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作戰之所以能取得勝利,是因為所有戰士們都一直勇往直前地向前衝,沒有一個往後退的!戰士們最憎恨的就是逃兵。正所謂商場如戰場,作為一個在商場中拚殺的個人或企業又得怎麼辦才可直搗黃龍,笑傲商場呢?
懷有信念就會孕育激情,而激情就是勇往拚殺的一大主動力源。信念就是目標,就是理想,目標是可以達到的,理想是可以實現的。而人是一直都是生活在現實當中的,所以現實與理想兩者之間是存在一定的距離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段距離的落差,才會使人奮進,才能產生激情。激情就是汽車一路奔跑所需要的汽油,一旦沒有了汽油,車子也會慢慢地停了下來。
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能夠有始有終,要能夠持之以恒,保持著當初的激情。尤其是對一些剛步入社會決定自主創業的下海者,當初的激情是非常地飽滿的,這點是可以毫不猶豫地肯定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消耗,事情的進展,激情也不斷地在耗費著,以至完全耗盡。在戰場上打仗。在商場上競爭,不是怕對手有多麼地強悍,而是怕對手有恒心死纏爛打,奉陪到底的。因此有句話是怎麼說來著,堅持到底就是勝利,誰能夠撐到最後,誰就是沙裏淘出來的真金。
做事最忌諱的就是三分鍾的熱度。你說沒激情嗎?又有幾分的熱度,可隻能是拖到三分鍾的功夫。開始的時候,可以拚出閃耀的火花來,可沒等蹦了幾下的就沒有激情,一個勁地趴了下去。所以得充滿足夠的激情,一口咬定青鬆不放鬆,往爾東南西北風!
李雲龍、丁偉、孔捷他們三人的部隊為什麼會如此地強悍,就是因為他們在任何困難麵前都是敢於亮劍,敢於拚搏到最後一個人,從不認輸,從不認輸,從不後退,卯足了勁向前衝。他們三人都是屬於聽見了槍聲就不要命的家夥,有仗打就高興,沒了仗打就琢磨著也要生點事來。丁偉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打戰時一旦咬住了敵人就死活都不會鬆嘴的,即使是吞不下去,也要撕下那麼一大塊肉來。一旦同敵人PK單挑,接上火來了,那就管他誰也歪想能調動他了,哪怕是野司林總的“十二道金牌”——死命令也會變得蒼白無力。即使是要一槍蹦了他丁偉,也得打完仗再來瞎扯,更何況像丁偉這種驍勇善戰的虎將早已成為了“國家一級保護的動物了”。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是不占點便宜,他丁偉是絕不會走的。遼沈戰役的最後一戰,丁偉率一個師的兵力率先向下轄幾個整軍的廖耀湘兵團發起了攻擊,硬是如入無人之境,像是一輛動力十足的車一樣到處亂撞,把對方一個兵團衝得混亂不堪,更何況是一部正規的訓練有素的“坦克”呢,吐一口大炮就可以轟斷敵人的一支手。
要說到激情,李雲龍可是更加的牛B了。李雲龍的泰山師下個屬的紅軍團是一隻組建於紅軍時期的老部隊了。這個團所懷有的激情就有些近乎邪門的了,全團從團長政委到下麵的炊事員夥夫幾乎個個都是火爆脾氣,這八成是激情太高以致火氣過旺吧。李雲龍對這個團的評價是:得理不讓人,吃虧不饒人。當年在淮海戰場上,這個團顯出了兩重性格——拚命隻郎加潑皮牛二,作戰的典型風格是橫衝直撞加死纏爛打。所以說沒有激情十足的部隊能有這種獨特幹勁有力的風格麼?國民黨十八軍的一個團,全副美式裝備,可是號稱“老虎團”。這個老虎團碰上了紅軍團算是棋逢對手,兩下都是嗷嗷叫的部隊。剛一接火便打得難解難分,就幾分鍾內,戰鬥便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打了整整一晝夜也不歇手。老虎團有點扛不住了,還沒見過這麼死纏爛打的對手,不吃飯,不睡覺,連口氣也不歇,像一塊豬皮鰾,黏上了就甩也甩不掉,打不死你也要累死你。老虎團長也有些膩歪了,哪兒來的這麼一支潑皮隊伍?還有完沒完呀?老虎團可不想再這麼死纏爛打下去了,打了一天一夜,連口水都沒喝上,這支潑皮隊伍咋他娘的就像死上足了發條的機器人似的,非要來個魚死網破不可!一直到最後,激戰了兩晝夜的老虎團終於趴下了,紅軍團還剩下半個連,團長成了排長。弟兄們來不及打掃戰場,都躺在死屍堆裏睡著了,害得趕來來增援的一個團長還以為這個團全軍覆沒了呢。而這個團正是滋長激情的聖地,一個從農村入伍,三腳都踹不出個屁來的新兵,隻要在這個團呆上三個月以上,馬上像是換了個人似的,脾氣變得火爆火爆的。和別的部隊打交道時,馬上就帶出這個團所特有的激情與傲慢,非常地自信,似乎天下人有一個算一個,沒誰能入他們的眼。但在“文革”期間,江軍團也被造反派衝擊了一下,搶走了不少的武器彈藥。而當時的命令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這豈不是硬憋著部隊這股強烈的激情不能釋放出來嗎?全團眼睜睜地讓人家頭一次給收拾了一下,在這個團的曆史上還沒出現過這種窩脖子的事,團長蔡金明硬是氣得吐了兩次血!倘若部隊鬆鬆垮垮的,沒有一點對生活的激情,蔡老大能氣出血來麼?管他娘的,造反派們要槍有槍,社會混亂成這鳥樣了,隨他媽的去唄,反正老子脫了軍裝不幹,回老家抱孩子去了!對生活工作一旦失去了激情,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就好比一挺再好的槍,沒有了子彈,便成了一坨破銅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