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喜歡聽吹竽,而且每次都是讓手下那300名擅長吹竽的樂師合奏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這件事,覺得是個掙錢謀生的好機會,於是跑到齊宣王那裏,把自己吹噓了一番,齊宣王也沒加以考察就收下了他。
實際上,南郭先生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時,他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擺出一副陶醉的樣子。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混,和大家一樣拿豐厚的俸祿,心裏得意極了。
可是,好景不長。齊宣王不久就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不喜歡聽合奏,而喜歡獨奏。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下去了,連忙收拾行李,倉皇逃走。
智慧小課堂:
沒有真才實學的人,靠蒙混過日子,遲早會露出破綻。在學校裏,老師經常批評某個學生是“混日子”。因為他不求上進,懶得學習知識;或者因為自暴自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他每天也裝摸做樣去上學、去聽課,好讓家長知道他讀書了,也讓老師知道他聽講了。但是,一旦參加考試,一旦被老師提問,他就露出了真相——什麼都不會。即使暫時蒙騙了老師,蒙騙了家長,一旦走上社會,照樣會混不下去。這樣的學生,跟南郭先生一樣。其實,與其像南郭先生那樣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不如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一番。想想看,別人能學會的東西,自己為什麼就學不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