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而愉快地度過青春期是青少年以及父母、社會的共同心願和責任。作為父母首先要充實性健康知識,增強引導子女了解性與青春期知識的正確性、趣味性。
第一,主動講解常識,解除子女疑惑。健康而愉快地度過青春期是青少年以及父母、社會的共同心願和責任。作為父母首先要充實性健康知識,增強引導子女了解性與青春期知識的正確性、趣味性。要組織8歲以上的孩子觀看有關青春期知識錄像,帶領子女到計生服務站、衛生院谘詢或圖書室閱讀有關資料,更重要的應講解有關常識。主要有:女孩青春期的生理變化特征是胸部發育、月經、臂部加寬。男孩有發聲、長高、長胡子、肩部加寬。少男少女臉上的暗瘡又叫青春痘,是由於受到荷爾蒙的刺激,皮脂腺分泌大大增加,有油脂積聚在毛孔口時,與汙垢一起形成暗瘡。暗瘡的處理和預防方法是保持皮膚清潔,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如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保持心境開朗和充足的睡眠,用手擠、捏容易使暗瘡惡化。男孩的睾丸,女孩的卵巢又叫性腺,在青春期期間受到腦下垂體的刺激而分泌男性或女性荷爾蒙。影響發育的因素有先天和後天兩種,先天就是遺傳,後天因素包括營養、運動及休息。男性在睡覺中的射精現象稱夢遺,因精子連同精囊及其他性腺的分泌物混合成為精液,平時清醒時意誌力較強,使陰莖不會勃起和射精,而在睡眠時精神鬆馳,容易勃起和射精。並不是所有男孩都會夢遺,因人而異,夢遺對人體沒有害處,是正常現象。成熟的精子會在附睾裏貯存,如沒有射精,精子在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死亡,被身體吸收。男孩陰莖前端包住龜頭的那層鬆軟皮叫包皮,洗澡時應將包皮向後翻起清洗。女孩月經約在11~14歲開始,每月大概有一顆成熟的卵子從卵巢裏排出,如果沒有精子和卵子通過性生活結合,子宮增厚的內膜不需要儲備作孕育胎兒之用時,就會在排卵後大約兩星期左右自行剝落,經陰道排出而造成月經現象,維持3~7天不等。每次月經周期不一定是28天,有人是40多天,有人10多天。少女開始月經期不準,隔數月才來一次也屬正常,待一兩年後就會規則了。經血本身是清潔無味的,但經過陰道受到無害細菌的分解,才會產生異味。行經期間不需要特別戒口,最重要的是注意局部清潔衛生。女孩的乳房兩邊大小不一是正常現象,乳房的作用是哺育孩子,其大小並不重要,均衡的飲食、正確的姿勢和適量的運動,都可幫助乳房健康地發育。父母隻有向孩子講明這些知識,才有利於解除孩子困擾,指導孩子正確保健。
第二,鼓勵子女記錄成長情況,喜迎各種生理變化。為讓子女在心理上做好適應青春期的準備,父母應幫助8歲以上的孩子製作《成長記錄表》,鼓勵男孩或女孩細心留意自己的身體發育情況,認真及時地將身體長高、乳房發育、睾丸及陰莖增大、陰毛及腋毛出現、發聲長胡子、首次遺精、月經初潮及正常以及停止長高等等情況記錄在案,目的是讓子女在心理上做好適應青春期準備,以喜悅心情渡過青春期。
第三,協助子女接納自我,討論製訂改善方法。發育中的子女,常會為我是否已達到成人標準而憂慮,作為父母應采取方法,讓孩子接納身體和個人成長的特點,建議父母先讓孩子把“我喜歡的轉變”和“不喜歡的轉變”分別說寫下來,並針對“我不喜歡的轉變”,了解其原因,與其分析哪些是先天因素,哪些是可以改善的。爾後,共同討論製定改善生理轉變的方法和步驟、方式,以及如能達到改善目標的獎勵辦法。通過這種方法協助孩子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改善自我、完善自我,健康成長。
第四,倡導子女寫好日記,加強親子之間交流。子女能夠用言語說出自己的困擾或提出疑問,父母當即解答,固然最好。但這很難做到,而寫日記的形式會比較自然和容易實現。方法是:父母鼓勵子女就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寫在家庭日記簿上,雙方協議放在秘密的地方,雙方隨時翻閱。父母要主動翻閱子女日記,發現子女的困擾及時寫出解答意見,情況嚴重的要及時找機會討論解除,而子女應及時打開日記尋找答案,保持良好的兩代之間溝通,愉快輕鬆地渡過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