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課第二課堂的六種形式

第二課堂教學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因為它不是單純地處於課堂教學的從屬地位,而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對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就曆史課而言,它的第二課堂形式和方法很多,這裏僅就以下幾種談談自己的拙見。

1、成立曆史興趣小組。

由於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所以人數不宜太多。為便於輔導,小組一般按年級組成,自願參加,而且隻有對曆史感興趣的人才吸收。小組活動要做到定計劃、定時間、定指導教師。興趣小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使之得以鍛煉。通過這樣的小組,可以培養曆史學習方麵的骨幹,還可以協助曆史教師開展年級或全校性的活動。如配合教師舉辦班級故事會、舉行專題學術報告會、辦《曆史園地》板報等。

2、開展曆史知識競賽。

這是一項趣味性高、知識性強的課外學習活動,很受學生歡迎。方法上可以分為口頭競賽、書麵競賽和混合競賽三類。

3、組織課外閱讀。

這是第二課堂中一項重要的內容。通過閱讀,能夠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強求知欲。曆史課外書籍很多,主要種類有;通俗曆史讀物,曆史科學著作,曆史題材小說等。教師應針對學生的不同年齡和學習情況,分別推薦,並在學生閱讀中給予具體的輔導。同時也可以組織討論會或寫書評、小論文,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讀後感,相互交流。

4、舉辦曆史演講會。

這是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好機會,可以直接談對曆史問題的見解,也可聯係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演講會一般在班級進行,也可以舉行全校性的或規模更大的。演講的題目要新穎,演講稿要自寫自講,要有史實有論述,史論結合。舉辦演講會既能使學生受到教育,又能提高其參與的能力和素質。

5、舉行曆史專題報告會或講座。

這兩種形式都是第二課堂的主要內容。這是因為,首先,報告會和講座的選題範圍較廣,講解便於展開;其次,報告會和講座參加人數多,教師和學生都可當主講人,還可以請曆史方麵的專家、學者來校做報告。

6、參觀訪問。

帶領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利用本地的鄉土曆史、文物古跡作為教學內容。這是實現教學體係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的一個重要途徑。除參觀外,訪問也是很好的課外活動方式。訪問的內容有兩種:一種是走出去,對與重大曆史事件有關的地址和人物進行實地考察和走訪;另一種是請進來,邀請親自參加過某些曆史事件的知情人做具體講述。

曆史課第二課堂的教學是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它既能促進課堂教學的開展,又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是實現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一條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