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一片淚滴(1 / 1)

一般情況下,藏玉者把玩精雕細刻的玉器時都很小心,但不慎掉落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玉器破損,其價值必然大減,為了恢複其原貌,這就需要對其進行修複。其實,對破損玉器的修複在中國古代就早已有之,從出土玉器考證中,考古學家發現每一時代的玉器均有修複之例。玉器的修複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分為二法

玉器損壞後,收藏者應根據其破損情況,部析器物的原造型,經過審慎的思考,然後在原件基礎上巧妙分割,一分為二,把原來的雕件分成兩個或多個相互獨立或相關連的小件。這樣的修複,因為一般不作大的舍棄,所以減少或彌補了原來的損失,甚至修複後的玉器價值,有時還高於原件。

金玉鑲嵌法

金玉鑲嵌在珠寶首飾行業是一種普遍使用的工藝,例如嵌寶戒指、鑽石戒指、嵌寶耳飾等等。金玉鑲嵌運用到玉器的修複上,例如翡翠、白玉手鐲,原本都是光潔圓潤的整體,隻有被碰撞折斷後修複才會出現圓環上包一段金箍。有些損傷的玉器、玉飾,經過鑲嵌,甚至可以達到完美精致、不露一絲缺陷的程度;它的傷痕、裂痕被華美的雕金外表和金玉統一和諧的組合完全掩蓋。

另外,由於黃金、玉石都非常名貴,在色彩上的搭配也十分和諧,所以古今中外金玉鑲嵌的器皿、飾件受到許多人的青睞。

重新修整

重新修整是以掩飾、彌補玉器破損為前提,對破損玉器進行別具匠心的重新創作。玉器大師們在長期藝術生涯中創造和積累了多種絕妙的應變補救、重新修整的方法,如“去高補低”、“以壞補壞”、“以破補破”、“去肥補瘦”等絕技。

斷口粘合

玉器斷裂,在近代多用粘合法進行修複。修複得好的玉器,甚至看不出絲毫破綻。這種修複方法的大致操作過程是:先將斷裂麵仔細清理幹淨,再用高效粘合劑如環氧基樹脂,均勻地塗在斷裂麵上,然後細心拚對斷裂的部位,用力粘合。受壓後擠出的粘合劑,再用丙酮擦除。在粘合劑凝固的過程中,器物最好用膠帶固定,或以重物壓住,以免錯位。

缺處添補

有的玉器在不慎跌落時會碰缺一小塊,這就要用到添補法。玉器的填補,一般都用合成樹脂摻滑石粉,添補於缺失部,並加以修飾。為了使修補部位的顏色與其周圍的顏色相一致,先要用修複玉器的同種、同色原料研磨成粉末,如孔雀石、青金石等;也可以用相同顏色的原料調和填料,然後再填補。

除了填補,還可新補。有些玉器不小心碰落其中一個很微小的“零件”,彌補的辦法是重新製造一個一樣的“零件”,用高溫吹氧銜接的辦法,銜接到“零件”缺失的部位。