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1 / 3)

1.2.1 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的概念

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是建立在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結合服裝專業特點及要求而形成的學科體係,其目的是實現人與服裝、人與環境關係的和諧,使服裝的各個指標與人的各種要求相適應,達到人—服裝—環境係統之間的最佳匹配。

如今,人體工程學的名稱已經為人們所熟識,並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在產品說明中人們會很自覺地使用“人體工程學”的稱謂,比如我們所熟悉的人體工程學鼠標、人體工程學鍵盤,在其他行業使用的是室內人體工程學、家具人體工程學等。雖然人體工程學的名稱使用廣泛,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講,“人體”並不能代表這門學科的全部內容,比如人的心理因素、人的社會屬性等,使用“人類”或“人因”(人的因素)會更加符合本課程的語意。然而,語言本身具有的外延性和文化的潛移默化,使這裏的“人體”很容易被現在的人們理解和接受成為“人的相關因素”,如果使用服裝人類因素工程學,看標題很多人會不知所雲,所以為了方便推廣和便於理解,本課程使用了比較通俗易懂的“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來命名。

另一個在行業中使用範圍很廣的詞是“人機工程學”,由於“機”所代表的機器機械之意較重,因而,現在正逐漸被人體工程學的名稱所取代。如今就出現了“汽車設計人體工程學”、“工業設計人體工程學”等叫法。

“工程學”是將自然科學的理論應用到具體生產部門中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如水利工程、化學工程、遺傳工程、係統工程。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可以建造出比單一產品更大、更複雜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再是結構或功能單一的東西,而是各種各樣的“人造係統”(比如建築物、輪船、飛機等),於是工程的概念就產生了,並且它逐漸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和技藝。在現代社會中,“工程”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狹義而言,工程定義為“以某種設想的目標為依據,應用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通過一群人的有組織活動將某個(或某些)現有實體(自然的或人造的)轉化為具有預期使用價值的人造產品過程”。就廣義而言,工程的定義為由一群人為達到某種目的,在一定時間周期內進行協作活動的過程。工程學是一門應用學科,是用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原理來設計有用物體的進程。確切來講,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既含有工程學的內容,同時也含有社會科學的內容,是一門結合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內容的綜合性的學科。

服裝概念很廣,包括服裝生產中人的功效問題,服裝展示的視覺傳達,服裝銷售的消費心理,服裝工程的舒適性和服裝材料等,幾乎包含了服裝相關的所有學科。而對於服裝學科,人體工程學也不是萬能的,在有些領域也僅僅隻是參考,甚至會有所交叉和重複。比如服裝材料的研究,紡織學科本身已經相當的成熟,在設計服裝麵料的時候,就已經在考慮材料適用於人的問題;服裝營銷也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和廣告的視覺傳達效果;服裝工廠設計從車間布局到生產線的擺放,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樣是從人出發。服裝人體工程學的邊緣性,會容易形成什麼都涉及,但什麼都不深入的局麵。

基於以上的原因,本課程可以理解為“服裝設計中人體工程學的應用”,服裝設計是對服裝產品係統的一個計劃,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服裝設計的多數情況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有到優,是一個再設計的過程,或者叫完善設計、優化設計,是指對原有的產品在總體價值上的提升和演繹。其中涉及實用功能、美學功能和象征功能。

從如今的服裝設計教學和教材來看,更多地注重服裝的審美功能,設計表現為畫服裝效果圖、體現各類服裝風格、把握服裝流行趨勢等。社會上舉辦的服裝設計比賽,也是以風格審美為主,前衛的表演服裝獲得了過多的讚譽,讓人誤以為服裝設計就是設計那些T台上絢麗多姿的服裝,在這樣的導向下,我們的設計教育更多的趨向於藝術化,但是這些服裝,卻有相當的一部分很難在實際中走進人們的衣櫃。

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是側重研究人、服裝與環境係統中交互作用的各組成部分(健康、安全、舒適等)在工作條件下、在家庭生活中、在自然環境下如何達到最優化的一門學科,是對現有服裝設計學科的補充和完善。它補充了設計偏重審美的局限,使服裝設計更加具有實用性。

1.2.2 人體工程學研究對於服裝設計的意義與作用

服裝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科學。服裝設計在工程學方麵與人體解剖學、工藝設計學、材料學、形態學、衛生學、物理學、數學及運動學和產品設計學等有關,自然與社會關係反應在著裝上,涉及環境、空間和生態;服裝的社會屬性與人類學、政治學、曆史學、心理學等相關聯。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以人為本,研究人與其相關聯的事或物如何在特定環境下,通過相互作用,達到最佳目標,是建立在心理學、生理學、解剖學、人體測量學等學科基礎上,研究如何使人—機—環境係統的設計符合人的身體結構和生理、心理特點,以實現人、機、環境之間的最佳匹配,使處於不同條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適地進行工作與生活的科學。利用科技成果、數據去設計服裝,使設計最大限度地適合人體的需要、達到舒適衛生的最佳狀態,它涉及人體心理學、人體解剖學、環境衛生學、服裝材料學、人體測量學、服裝設計學等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涉及的學科眾多,對於一個服裝設計師來講,能夠深入全麵地掌握這些知識是不現實的,但並不是說我們就不需要了解,工程本身的意義就是一個合作的係統,了解相關的知識,建立知識框架,能夠更好地協調整個工程體係和協作研究夥伴,提高服裝開發的效率,實現服裝的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適。

1.2.3 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服裝設計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人體工程就是這個創造所遵循的原則之一,人與服裝、人穿著服裝以後所生活的環境,是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所研究的核心內容。

1.2.3.1 以人為研究對象設計服裝

服裝設計人體工程學圍繞“人的因素”設計服裝,應用人體測量學、人體力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對人體結構特征與體表特性進行研究,提供人體各部分的尺寸、體表麵積、重心、運動、比重以及人體各部分在活動時的相互關係與活動範圍、生理變化、能量消耗、疲勞程度、負荷壓力、心理反應等,為設計提供科學的數據與分析,並以此為依據進行設計。

通過人體對環境中各種理化因素的反應與適應能力。分析形、色、光、聲、熱、材料、氣候等環境因素對人體生理、心理的影響程序,確定人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所處各種環境的舒適度與安全性,保證著裝的方便、健康、安全、舒適。

1.2.3.2 研究內容

人體工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分為三方麵:係統中的人、係統中的服裝(適應於人的使用)、環境係統。

(1)係統中的人 服裝係統中的人既有形態、運動結構、體型、膚色、性別等生理因素,又有社會關係、氣質、儀態等社會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