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小駐體會淡定古城(1 / 1)

鳳凰小駐體會淡定古城

按行程安排第四天我們先去探訪了黃絲橋古城和氣勢磅礴的古代巨大軍事防禦建築南方長城這兩個“古戰爭遺址”。據說,這兩座建築都是為防禦“苗蠻”而建,歸順朝廷的被稱為熟苗,可在城內安居樂業,不服朝廷管束的則為“生苗”,在關外落得自由自在。

從黃絲橋回鳳凰的路況不太好,幾經顛簸,到鳳凰時已經暮色四合了。

鳳凰古城是文學巨匠沈從文的故鄉,沈先生在他的著述中多次提及,其古老而神秘的韻味使人流連,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讚之為中國最美的小城。

因為天色已晚,我們先租了一條小船遊沱江。沱江橫慣鳳凰城,兩岸是已有百年曆史的土家吊腳樓,高低錯落,別有一番韻味。由於是枯水季節,水位很低,伸手可及水草。水草又密又滑,我們的小船就像在草上滑過一樣。天氣很冷,水卻是溫潤的,彈指嬉水,不由得想起徐誌摩的《再別康橋》……

鳳凰城內有兩座橋橫跨沱江,其一便是讓人浮想聯翩的風雨橋———虹橋。虹橋應該也有一段類似《廊橋遺夢》裏的纏綿故事吧(虹橋最好是遠觀,因為一旦踏上橋,你所有的美好想象都被擁擠的攤點、喧鬧的叫賣破壞了)。

城內的建築基本保留著明清風貌。不過,遊人的到來為古城注入了濃鬱的商業氣氛,狹窄的石板街兩側店鋪林立,沈從文的故居就夾雜在其中。走在街上,見到不少外地人,其中一些是遊客,另一些則已在鳳凰定居,經營酒吧、畫廊、服裝和小賓館。也許若幹年後,鳳凰會變成另一個“麗江”吧。

黃昏時分,店鋪裏的燈開始次第亮起來,微黃的光線使在冷雨中行走的人們感到分外溫暖。買薑糖的小店門前熱氣騰騰,熬糖的大鍋“咕嘟咕嘟”地吹著泡泡。而我們卻要和古城說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