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那些路過心上的男生(10)(3 / 3)

緊接著,作者又使用了“嘈雜”、“混沌”、“大霧”、“十字路口”這些象征意義強烈的詞彙,進一步渲染了“找不著北”的旨歸。

通觀《找不著北》,我認為孟祥寧的這篇小說的布局謀篇、衝突安排、語言演繹等是費了心思的。作者16歲就加入河北省作家協會,成為我省最年輕的作家是當之無愧的。在她的《我的初中生活》一書封麵的折口的“作家介紹”處我發現,孟祥寧的筆名竟是“落淚不哭”。為什麼會用這樣的筆名?開始時我有些詫異,我要尋找答案。在我看來,在我們國家經過改革開放人民實現了初步小康生活的時候,“80後”、“90後”們該有多麼的幸福?他們是小皇帝,是小公主,可是他或她們卻依然有自己的煩惱。這個觀點在讀了《找不著北》之後我好像更明白了。從一定意義上說,現在的年輕人的競爭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加激烈,他們的生存困境更為窘迫。人們認為他們頹廢、自私、不成熟,有一點道理,也存在一定的偏頗。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的必然產物,而不可能是空穴來風,天外來物。就拿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來說,實質上還是一個優質社會資源相對短缺情況下,家長、學校和考生共同參與競爭和角逐的結果。

從“找不著北”到“落淚不哭”,我看到的是唐昕、孟祥寧們的一種隱忍、堅強、勇敢和自信。

美少女的美麗彩虹

????????????——我讀美少女作家孟祥寧小說的感想

????胡慶軍(天津)

???????給人寫評論,大都捧著說,我卻不這麼想。尤其對文學青年,他們出道晚,經驗少,有些欠缺在所難免。如果都完美,倒不正常了,所以更不能一味地捧。多點兒逆耳之言,該是善意的友好的幫助,不知祥寧以為然否?我看得出來,祥寧有文學才華,她寫的散文、詩歌、小說,如果再多寫積澱,必將豐厚她的修養,為她拓展出更深廣的天地。

?????? 一口氣讀完少女作家孟祥寧的四篇短篇,遂有一種沉重感,也許是我自己也曾經青春年少、意氣風發吧。

?? 祥寧的小說有著詩一樣的語言,每篇作品都有著飽滿完整的故事和一個陽光性的結尾,這些故事在她的筆下娓娓道來,有關友情,有關青春,有關夢想,有關萌動的愛情。《小團圓》中,張愛玲說“這是一個熱情的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什麼東西在。”我有時想,文學就好比一支普照人類精神家園的火把,一代接一代、一輩傳一輩,傳遞溫暖、光明與理想。老一輩早已把文學的火把像模像樣地傳承給了我們,如今到了該讓更多的80、90的後生們接過這火把的時候了。讀祥寧的小說,用心,會想起自己的曾經青春年少,她用快意的書寫,為我們繪就了一道美麗的五彩虹,這些故事讀來親切,因為那是少女作家夢幻化而來的。既然是她的五彩虹,它自然塗抹有繽紛的色彩、閃射著青春的光芒、映現著斑斕的故事和許多閃亮的思想火花。

??  祥寧對情感的描述和表達是節製的,隱忍的,熱情,瞬間爆發。爆發後,卻是水一樣的沉寂,浪漫、快樂和思考。這些小說,就在我們乘著一部抵達夢想的電梯緩緩上升,輝煌和平靜的背後,隱藏著更多未知的生活。但,越平靜,越戲劇,也越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這也是祥寧小說的魅力所在。

?? 這四篇小說的題材都是學生的情感生活,寫得都真實自然,人物個性豐富多彩,不乏情動於衷的細節和場景,一點兒沒有忸怩作態,嘩眾取寵。其中《750分把青春變成750歲》、《健忘症》更有趣味,除了文筆流暢,格調清新,還處處洋溢著時尚氣息。男生與女生們,在友情加戀情、猜疑與誤會、或陰錯陽差的矛盾旋渦裏終日廝磨,假戲真作,又假戲成真,分分合合,悲喜交錯,演繹了青春年少的清純、浪漫、卻有些撲朔迷離的情感生活,顯示了年輕作者對校園生活的細致觀察和生動表現。這些故事,截取校園生活片斷,抒發生活感受,塗抹色彩比況情感的起伏跌宕——喜怒哀樂,一段段文字情景交融,讓人感知著一顆或倔強或絕望或感傷或悔悟的心。

?????? 我讀祥寧,權當作讀青春,因為當代青年人盡管蓬勃有生氣,但他們的情緒不穩定,思想脆弱,經不起挫折,又過於敏感,常有憂鬱、孤獨的時刻,這也許就是作者寫出“曬曬自己發黴的心”的原意。

?? 但是,總體上看,祥寧的作品情調還是喜憂參半,太過浪漫的作品有時讀來就離我們的心遠了些。這樣的寫作常見於創作經驗不足的年輕人,他們對生活現象缺乏深刻的分析和認識,又簡單地采用了過於抽象的數學概念作類比主體,也就難以解析紛紜複雜的生活現象了。對於這一點,希望祥寧和廣大文友能引以為鑒。

讓我在期待著作者下一篇更精彩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