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一大早,華流芳來報信,說顧冬兒有喜了,一家子頓時鋪子也不開了,全都去了那院子。
楊氏喜得合不攏嘴。
她早前就在擔心了,說是成親好幾個月了,一點動靜都沒有,隻是也沒問顧冬兒,想過段時間再看看,結果卻懷上了。她雙手合十對天拜了拜,笑道,“哎喲,我說呢,早上鳥兒在梅樹上叫的嘰嘰喳喳的,原來是喜鵲,來報喜的!”說完坐到床頭,關切的問女兒,“吐的厲不厲害?還有哪裏不舒服的?”
“倒是不厲害,就吐了一次,別的都好。”顧冬兒笑道,“我也不想躺著,相公非得叫我不要動,說還要請個婆子照顧我。”
這女婿就是挑的沒有錯,楊氏聽了更加喜歡華流芳。
“請個婆子也是妥當的,家裏冬生還小,身邊不能少了人,鋪子又忙,為娘還真的不能天天來看你,你一個人到底不太方便,女婿想的很周到。”
華流芳道,“看嶽母都這麼說,你總同意了罷?”
顧冬兒自然不再反對。
顧應全卻問,“你父親,母親那裏也說了?”
華流芳怔了怔,繼而苦笑起來。
若是正常情況,他應當立即去給父親報喜,可不知怎麼竟沒有想到他,頭一個就去了嶽父嶽母那裏,可見在他心裏,華家的人反倒沒有顧家的人親了。
這也是人之常情。
華家趕了他出來,顧家卻一點不嫌棄,把女兒嫁給他,準備了豐厚的嫁妝,他每次去,也都待他極好,照顧妥帖。嶽母還常常做了好吃的送過來,把他當親生兒子一般,人非草木,時間一長,自然也感激在心裏,生出了不一般的感情。
他暗地歎一聲,“我現在就去。”
看見女婿居然還沒通知親家,顧應全忙道,“快去罷。”
方茹抱了孩子也坐過來,笑道,“等你生下來,兩個孩子也有個伴兒。”
顧冬兒卻是撲哧一聲笑道,“大嫂,你忘了,你們要去蘇縣呢。”
眾人一聽這話,都沉默下來。
像是離別提早了一般。
顧春芽鼻子也微微發酸。
人這一生,總要經曆好幾次分別,不管在哪裏,都逃不掉!
顧冬兒作為姐姐是很合格的,對她又愛護又不以姐姐的身份質疑她,顧冬兒總是很支持她做的每一件事。
她投身在這家裏,可說是十分幸運。
不管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弟弟,他們都信任她,支持她,所以她才有了今日的成就,開出了第一家食坊。
也許她自己也是有本事的,可沒有他們,她的喜悅無處分享,她的煩惱無人分擔,她不管做什麼,都不會有現在這麼多的快樂與憧憬。
難怪說,人並不是隻為自己而活著。
她重生了一次,對這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姐姐,以後姐夫的錦緞鋪也一定會開到蘇縣來的,到時候咱們還跟現在一樣。”她第一個開口。
“是啊,是啊,妹夫那麼能幹,我看用不了幾年你們也會搬到蘇縣來。”方茹忙道,“再說,小姨一家還留在這裏,咱們肯定也會經常回來的。”
見她們兩個那麼著急說這些,顧冬兒更是笑開了,“看看你們,我又不是抱怨的意思,我是替你們開心啊,蘇縣又不是太遠的,不過兩三天的功夫,相公經常出門,我要來還不是方便的很?又不是什麼大事。”
氣氛這才又活躍起來。
華流芳很快就回來了,華太太,華家大媳婦甄氏,華玉娘也一起前來。
“老爺正好在談一樁生意,稍後再來。”華太太坐下來,關切的對顧冬兒說道,“有了身子,可要好好保重了。”
顧冬兒點點頭。
顧春芽這是第一次看到華太太,跟甄氏。
華太太四十年紀,但看起來不過三十來許,滿月臉,大眼睛,年輕時候定是嬌俏可愛的,甄氏二十來歲,瓜子臉,五官秀麗,是個美人,兩人都穿得極為體麵。
華太太與他們寒暄幾句,四處看了一眼道,“這地方還是太小了,現在冬兒有喜了,身邊沒人照顧可不行,老爺的意思,是叫你們搬回去。”
原來華老爺人雖然沒有來,命令倒來了。
眾人麵麵相覷。
“家裏有丫環婆子,樣樣都知道的,總比在這兒好得多。”華太太與楊氏商量的語氣,“我曉得你們也忙,家裏還有一個孫兒,怕是沒有多少空。”
華太太這麼說,楊氏倒不好拒絕,隻得道,“親家太太說的不錯。”
畢竟華流芳是華家的兒子,她早就有心理準備,總有一天,華老爺會同這個兒子和好,那麼,搬回華家那是順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