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評祥寧
那麼,眾位見多識廣、學養深厚的文學前輩們,對“孟祥寧現象”又會做怎樣的評價呢?著名作家、詩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石英老師第一個發言。著作等身的石英老師首先對文學新人孟祥寧的創作方向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在青少年作品脫離現實胡編亂造、玄幻盛行的情況下,小作者堅持真善鎂,寫積極向上的人生,走的是一種正路,是人間正道,是對現實主義創作道路的堅守。(孟祥寧們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複歸”。她的《像向日葵一樣成長》《我的青春是首歌》,展示了其在創作道路選擇上清醒的頭腦與魄力。
石英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作者的天賦、語言駕禦能力不可回避,但不能過早地把這些東西看得過重。人生的道路還十分漫長,需要堅韌、隱忍,百折不撓,需要不斷地奮發。生活有時候是很殘忍的。但對一個作家而言,挫折也是財富,創作需要年齡的積累、閱曆的積澱。
著名散文家、文學評論家,中國文化報副刊主編紅孩發言的題目是《切慢肯定或否定》。他開場即列舉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所謂的童星作家現象,蔣曉涵、田曉菲、郭敬明等等。他認為,簡單地將作家以60後、70後、80後、90後這樣的年代分層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必要的。孟祥寧目前還是個讀高中的孩子,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應讓她按照自己的軌跡走。如果將來繼續走文學創作的道路,就要有不斷的生活積累,不斷充電的過程。創作是很消耗“能量”的,應防止過度透支,過早透支。
河北師範大學教授、著名散文家劉紹本老師的發言激情飛揚。他首先肯定了孟祥寧“自畫青春”的創作道路,肯定了其對於傳統的價值和意義。鼓勵小作者今後多在文學創造力的培養上下功夫。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軍旅作家,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王宗仁對孟祥寧長篇小說《像向日葵一樣成長》進行了重點剖析,對與向日葵有關的細節在作品中反複出現,形成主人公心靈激蕩、在挫折中成長的一條暗線十分讚賞。王宗仁以為,這代孩子早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小說家、河北省作家協會創作聯絡部主任劉建東結合去年全省青年作者成長狀況調研的情況發言。他認為,“孟祥寧現象”的意義至少有兩點。第一,能夠喚起更多更年輕的作者對文學的熱愛、向往。第二,她的文學觀念與傳統文學觀念一脈相承,沒有迎合世俗,也沒有迎合商業。(這在當下的青少年創作中是難能可貴的。)
劉建東認為,目前河北的年輕作家亟需補上“經典”這一課。“90後向日葵派領軍人物”,這樣的概念不要標榜,應沉潛下來寫作,過早給自己定性是不明智的。文學需要以一種孤獨的力量去追尋,需要以一種謙虛的態度去追尋。
孟祥寧在作者感言裏說,要做“鐵凝第二”。對此,著名散文家、評論家,《當代人》雜誌原主編朱寶柱在發言中生動講述鐵凝成長故事,對小作家循循鼓勵、引導。他說,鐵凝始終保持了一顆“不安分的躍躍欲動的心”;她和她的家庭生活得十分有情趣。培養情趣很重要,會影響到作者今後的寫作麵貌和語言風格;鐵凝擁有很大的犧牲精神,放棄城市的優裕生活到農村勞動,放棄當文藝兵的機會,後來又為了寫作放棄到北大讀書。紮實、厚實的生活積澱,造就了鐵凝的成功。
祥寧的幸福與幸運
孟祥寧小小年紀躋身文壇,與家庭的支持分不開。
祥寧說,感謝她的爸爸孟勝利為她選擇了寫作之路,事實證明爸爸是對的。
可以想見,孟祥寧出版三本書,從費用到聯係出版社,都不是一個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召開這次研討會,與各個方麵溝通聯絡,孟勝利一定費了很多很多的心。作為一個有天分的孩子,她是幸福的。
這次研討會,小寧母校二中副校長翟麗光來了,她的同學、小文友也紛紛前來祝賀。大家的關注、關心,鮮花和掌聲,讓她的成功獲得了更大的幸福感。
但我以為,這次研討會,對孟祥寧今後的文學道路而言,是一個重要而幸運的起點。在真正的文學批評幾乎幾乎絕跡,評論變身“表揚”“吹捧”的當下,與會各位老師講真心話、真情話,不捧殺,不棒殺,而是語重心長、言之諄諄,充分表達了前輩對後學的愛護、負責,對文學新人的深切期望。此心可昭,此情可感。
前輩們的忠告和希望,對一個剛剛起步的孩子,勝過多少過頭的稱讚、誇獎。小寧能有機會與這些肝膽相照的老師們麵對麵,是多麼的幸運。
我恭喜祥寧。
從鐵凝的創作道路中汲取營養
——致孟祥寧小作者
朱保柱 於2012年2月19日“雨水”節
祥寧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