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4章 文,武,法(1 / 1)

6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親人和陌生人,看見看護自己的親人會高興,從鏡子裏看見自己會微笑,如果和他玩藏貓貓的遊戲,他會很感興趣。這時的寶寶會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情緒,如用哭、笑來表示喜歡和不喜歡。認知能力已有很大發展,與他人的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01 寶寶的認知能力及培養

6個月齡的寶寶,能力已相當強,不但頭可以豎得很穩,視野也更加廣闊,這時寶寶對周圍的事物開始感興趣,因此,爸爸媽媽要利用寶寶對某些事物感興趣這一特點,首先教會他認識這些事物。

6個月大的寶寶,能覺察正在玩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並會以哭表示反抗;而在4個月之前嬰兒從不覺察消失了什麼;5個月後,能聽到或追隨失落之物轉頭尋找;隻有到了6個月才真正覺察別人拿走自己的東西,而且強烈反抗,這是認知智力上的一大進步。

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爸爸媽媽平時一定要觀察寶寶最愛盯住什麼,找出他最愛看的東西讓他學習,才能容易學會。

此外,寶寶也害怕去陌生的地方,接觸陌生事物,因此要由爸爸媽媽陪同,逐漸熟悉新的環境和新事物。有些寶寶害怕大的形象玩具,此時媽媽要陪他一起玩,熟悉之後才漸漸消除恐懼。

認識名字

6個月的寶寶能夠知道自己的名字。如果叫他沒有反應,爸爸媽媽應該告訴他:“XXX是你的名字,這是在叫你啊!”然後再叫寶寶的名字,如果他有反應就鼓勵他,抱抱他或親親他,這樣反複幾次,寶寶聽到叫他的名字就會有反應了。

認識身體部位

教寶寶認識身體的各部位,教他指出自己身體上的部位,告訴他:“這是手,這是耳朵……”這樣反複教他幾次後再問他:“手在哪兒?”,寶寶就能指出來。

媽媽抱抱

媽媽在寶寶麵前有意識地伸出雙手,並說:“寶寶,讓媽媽抱抱。”然後,抱起寶寶逗他玩一會兒,再放下來。要重複上述過程,直到形成寶寶看見媽媽伸出雙手,自己也伸出雙手的反應現象。

在進行訓練時,媽媽要注意寶寶的反應。反應積極時,玩的時間可以長一些;反應不積極甚至表現出厭煩時,應該停止。

認知周圍環境

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爸爸媽媽平時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寶寶邊做邊說,特別是他日常接觸的事物和經常看到的物體都用語言強調,如“奶瓶”“水”“電視機”等,訓練寶寶逐漸聽並熟悉這些名稱,或教他看和指這些東西,通過讓寶寶觀察周圍環境來發展寶寶的認識能力。

02 寶寶認知能力開發小遊戲

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可以用一些有趣的小遊戲來啟發寶寶。

掌握音樂的節奏感

遊戲過程

6個月的寶寶,聽到好聽的音樂或愉快的音樂時,會高興得手舞足蹈。這時,爸爸媽媽可以抓著寶寶的身體配合音樂舞動,讓寶寶學會用身體表現快樂的情緒。

這段時間,寶寶已開始知道各種東西會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媽媽可以和他一起玩聲音的遊戲,讓他自己動手敲出聲音。

遊戲目的

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

第三個玩具

遊戲過程

爸爸媽媽可以與寶寶相對坐在地板上,把事前準備好的前兩個玩具分別放在他的兩隻手上,如果寶寶能很好的抓住這兩個玩具,爸爸媽媽就可給他第三個玩具。開始的時候寶寶會嚐試用他已經拿著玩具的手去抓第三個玩具,但很快寶寶就會意識到需要先放下手中的一個再去拿,才能把第三個玩具抓到手裏。

遊戲目的

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有助於開發寶寶的早期智力,同時可以鍛煉寶寶手掌的抓握能力。

找寶藏

遊戲過程

媽媽或爸爸將實物裝入小簍或紙箱,讓寶寶隨便抓出“寶藏”,爸爸媽媽順便鼓勵寶寶持續做下去。如果寶寶做得很輕鬆,可以讓其抓出一類或某一個爸爸媽媽描述的玩具,比如爸爸可以說“拿出一個毛茸茸的小玩具”。這樣進行,樂趣多多!

遊戲目的

激發寶寶動手能力,培養寶寶對物體的認知和區分能力。

這是我的身體嗎

遊戲過程

通過畫冊、雜誌和書籍說明身體的各個部位。通過鏡子,讓孩子觀察身體的活動過程或形態變化。比較媽媽的身體活動和孩子的身體活動。

遊戲目的

在這個時期,通過寶寶認識和活動身體培養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