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幾個人也正在忙,新年新年,什麼都要煥然一新,這屋子裏裏外外都是要打掃一遍的。
見到他們來了,方茹放下手裏的抹布,笑道,“你們家都忙完了呀?”
“差不多了,今兒把東西都買了。”顧冬兒指一指顧明瑞手裏的紅紙,“小景寫字好看,想讓他寫兩個福字呢。”
“不怕你們奶說呀?”方茹很知道他們家的情況。
“哥說貼櫃子上,沒事兒。”顧冬兒說著就拿起抹布,“我跟你一起弄。”
方茹也不客氣,“好罷,你先擦著,我去河裏再打盆水來。”說著就拿起院子裏的一個大木盆往外走。
桐平鎮水源充足,小小一個鎮周圍有兩條大河,梁興河與元河,都是直通蘇縣的,堪稱是蘇縣的母親河與父親河,而元河的其中一段正位於小陽街的南邊,因此這附近的居民,不管是淘米,洗衣服,還是打水回家燒飯擦洗,都是去元河取水的。
顧春芽見狀,忙一推顧明瑞,“哥,你力氣大,不幫著去端呀,你們兩個人一起去,可以多端幾盆回來麼。”
顧明瑞給她說得紅了臉,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方茹卻大方,招呼顧明瑞,“走罷,我也確實累了,這盆兒都你拿。”
顧冬兒聽了抿著嘴笑。
這下,顧明瑞可有了十足的動力,怎麼還會不去,接了木盆,又拿了一個就快步走了出去。
柳氏瞧著,嘴角也是翹起來,說方茹,“怎麼就差使起人來了?”
“怎麼不能,他們不是要咱小景寫字麼,端幾盆水交換唄。”她嘻嘻一笑,出了去。
那樣的開朗大方,顧春芽看著她就喜歡,琢磨著自家爹娘到底啥時候去跟顧老爺子說這兩個人的事情。
柳氏讓顧春芽坐,“我去叫小景。”
方景一會兒就出來了,他穿著靛青色的粗布棉襖,胸襟上有些木屑,一來就說道,“怎麼叫我寫?顧四叔可比我寫得好。”
“我哥喜歡你寫哩。”顧春芽把大紅紙給他,“你可不能讓我哥失望,他還指著這兩個福字,明年發大財呢!”
方景一下子笑起來,拿著紅紙摸索了兩下,“那可是有點兒難,不然我早就發財了。”
這下顧春芽也笑了。
“走罷,去裏頭。”方景一擺手。
方家地方很小,可就是這樣,仍然有方景獨立的一處書房,裏麵有一張書案,一個書櫃,四把椅子,還有一個小方桌。
不過小方桌好似壞了,有條腿從中間裂開,不太安穩,旁邊牆上靠著根木條,地上有一些木屑。
顧春芽看看方景,“你是要自己修桌子呀?”
方景有些不好意思得笑了笑,拍了下身上的木屑,“請人要花錢呢,我借了木鋸自個兒試試。”
也是個懂事的孩子,顧春芽記得第一次來方家,對方景幾乎沒有什麼印象,隻覺得是個溫和的少年。現在離得近,看他五官,跟柳氏,方茹都不像,可能是隨了他父親罷,有一張棱角分明的臉,不大不小的眼睛,笑起來如同春風一般,令人覺得舒服。
她笑道,“要不要我幫你,一個人也不太好裝。”
“沒事兒。”方景推辭,“萬一弄傷了手可不好。”
顧春芽指一指那條木腿,“其實隻要鋸兩小段木頭下來,弄些鐵釘子前後固定下就行了,你自己再做一個木腿可難呢,也不太好裝。”
方景眼睛一亮,“我怎麼沒想到,真是好辦法!”
“是罷?這樣弄的話,我幫你,一會兒就好了。”顧春芽微微一笑。
印象裏,眼前的小女孩一直是內向的,比顧夏荷還要少言,可今兒打從她進門,方景便發現顧春芽與記憶中的形象不太一樣。
他不由得又看她一眼,“那行,你幫我扶著。”
顧春芽就把那根木條拿好,方景轉身取了木鋸來,又找了些鐵釘子,兩人忙活了一陣終於把小桌子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