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女生都是洛麗塔
不是每個女生都是洛麗塔,也不是每個男生都是小王子。隻是每個女生都有一個夢吧,都希望有一個男生在將來能好好疼自己。
有男生替自己背書包,有男生陪自己跑步,有男生騎著單車托著自己。
青春的夢想,是最最美好的。那些純潔的友誼,深深淺淺的小秘密,在心裏會悄悄地開花嗎?相信是吧。
多年以後的某一天,將來的自己笑著對現在的自己說,就像現在的自己對著過去的自己說一樣——
瞧,這就是成長。
附錄——
《石家莊日報》2011年3月4日——
90後小作家眼中的90後
“我們的世界陽光燦爛”
2011年1月,一本名為《像向日葵一樣成長》的長篇小說,出現在石家莊青春文學的書架上。書的作者叫孟祥寧,是我市二中一名高二學生。“現在很多描寫青春期少年的小說把90後給醜化了,說我們沒有自立能力、沒有責任感、是垮掉的一代,這種觀點太偏激了。”孟祥寧說,“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我和我的同學的初中生活,我也想通過這部小說讓大家看到90後孩子的成長。”
□本報記者??石雅彬????
1993年12月出生的孟祥寧,是個標準的90後。在她的眼中,90後的生活是有夢想、有擔當、有責任感的陽光生活,她要通過自己的文字讓大家改變對90後的看法。
寫書講述成長故事
黃色的向日葵,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青春氣息躍然紙上。這是孟祥寧半自傳形式的長篇小說《像向日葵一樣成長》的封麵,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莫小愛的初中女生在校園和家庭中成長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我和我的同學的初中生活。”
2009年夏天,孟祥寧以班級第一的優異成績考入了石家莊二中。這個暑假,孟祥寧常常泡在書店裏。但是在浩瀚的書海中,孟祥寧卻發現,書中描述的90後和現實生活中的同學、朋友們並不一樣。
“非主流”、“頹廢”,孟祥寧最討厭社會給90後強加的這些標簽。“我自己就是一個90後,我的經曆跟那些小說中描述的完全不同,我覺得自己有必要寫一部‘正常’的90後小說,讓大家了解我們90後究竟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
於是,在2009年的暑假,孟祥寧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根據自己的真實生活,寫出了一本18萬字的半自傳形式的長篇小說——《像向日葵一樣成長》。這本書以孟祥寧的初中生活為藍本,講述了一個名叫莫小愛的女生在校園和家庭中成長的故事。2011年1月,《像向日葵一樣成長》一書擺上了省會的書架。
最年輕的省作協會員
雖然孟祥寧剛滿17歲,但是她卻是河北省作家協會的“老會員”了。
在孟祥寧的童年印象裏,鄭淵潔是她最喜歡的童話叔叔,而除了鄭淵潔之外,爸爸也是孟祥寧崇拜的偶像。爸爸喜愛文學,可是因為不懂電腦,所以每次寫了詩都是由孟祥寧打到電腦上,這也讓上小學的孟祥寧早早地接觸到了文學。
在爸爸的熏陶下,孟祥寧也開始動筆寫一些小文章。在小學六年級的一次中國小作家征文比賽中,孟祥寧憑借一篇童話奪得了二等獎。?????
自此,孟祥寧的創作熱情一發不可收拾。隨後幾年的課餘時間裏,她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童話、詩歌、小說等不同題材的百餘件作品。隨著寫作的深入,孟祥寧也越來越喜歡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2009年3月,年僅16歲的孟祥寧被批準成為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並且成為協會中最小的一名會員。
描摹自己眼中的90後
“作為一名90後,聽到很多關於我們這一代負麵的評價,他們說我們缺乏理智、依賴性強、沒有理想、盲目崇拜……我認為,這些都是對我們的偏見。”在孟祥寧的眼中,90後的生活是有夢想、有擔當、有責任感的陽光生活。
孟祥寧寫過一首歌,名字叫《紙飛機》,就是獻給所有90後的。“我覺得我們90後具有創新精神,敢想敢幹。我們發明了火星文和非主流,表麵很堅強,但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獨生子女,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壓力有時會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其實我們的內心比誰都脆弱。我們把友情看得很重,朋友的謊言和背叛會讓我們很受傷。我們總被人說是頹廢的一代,其實我們也有希望,也有夢想。”
提起人們對90後“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的描述,孟祥寧有自己的看法。“90後並不自私。記得有一次我們坐公交車出去玩,車上隻有一個空位,大家推來推去,都想讓別人坐。我們在班裏有什麼好吃的,都是大家拿出來一起吃,有什麼困難也是一起解決……”孟祥寧說,90後不僅不自私,還很有社會責任感,許多班裏都訂了各種報紙,下課了大家一起討論新聞、時政消息。經常會組織班會,關注社會上的一些現象,說出自己的感受及評價。“我們雖然還在讀書,但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我們用自己默默的方式關注著社會,我們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舉動,但是我們會盡自己的小小努力去改變社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比如穿著校服的90後,很少有闖紅燈的現象,我們90後也很少有公共場所吐痰的,這些行為都是我們在默默維護和提升著社會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