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來了,見到袁紹卻故意放緩速度,看袁紹所領大軍遠去。對於公孫瓚,見袁紹比不見來的好。說好聽是十八路諸侯攻伐董卓,實際上大家心裏哪個不是各有各的打算。比之王匡小心自保不想死傷太大,其他諸侯何嚐不是呢。
不過,公孫瓚的心氣高的很,王匡抱袁紹大腿的做法,他可萬萬做不出。單獨和袁紹相見,指不定哪裏不對,出什麼幺蛾子,還是裝看不見慢慢走。等著到了,大家坐在一起再說其它。
“帶著白馬義從在身邊,公孫瓚是來玩命的啊!”王匡與袁紹道。
“話別說太早,最後誰死在白馬義從手下,又是誰將白馬義從覆滅還不得而知。”袁紹能在亂世稱雄一方,說他是成事不足之人,實在有失偏頗。他還是很有眼光的人,不過太過剛愎自用。
王匡麵上不接話,心裏何嚐不是萬分讚同。說實話王匡覺得董卓難以成事,與天下為敵不是不行,可你董卓到底何德何能啊!想讓大家寫個服字給你,可你有那個命承受嗎?
百十裏外,最先到的曹操見袁紹到了,實在欣喜。出營十裏外迎接,為了什麼大漢朝滅董卓,還在其次。被董卓追成喪家之犬,險些徹底玩完,這仇還指望人家報呢。
“曹操在此,可是恭候多時了。”
“各路人馬可都到了?”袁紹與曹操是老友,可他卻從沒把曹操放在眼裏,自以為高他不隻一等。
“到之三五,尚需等些時日。”曹操見袁紹好不客套,一副命令的樣子,很不喜。
王匡見曹操說人馬為齊,開口道:“我們大軍身後尚有一軍,天黑之前一定會到。”
“何人所帶之兵,為何不一同前來。”曹操問道。
“你去問問才知,為何不同往,我哪裏曉得。後麵是公孫瓚和他的白馬義從,財大氣粗的土財主。”王匡倒是說話酸溜溜的,輕騎兵白馬義從為何就不是自己的呢?能打便打,打不過跑就是了,多好的事。
“兩位可先行安營,我在此等等。”
袁紹與王匡領兵向前,隊伍不斷經過曹操眼前。也不知是太巧,或是命中定數。袁尚一路昏昏沉沉,剛剛掀開馬車簾子,和曹操撞了個正臉。
“孩子?”曹操不知袁尚是誰,心中疑惑為何袁紹的大軍中會有黃口小兒,這也能打仗嗎?
“那人是誰?”袁尚觀曹操氣度不差,卻不知是誰,問馮慶道。
“曹操,便是他刺殺董卓,失敗後逃出洛陽,險些死在董卓手下。”馮慶道。
袁尚放下簾子,心說要是有什麼辦法,直接宰了曹操,也就不會有官渡大敗了吧!可轉念一想,又不對。曹**了,後麵的事或許會變很多,意料之外的變數最是讓人措手不及。再者,自己年歲太小,又要怎麼殺曹操呢?還是要等,等袁紹統一了北方四州,到那時即便是官渡之戰來了,由自己把守兵糧,也能萬無一失,不會敗。
曹操可不知道被個孩子惦記上了,叫過曹洪道:“去打聽一下,袁紹大軍中的孩子是誰。”不是他曹操八卦,實在匪夷所思不問不行,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