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應該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它可是對我們飲食最安全的保障了。
1.飯前便後要洗手
大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它的意思就是說,大部分細菌都是從口腔進人我們的身體的,從而導致我們生病。因為我們每天都會接觸許許多多的物品,手上不僅沾有髒東西,更容易被那些用眼睛幾乎看不見的細菌所汙染,所以,我們在飯前便後都不要忘記勤洗手,注意保持清潔衛生。
洗手時要用流動的水衝洗幹淨,最好用具有去汙殺菌功效的皂、液。外出時也應該帶上些一次性的消毒紙巾。
2.不吃不幹淨的食物
很多小朋友在吃食物的時候,嘴巴雖然“高興”了,但是肚子卻非常“痛苦”了,不是疼痛不止,就是拉肚子。為什麼呢?因為許多食品在沒有經過處理的情況下,往往帶有大量的病菌。這些病菌通過我們的口腔進入腸胃,會引發多種疾病,尤其是那些體質較弱的小朋友,免疫力差,稍不留心,就會因感染病菌而生病住院。
所以,我們在吃東西之前,要檢査一下食物是否洗幹淨了,有的還應該消毒,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的肚子也隨著嘴巴“高興”起來。
3.牙齒好,胃口就好
你有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嗎?要是沒有的話,你可要養成這種好習慣。有的小朋友因貪吃糖果,常常會在口腔中殘留一些糖渣,由於沒有刷牙的好習慣,這些糖渣就會和細菌“團結”起來腐蝕你的牙齒。長久下去,你的牙齒就會壞掉,成為“蛀牙”。牙齒不好,胃口又怎麼能好呢?因此,你應該在吃糖後及時漱口和刷牙,去掉口腔中的殘渣。
牙好,胃口就好。吃飯香,身體特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