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是曹操的從弟,曹操問的也是他好奇的,巴不得去探個究竟,沒聽過打仗帶孩子的。即便這打架,也沒帶著孩子上的呀!
話音還沒落,曹洪已經策馬而去。
天黑之前嗎?還未日落,公孫瓚已經到了。
曹操先見旗幟,知是公孫瓚來了,對旁邊人道:“等來了,一員大將啊!”
大將兩字,公孫瓚受之無愧。從一無所有到一方諸侯,公孫瓚不是袁紹,他是打出來的。可他是好戰份子一個,睚眥必報,心胸免不了的不大。
“有禮了。”公孫瓚不是袁紹,對於刺殺董卓的曹操,他還是有些欽佩。成敗論英雄,可一些事做過就是英雄。好比,死在鹹陽宮的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成是沒成,可誰敢說荊軻不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英雄好漢。當然,董卓不是一統七國的始皇帝,曹操比荊軻也差了不是一輕半點,但事卻是一個道理。
“何須多禮,先安營在前,等過幾日,共商大事。”曹操說著與公孫瓚一路走來。
曹操不需看身後,隻聽有序的馬蹄聲便知,這白馬義從不愧是名震胡人的鐵騎。不眼紅、不嫉妒、不可能。與王匡並無不同,曹操也喜愛上了公孫瓚的所屬白馬義從。
公孫瓚在前,曹操稍稍在後一些,道:“袁紹大軍在前已經安營,公孫兄不便在向前,就地安營吧!”
倒不是不行,公孫瓚看了看四周地勢。
“全軍聽令,就地安營。”公孫瓚就這樣在袁紹大營後安頓。
大家是盟友,可誰也不比誰更信任誰一點,保持一定的距離,是一種美。營帳離的太近,反而是有找麻煩的嫌疑。
此時,袁尚正眺望公孫瓚大營方向,自言自語道:“不是說這趙雲乃白馬義從出身嗎?該是就在公孫瓚大營裏吧!”
別看王大力無兵無將,手底下沒人,不如許褚、馮慶。可人家能貼身站在離袁尚最近的地方,馮慶和許褚隻能在王大力身後。馮慶總不是個滋味,許褚卻沒啥感覺,信任這東西是培養的,他有信心不久後王大力的位子,一定是自己的。
許褚幾日與袁尚相處下來,時日不長可感覺不錯。袁尚是三公子,可為人謙和有禮,做事果斷有決,怎麼看比十八的袁譚還要成熟不少,不似隻有八歲。有時許褚就想,袁家四世三公,當真是有過人之處的地方。
袁尚在想,那些白馬可真不賴,若能一鍋端了多好。不是他袁尚貪心,明知日後公孫瓚會被袁紹所敗,白馬義從繼而消失,不如提前收編,留住這一支能征善戰的大軍,日後必有大用。還有趙雲,這得派人打聽一下,常勝將軍不是大街上的爛白菜,過了這村走多遠也找不到了。
“馮慶。”袁尚喊道。
“下屬在。”馮慶上前。
袁尚對馮慶低語幾句,馮慶皺了皺眉頭,道:“這名字我在哪聽過啊!”
“不會吧?”袁尚道。
馮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