家的思維成果往往要轉化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決策。
過去的思維成果如果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或者未曾被證明是錯誤的,人們將產生對這種思維方式和思維成果的經驗,以後遇到類似事物和現象時,人們僅憑經驗就可以得到結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思維定勢”。因而人們才能有知識、閱曆、經驗的積累。但是,受“思維定勢”的束縛,人們通常隻能得到“常規”結論,使人們的思維因遵循守舊,因而阻礙了人們的思維創新。
思維創新是一種打破了常規的、具有創見意義的思維。這是進行技術創新的思維基礎。思維創新的本質旨在適應市場、開拓市場和引導市場的應變性思維。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說過:“市場經濟是一種開拓進取型的經濟,因而創新是一種最寶貴的企業家精神”。
創新思維隻可能產生在那些在市場競爭中充滿了危機感、擴張欲和創業衝動,以及有著向傳統、慣例、常規挑戰的膽識和魅力,因而總是千方百計改進經營管理、追求卓越的企業家身上。企業家將創新思維一次次地轉化為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源泉,從而成為市場巨人。
按照消費需要去思維技術創新,能獲得成功,這已為大量的實踐所證實。除了這種被動地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企業生產經營條件變化和社會觀念變化需要進行思維創新外,主動地思維技術創新能創造新的消費需求、拓展企業生存空間。事實證明,這也是走向成功的一條途徑。
莫裏森:創新思維閃耀出的火花
莫裏森一直在一個地下實驗所裏開發和生產隱形鏡片。1963年由於他的努力,一種新材料用於第一批軟式鏡片,然後他與兩位律師合夥取得了這種鏡片的專利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眼科學主任喬治·布蘭肯錫普說:“他是眼科領域最有見識和創造精神的科學家之一。他大大改進了隱形鏡片,使之從實驗領域走向批量生產。”簡而言之,在60年代,美國銷售的所有軟式鏡片都是在莫裏森的實驗所裏製造的。
由於在隱形眼鏡領域的開創性努力,他成了億萬富翁,他的患者中有很多名人。此外,即使他們是名人,也不得不在莫裏森國外旅行期間坐等約診,因為莫裏森還是14個皇室的眼保健醫生。
現年70歲的莫裏森是在60年代進入皇家圈子的。當時,比利時國王博杜安多次試驗隱形鏡片總是效果不好,於是人們向他推薦了莫裏森。莫氏成功地為這位君主配上鏡片。後來他回憶道:“我回到布魯塞爾的旅館,發現荷蘭女王朱莉安娜已在電話上留言。這真像童話一樣。”他也為摩洛哥王妃格雷斯和伊朗國王進行了及時治療。
報酬是豐厚的。莫裏森在哈裏斯堡的座車是一輛1960年的勞斯萊斯銀雲轎車。這輛車是朱莉安娜女王的贈品。莫裏森為女王幾乎失明的女兒瑪麗亞·克裏斯蒂娜公主配了鏡片,從而大大提高了她的視力。朱莉安娜的丈夫伯恩哈德親王封莫裏森為騎士。莫裏森和他的妻子露絲還在哈裏斯堡郊區的家裏接待過瑪麗亞·克裏斯蒂娜公主和摩納哥的亞爾培王子。
1985年,羅伯特·莫裏森攜帶家人在中東旅遊時突然來了靈感,在一個喧鬧的市場裏,這位美國賓州哈裏斯堡的配鏡師見到一位織毯工人正在和他們孩子們爭論。翻譯告訴莫裏斯,孩子們要父親退休,因為他老是出錯。莫裏森問那人有多大歲數,回答是剛42歲。然後這位藝人就繼續編織,他的雙臂伸得遠遠的。莫裏森馬上意識到問題所在:他需要眼鏡。
莫裏森回憶起他的想法:世界上肯定有幾百萬人眼睛不好但又得不到治療。於是,莫裏森想出了一個解決的辦法。他和兒子一起設計出速配眼鏡(INSTANTEYEGLASSES),即一種可以幾分鍾之內裝配完成的眼鏡,售價每副約20美元。
為了保持低廉的價格,莫裏森國際公司對眼鏡製作過程重新進行了設計。他們不用傳統預製壓模鏡片,而用可以膠合在一起並按不同臉型進行調整的鏡框。
莫裏森的創新並不都取得這樣的成功,一種用於測量角膜瘢痕以及跟蹤眼病的設備就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莫裏森這個靠自我催眠以減少睡眠時間的人,仍以自己能繼續搞革新而自豪。他說:“我從來就認為,一個人不應該害怕去做任何創新的事情。”因此,像他這樣的年紀,本可以從事自己的愛好,如打打網球或繼續收集有異國情調的旅館鑰匙等,但莫裏森卻一次次在眼鏡領域開辟著新天地。
莫裏森就是這樣一位充滿了創新思維的人,他的創新思維一次次地激發他進行技術創新,也一次次地將他推向事業發展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